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四川省遂中实验校(衡水中学分校)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0:22: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B.初捕和重捕间隔的时间长短

C.重捕时,捕获的带标记个体受伤死亡 D.初捕和重捕的范围是否一致 36、图甲为某种鼠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图乙为该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ae段鼠群的年龄结构为 稳定型

B.图甲中的c点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刻 C.改变空间和资源条件会使图甲中K值改变

D.图甲中e点对应图乙中t1,此时鼠群增长速率最大

37、向日葵和番茄都能产生果实和种子,我们平时吃的“瓜子”是向日葵的果实,“瓜子皮”是果皮,“瓜子仁”是种子。在上述两种植物开花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下列对采取这一措施产生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

B.番茄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向日葵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C.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D.番茄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上升;向日葵不形成无籽果实 38、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宜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B.“J”型增长种群的数学模型中?大于1

C.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大于稳定型种群的出生率 D.自然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间关系一般会越来越复杂

39、右图为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情况无差异。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B.生长素类似物的两种浓度可能都低于A点的浓度

C.生长素类似物的两种浓度可能为图中A点和C点的浓度

D.再设置两种浓度之间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继续实验就能达到实验 目的

40、右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

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稳定型的出生率最大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41、如图表示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培育品种⑥的最简捷途径是Ⅰ、V B.通过Ⅱ、Ⅳ过程最不容易到达目的 C.通过Ⅲ、Ⅵ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42、卫生防疫站在对某学校学生作健康检查时,随机抽出该校男女生各100人,测知男性色盲患者9人,女性色盲者4

人,携带者7人,则该学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是( )

丁 A.6% B.8% C.12% D.16%

43、右图表示人体中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3 4 A.过程2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甲 5 1 B.丁表示细胞内液,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

2 C.血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是乙 乙 丙 D.O2浓度高低关系是丁>甲>乙 6 44、某种淋巴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该细胞解体死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效应T细胞能识别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B.指导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在浆细胞中也存在

C.穿孔素是淋巴细胞分泌的一种抗体 D.淋巴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要依赖膜的流动性 45、乙酰胆碱是兴奋型的神经递质,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假如某一神经递质使该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氯离子-(Cl)进入细胞内(如右下图),正确的判断是( ) A.形成局部电流 B.细胞膜两侧电位差保持不变 C.抑制细胞兴奋 D.使细胞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46、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表达的是 ( ) A.棉花细胞中检测到载体上的标记基因 B.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的生长激素基因

C.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录出的mRNA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的干扰素

47、右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B.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D.③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48、女性孕期血糖偏高是一种常见现象。下图为进食葡萄糖后,孕妇与正常女性(非孕妇)血糖浓度变化的数据记录。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血糖浓度的升高是胰岛素浓度升高的直接刺激因素之一

B.孕妇血糖浓度升高可能的原因是体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C.孕妇的胰岛B细胞对血糖变化比较敏感,产生胰岛素速度较快 D.孕妇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就必须要及时控制糖类摄入量

49、探究不同浓度的NAA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NAA浓度大小为X<Z<Y

B.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一定在Y与 Z之间 C.实验结果说明NAA的生理作用没有表现出两重性

D.不加NAA的插条仍然生根,这是植物体内自身产生生长素作用的结果

50、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

1975年低

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

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

中最

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每空2分,共14分)右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

(1)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

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 进入 ,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结合,导致神经元②产生兴奋。

(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 (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

(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 (能、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 。 2.(每空2分,共12分)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请结合以下甲、乙、丙、丁四图,分析回答问题:

(1)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能够促进细胞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证明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进行了如甲图的实验(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进而得出结论。该实验设计的缺陷是 ,如何完善? 。

(2)生长素的运输通常具有极性,即 。乙图代表桃树,丙代

表龙爪槐,它们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桃树 ,龙爪槐 (用图中字母回答)。

3. (每空2分,共14分)“S”型曲线和“J”型曲线是反映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如图表示自然界中某动物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在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增长,若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t年后种群数量Nt= ,据此绘制的种群增长曲线应为“ ”型曲线。

(2)图中该动物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曲线为“ ”型曲线,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0只。t2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型。 (3)若图中曲线代表草原上某种野兔的数量变化,则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草原上该种野兔的种群密度。研究发现,该种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被捕捉,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比实际值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4)为验证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有人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实验。在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6×25,16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有25个小方格,计数板容纳溶液的总体积为0.1mm)对某一稀释10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计数出每个小方格所含酵母菌的平均数为4个,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数是___________个。

3

四川省遂中实验校(衡水中学分校)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22kj81eky6bod04q39t7z7sh75lu600ogr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