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批判传播视域下的“后浪”现象解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7:15: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批判传播视域下的“后浪”现象解读

作者:苏宇

来源:《新媒体研究》2020年第12期

摘; 要; 文章通过视觉、话语和文化三个层面对《后浪》进行文本解读与分析,揭露了短视频广告的商业消费逻辑与主流诉求之间的矛盾,为主流媒体的话语叙事以及亚文化平台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考路径。

关键词; 消费社会;代际;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 G2; ;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2-0109-02

2020年5月3日晚,由哔哩哔哩献给新一代青年的演讲视频——《后浪》在《新闻联播》前定时播出,截至5月29日,该视频拥有2 566.4万播放量,23.8万条弹幕数量以及5.6万评论量①,在各大社交媒体中被疯狂转载。但视频本身所反映的刻板与遮蔽在平台蕴含的亚文化属性加持下造成青年对主流“规训式”话语的抵抗,最终引发了一场两极分化的争议。 1; 视觉修辞下的遮蔽与狂欢 1.1; 影像里的叙事遮蔽

英国学者约翰·伯格在其著作《观看之道》中提到,观看先于语言[1]。这句话表明,相比起文字语言,人们更先于接收直观形象的视觉讯息。《后浪》视频中,外星探索、全景俯瞰、高楼矗立、VR体验等澎湃的图景让现代年轻人置身于科技的先进成果中;汉字印刻、传统曲艺、Cosplay等视觉要素又让青年人沉浸于传统与新兴文化整合的繁荣里。通过渲染、剪辑与特写等多种视觉制作手段,《后浪》构建了一幅繁荣炫酷的现代城市文明景观。

此时,所有的视觉信息被转化为特定规则的代码,但显然作为观看者的“后浪”们却并非都能够进行“合格”的解读。该视频的视觉叙事产生了两层遮蔽效果:对城市“铁锈地带”的遮蔽以及对生活在城市体系之外的青年人身份遮蔽。现实中自嘲“灰头土脸”的后浪们同影像中光鲜亮丽的消费者产生代入落差。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同知识结构、社会地位的受众对其分别产生了主控式解读、协商式解读以及对抗式解读三种模式,继而引发争论。 1.2; 场景中的消费狂欢

传播政治经济学认为,消费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最终环节,但视频中赛车、跳伞、旅游、潜水、攀岩等消费要素却被拼接成为了后浪们的主导。资本媒体作为一种多重的物化形式,把人降低到广告顾客的地位。《后浪》作为B站的商业性广告却被容纳到更广阔的社

搜索更多关于: 批判传播视域下的“后浪”现象解读 的文档
批判传播视域下的“后浪”现象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22yo6vm0m0n19a8hrgx9da6a52gca00h0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