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动的净现金流量增加,但是投资或者筹资活动引起的现金大量流出,现金流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呈现相反变动趋势。(2)企业营业收入大幅度减少,会计利润减少,经营业绩下滑,企业为了弥补亏损而降预付、清库存,加速回笼货款或者公司为防范经营风险控制营业规模和采购规模,这样企业的现金流量会大幅度增加。(3)企业营业收入增加导致会计利润增加,但是应收账款增加或者坏账、呆账的增加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并没有增加,由于投资和筹资活动的影响,现金流量表现为下降趋势。
但大部分上市公司并没有表现出上面两类情况明显的变动趋势,而是两类情况的综合表现。从2013年至2014年表现为同向或者反向变化,2014年至2015年又表现为另外一种变化。表现出这些变化情况的原因也就多种多样了,除了上面两类列出原因的综合,企业内部控制不严而出现人为操纵现象,会计师事务所监管力度的变化,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也会对上市公司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关系以及两者的变化趋势有重要影响。整个上市公司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是受这些因素综合影响的,并不是受某一种因素单独影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对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关系做实证研究,先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然后选取样本数据,建立回归模型。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且三年来相关性在逐年递增。对结论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 25 -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四章 针对实证中的结论提出的建议和对
策
通过前面对得出的实证研究的结论的原因做探讨,发现了上市公司自身经营状况的好坏,经营管理的有效性,内部控制的合理性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力度都对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的关系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上市公司如何规避或者降低企业不利因素的影响,提升企业价值,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下:
第一节 上市公司提高自身运营效率
一、加强自身经营管理
1、降低营业成本
研究发现,很多企业出现会计利润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营业成本的相对增加。对于一些竞争性行业来说,市场占有率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饱和,要想进一步扩展市场显得格外困难,很多企业为了增加利润,更多的是要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通过研发新技术来降低产品成本,即使营业收入并没有提高多少,但是由于营业成本的降低,扩大了利润空间,企业因此会获取更多的会计利润。
2、科学管理应收账款
从研究中发现,某些企业的会计利润在2013年很高,但到了2015年降低了很多甚至出现亏损,追究其原因可以知道是因为应收账款未收回导致资金被占用情况严重。假如企业在2013年销售商品,借记了一笔应收账款,同时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最终会转到本年利润中去。虽然2013年没有收到货款,但是本期会计利润会增加,这样的结果就是2013年会计利润虚增。假如这笔款项在2015年才收到,那么2015年的会计利润并不受影响,只是2015年的现金流入量增加了,最终现金流量利润会上升。结合这三年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来看,应收账款周转期过长,导致短期内会计利润虚增,从长期来
- 26 -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看,由于资金被占用,导致会计利润减少,在收款期现金流量会增加。
3、重视存货管理
一些行业的上市公司会计利润出现下滑,现金流量却徒增,这是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公司。比如钢铁行业,汽车行业,房地产以及冶金工业,属于这一类的企业大多表现出以上特征。追究其原因,发现是由于行业产能过剩,整个行业都出现业绩下滑的现象,企业为了弥补亏损而降预付、清库存,加速回笼货款或者公司为防范经营风险控制营业规模和采购规模,这样企业的现金流量会大幅度增加。存货的多少意味着资金被占用的多少,如果企业在销售出产品之前对存货没有进行严格控制,在遇到产能过剩时会蒙受很大的损失。当然,企业也不能盲目追求低库存,如果出现供应不足,由于未能更有效的利用资金进行生产,也会导致企业业绩不佳。一个企业要正常运营,需要对存货进行严格控制,保证资金利用最大化的同时也要加强防范未知风险带来的影响。
4、协调企业各项活动现金流量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企业的现金流量由三部分组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一方面现金流量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其他方面进行弥补。比如:
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出现负值,可以通过筹资活动解决。所以,当企业一方面活动出现现金吃紧的情况时,要想办法通过其他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行解决。 企业在不同时期,三方面活动之间的侧重是有所不同的。 在企业发展初期,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都需要大量的现金支出,容易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此时要想办法从筹资活动进行现金流入的弥补。在企业发展的成熟阶段,三方面的活动可以尽量争取自身内部平衡。在企业发展后期,随着行业的衰败,三个方面的活动均可能出现负值,企业存在转型及解散的可能。总之,根据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实际情况,协调好三方面的活动,使资金更高效的流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5、合理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现阶段,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进行资产价值的检查并对其可能发生的损
- 27 -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失进行合理的评估和计提。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需要企业自己先行计算,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的计算都存在着估计。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通用分录模式是: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
从这个分录可以看出,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虽然没有涉及现金流出,但会影响增加企业费用,降低企业利润。如果随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会使得现金流量和会计利润的差距变大。
二、重视现金流量信息
由于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按照传统观念仅仅根据会计利润考查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于是对于企业虚增会计利润,投资者会误以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而用较高资金对企业进行投资。上市公司管理层往往通过炒高股价来吸引广大投资者,最终由于资金过剩而导致现金流量升高,但实际经营状况不佳造成会计利润下降。信息使用者应该转变传统观念重视现金流量,现金流量信息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现金流量出现负值或者急剧减少说明企业的资金周转不良,企业有可能到期无法偿还债务和支付相关费用而陷入财务危机。现金流量过大又表明资金利用率不高,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信息使用者应该重视现金流量信息,这样考察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是比较客观科学的。
三、加强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不够完善,会计利润易受人为操纵。某些绝对控股的企业高管可能会为了逃避税收而人为调低会计利润,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往往只关注企业虚增利润的情况,对企业“自降”会计利润”并没有过多审查。对于这些故意调低会计利润的企业,不仅损害了少数股东的利益,同时也降低了税收部门的财政收入,从而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容易导致企业高估收入、低估成本费用、没有及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最终给企业带来经营管理风险。企业应该合理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形成一套较为规范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程序。[16]对应收账款、库存商品、管理销售费用等进行严格内部控制,及时计提坏账准备,合理制定生产计划,严格控制费用产生。
- 2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