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一课外阅读推动计划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12:00: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一实验班暑期课外阅读推动计划

一、发动与准备 1、编发阅读推荐书目。

附: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

龙应台《野火集》《目送》《亲爱的安德烈》 梁衡《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

余秋雨《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国文脉》《北大授课》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心美,一切皆美》 泰戈尔、席慕蓉、汪国真诗集 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

王开岭《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精神明亮的人》《精神自治》 林语堂《苏东坡传》

沈从文《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从文自传》 刘瑜《民主的细节》 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 周国平《守望的距离》

2、印发《让阅读生活化》等阅读指导进行书目推荐和方法指导。 二、阅读推动

1、检查学生阅读准备情况。(要求参照推荐书目每人准备一本书。) 2、课时安排:每周三课时 3、阅读要求:

读透一本书,拒绝浅阅读,养成深度阅读的良好习惯。

(一)初期阅读积累:

(1)摘抄——优美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刻的哲理语句 (2)批注

对自己感兴趣的、认为写得好的句与段进行圈点,在字行间释词释义,予以批注,写上一两句对该段的理解和评价。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长期坚持,不仅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必然能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写作技巧的积累。 (3)片思

当读到对自己有触动的文段时,或质疑,或思索,或引申,把当时的所思所想随手记下来。这些记录是零碎的、片断的、不完整的,待以后翻阅时,进行深入思考,提炼观点,整理成文。 (4)赏析

对语言特色、篇章结构、立意选材等方面有特色的文章进行分析鉴赏。这样的赏析不要求像正式的赏析文一样求全求准,只要自己能把心中所想准确地表达出来,锻炼了思维,丰富了感受,就达到了目的。 (5)改写

读完全文后,尚觉意犹未尽,可进行改写。可概述其梗概,进行缩写,对短文扩展其细节或局部,进

行扩写;还可变换人称写;也可从另一种思考角度改变原文,进行创新性的改写。 (6)背诵

对一些优美的句段,特别是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在充分的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吟咏体味,最终背诵下来。背诵多了,自然词汇丰富了,写作时自会左右逢源。 (二)中期积累专题化:

如:思考: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为何少有甚至没有诞生和世界文明同步的大师级人物?

公民性,公共知识分子的独立品格和理性原则 素材积累涉及作品:

柴静《看见》、王开岭《精神自治》《精神明亮的人》、林贤治《旷代的忧伤》等

三、暑期阅读汇报及学生文章汇编 附: 周时 课时 说明 第一周 4 学生自由阅读 配下相关阅读积累方法指导。每课时阅读摘录量不少于300字,每周片思、赏析或读后感悟文字不少于800字 第二周 4 学生自由阅读 每课时阅读摘录量不少于300字,每周片思、赏析或读后感悟文字不少于800字 阅 读 汇 报(一课时) 第三周 4 学生自由阅读 每课时阅读摘录量不少于300字,每周片思、赏析或读后感悟文字不少于800字 第四周 4 学生自由阅读 每课时阅读摘录量不少于300字,每周片思、赏析或读后感悟文字不少于800字 第五周 阅 读 汇 报(一课时) 汇编学生阅读汇报文章

让阅读生活化

——暑期实验班语文阅读指导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提出要“让学生在图书世界里生活”。

于是我们高声倡导——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阅读生活化。

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大师进行交谈,让人受益匪浅;读懂一本好书,就像经历一次人生,让人生多些积淀。那么,就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多些书籍的滋养吧。

如果你偏爱记叙性文章,可去阅读张晓风、李汉荣、张丽钧、刘墉等作家的作品。而席慕蓉的散文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想写议论性文章,可多阅读积累一些理性文字,去关注王小波、龙应台、刘瑜等作家的作品。《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野火集》、《目送》、《亲爱的安德烈》,《民主的细节》,这一本本优秀作品会引领你学会思考,采撷心灵深处的明珠。

如果你特别喜欢文化散文,不妨去读读余秋雨。《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中国文脉》《北大授课》是我们的特别推荐。

静下心来去读林清玄吧。这是一个感觉敏锐、智慧聪明、圆融达观,且对生命充满深情的人。读林清玄的散文,犹如听闻十丈红尘上的晨钟暮鼓,有一种令人彻悟的纯净力量。

题材丰浩、细节精准、纹理细密、精神发现独特、关怀视野阔大、言说的锐度和思路具延展性,所有这些是人们对作家王开岭作品的评价。这位体悟型作家的文字中具有着不同凡俗的全面性:文学的、美学的、理性的、情怀的、史思的、宗教的??他的书能汹涌、汇合那么多元素而又从容不迫!在这个浮燥的速记写作时代里保有一种鲜见的“世外”品质。《精神明亮的人》、《古典之殇》、《精神自治》,携上这样一本书,与之同行,我们能感到雪的融化、心的欢愉和春天的临近。

别忘了,诗意的年华里从来都不能缺失诗的滋养。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我们更需要用诗歌来医治冷漠,提升趣味,丰厚修养,保持创造力和锐感深情。“诗歌,让我们的心灵不死!”诗人将自己的灵魂穿织于诗章词篇里,使诗句充满了灵性的芬芳。古今中外,总有那多情的诗人用灵魂书写不老的情怀,那一篇篇、一句句“真像海滩上晶莹的鹅卵石,每一颗自有一个天地。它们是零碎的、短小的;但却是丰富的、深刻的”,那么就让我们用心去触摸生命中最华彩的乐章。倾心推荐泰戈尔、席慕蓉、汪国真。 有了坚实的阅读基础,我们将向更高处攀登。这时,我们的阅读书目也就应该在深度和广度上作更高要求。

那么,读一读人物传记吧。被誉为“历史上最优秀的传记作家”的茨威格说:“读伟人的传记吧,与勇敢的心灵作伴!” 他的《三大师》写的是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斯陀耶夫斯基;他给司汤达、托尔斯泰、荷尔德林、尼采和罗曼·罗兰都写过传记,他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一部历史特写集,写了两千多年中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他不但写伟人名人,还十分热情地讴歌小人物,他说:“在我的传记文学中,我不只写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物,而还写那些保持着崇高道德精神的人物??”二十世纪前期中国有四大传记,都值得一读,那就是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吴晗的《朱元璋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科学使我们获得知识,而哲学使我们获得智慧。哲学是一门关于爱与智慧的至高学问,读哲学经典好书,能让我们的头脑更加清醒,眼睛更加明亮,思想更深远。所以,最后还想推荐一些阅读区存在的,容易被忽略的哲学类书籍,这批优秀作品期待着有更高追求的人去拥有和研读。

《哲学的故事》则是一本不错的哲学类入门书籍。此书并非一部完整的哲学史,而是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有史以来主要哲学家的生平及其观点,在阐述每位哲学家思想的同时,详细介绍了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境遇和情感,而且还对每位哲学家进行了中肯的批评。此书文笔生动,活泼有趣,作者夹叙夹议,提纲挈领,以深入浅出的笔触,将艰涩难懂的哲学写成了娓娓动听的故事。读了《哲学的故事》我们或许可以触摸到“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

也许你现在还在那儿患得患失,也许你还在那儿空自感叹或抱怨没有充足的时间。从来没有谁会有那样大把的随意使用的时间可以挥霍,那么利用起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让读书成为习惯,让阅读生活化吧,生命会因阅读而绽放别样的精彩。

阅读推荐书目

附: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 龙应台《野火集》《目送》《亲爱的安德烈》

梁衡《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 泰戈尔、席慕蓉、汪国真诗集 余秋雨《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国文脉》《北大授课》 林清玄《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心美,一切皆美》 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

王开岭《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精神明亮的人》《精神自治》 林语堂《苏东坡传》 沈从文《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从文自传》 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 周国平《守望的距离》

阅读方法介绍:

(1)摘抄——优美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刻的哲理语句 (2)批注

对自己感兴趣的、认为写得好的句与段进行圈点,在字行间释词释义,予以批注,写上一两句对该段的理解和评价。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长期坚持,不仅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必然能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写作技巧的积累。 (3)片思

当读到对自己有触动的文段时,或质疑,或思索,或引申,把当时的所思所想随手记下来。这些记录是零碎的、片断的、不完整的,待以后翻阅时,进行深入思考,提炼观点,整理成文。 (4)赏析

对语言特色、篇章结构、立意选材等方面有特色的文章进行分析鉴赏。这样的赏析不要求像正式的赏析文一样求全求准,只要自己能把心中所想准确地表达出来,锻炼了思维,丰富了感受,就达到了目的。 (5)改写

读完全文后,尚觉意犹未尽,可进行改写。可概述其梗概,进行缩写,对短文扩展其细节或局部,进行扩写;还可变换人称写;也可从另一种思考角度改变原文,进行创新性的改写。 (6)背诵记忆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一课外阅读推动计划 的文档
高一课外阅读推动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281q5btvy9ersb9r11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