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年级奥数5-0鸡兔同笼问题例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6:51: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年级奥数 鸡兔同笼 例题及答案

三年级奥数5-0鸡兔同笼问题例题及答案

一、鸡兔同笼

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二、解鸡兔同笼的基本步骤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脚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除此之外,“鸡兔同笼”问题的经典思路“假设法”.

假设法顺口溜:鸡兔同笼很奥妙,用假设法能做到,假设里面全是鸡,算出共有几只脚,和脚总数做比较,做差除二兔找到.

解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 如果假设全是兔,那么则有:

鸡数=(每只兔子脚数×鸡兔总数-实际脚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的脚数) 兔数=鸡兔总数-鸡数

如果假设全是鸡,那么就有:

兔数=(实际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的脚数) 鸡数=鸡兔总数-兔数

当头数一样时,脚的关系:兔子是鸡的2倍 当脚数一样时,头的关系:鸡是兔子的2倍

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假设法的运用,渗透假设法的重要性,在以后的专题中,如工程,行程,方程等专题中也都会接触到假设法

板块一、两个对象的“鸡兔同笼”

【例 1】 鸡兔同笼,头共46,足共128,鸡兔各几只? 【解析】 假设46只都是兔,一共应有4?46?184只脚,这和已知的128只脚相比多了184?128?56只脚,

这是因为我们把鸡当成了兔子,如果把1只鸡当成1只兔,就要比实际多4?2?2(只)脚,那么56只脚是我们把56?2?28只鸡当成了兔子,所以鸡的只数就是28,兔的只数是46?28?18(只).当然,这里我们也可以假设46只全是鸡!鼓励学生从两个方面假设解题,更深一步理解假设法.

【巩固】 点点家养了一些鸡和兔子,同时养在一个笼子里,点点数了数,它们共有35个头,94只脚.问:

点点家养的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解析】 方法一:我们假设,每只鸡都是“金鸡独立”,一只脚站着;而每只兔子都是两条后腿,像人一

样用两只脚站着.现在,地面上出现的脚是总数的一半,也就是94?2?47(只).在47这个数中,鸡的头数算了一次,兔子的头数相当于算了两次,因此从47减去总头数35,剩下的就是兔子头数,47?35?12(只),所以有12只兔子,有35?12?23(只)鸡.

方法二:假设35只都是兔子,那么就有35?4?140(只)脚,比94只脚多了140?94?46(只).每

只鸡比兔子少4?2?2(只)脚,那么共有鸡46?2?23(只)

方法三:还可以假设35只都是鸡,那么共有脚2?35?70(只),比94只脚少了94?70?24(只)

脚,每只鸡比兔子少4?2?2(只)脚,那么共有兔子24?2?12(只).

方法一可以归结为:总脚数?2?总头数?兔子数.能够这样算,主要是利用了兔和鸡的脚数分别

page 1 of 13 三年级奥数 鸡兔同笼 例题及答案

为4和2,而且4是2的2倍.

方法二说明假设的35只兔子中有23只不是兔子,而是鸡.由此可以列出公式: 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方法三说明假设的35只鸡中有12只是兔.由此可以列出公式: 兔数?(总脚数?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鸡脚数)

【巩固】 鸡兔共有45只,关在同一个笼子中.每只鸡有两条腿,每只兔子有四条腿,笼中共有100条腿.试

计算,笼中有鸡多少只?兔子多少只?

【解析】 ⑴假设法:若假设所有的45只动物都是兔子,那么一共应该有4?45?180(条)腿,比实际多算

180?100?80(条)腿.而每将一只鸡算做一只兔子会多算两条腿,所以有80?2?40(只)鸡被当作了兔子,所以共有40只鸡,有45?40?5(只)兔子.

注意:假设为兔子时,按照“多算的腿数”计算出的是鸡的数目;假设为鸡时,按照“少算的

腿数”计算出的是兔子的数目.同学们可以自己来做一下当假设为鸡时的算法.

⑵“金鸡独立”法(砍足法):

假设所有的动物都只用一半的腿站立,这样就出现了鸡都变成了“金鸡独立”,而兔子们都只

用两条腿站立的“奇观”.这样就有一个好处:鸡的腿数和头数一样多了;而每只兔子的腿数则会比头数多1.因此,在腿的数目都变成原来的一半的时候,腿数比头数多多少,就有多少只兔子.原来有100只腿,让兔子都抬起两只腿,鸡抬起一只腿,则此时笼中有100?2?50(条)腿,比头数多50?45?5,所以有5只兔子,另外40只是鸡.

【巩固】 动物园里有一群鸵鸟和大象,它们共有36只眼睛和52只脚,问:鸵鸟和大象各有多少? 【解析】 由于每只动物有两只眼睛,由题意知:动物园里鸵鸟和大象的总数为:36?2?18,假设鸵鸟和

大象一样也有4只脚,则应该有(4?18?)72只脚,多了(72?52?)20只脚,由假设引起的差值:

,大象数为18?10?8(头). 4?2?2,则鸵鸟数为20?2?10(只)

【巩固】 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足,求笼中鸡兔各几只? 【解析】 有兔(94?35?2)?(4?2)?12 (只),有鸡35?12?23 (只).

【例 2】 动物园里养了一些梅花鹿和鸵鸟,共有脚208只,鸵鸟比梅花鹿多20只,梅花鹿和鸵鸟各有多

少只?

【解析】 假设梅花鹿和鸵鸟的只数相同,则从总脚数中减去鸵鸟多的20只的脚数得:208?20?2?168

(只).这168只脚是梅花鹿的脚数和鸵鸟的脚数(注意此时梅花鹿和鸵鸟的只数相同)脚数的和,一只梅花鹿和一只鸵鸟的脚数和是:2?4?6(只),所以梅花鹿的只数是:168?6?28(只),从而鸵鸟的只数是:28?20?48(只) (本题也可给学生讲成“捆绑法”,一鸡一兔一组,这个怎么分组时有倍数关系得到的)

【巩固】 一个养殖园内,鸡比兔多36只,共有脚792只,鸡兔各几只? 【解析】 已知鸡比兔多36只,如果把多的36只鸡拿走,剩下的鸡兔只数就相等了,拿走的36只鸡有

2?36?72(只)脚,可知现在剩下792?72?720(只)脚,一只鸡与一只兔有6只脚,那么兔有720?6?120(只),鸡有120?36?156(只).

【巩固】 鸡兔同笼,鸡、兔共有107只,兔的脚数比鸡的脚数多56只,问鸡、兔各多少只? 【解析】 这道例题和前面的例题有所不同,前面的题是已知头数之和和脚数之和求各有几只,而这道题是

已知头数之和和脚数之差,这样就比前面的例题增加了一点难度.我们用两种方法来解这道题. (方法一)考虑如果补上鸡脚少的56只的话,那么就要增加56?2?28(只)鸡.这样一来,鸡、兔共有107?28?135(只),这时鸡脚、兔脚一样多.

已知一只鸡的脚数是一只兔的一半,而现在鸡脚、兔脚相同,可知鸡的只数是兔的2倍,根据和

page 2 of 13 三年级奥数 鸡兔同笼 例题及答案

倍问题有:

兔有:135?(2?1)?45(只)

鸡有:135?45?28?62(只)或者107?45?62(只)

(方法二)不妨假设107只都是兔,没有鸡,那么就有兔脚:107?4?428(只),而鸡的脚数为零.这样兔脚比鸡脚多428只,而实际上只多56只,这说明假设的兔脚比鸡脚多的数比实际上多:

.现在以鸡换兔,每换一只,兔脚减少4只,鸡脚增加2只,即兔脚与鸡脚的428?56?372(只)

总数差就会减少4?2?6(只). 鸡的只数:372?6?62(只) 兔的只数:107?62?45(只)

【巩固】 鸡、兔共100只,鸡脚比兔脚多20只.问:鸡、兔各多少只? 【解析】 假设100只都是鸡,没有兔,那么就有鸡脚200只,而兔的脚数为零.这样鸡脚比兔脚多200只,

而实际上只多20只,这说明假设的鸡脚比兔脚多的数比实际上多200?20?180(只).现在以兔换鸡,每换一只,鸡脚减少2只,兔脚增加4只,即鸡脚比兔脚多的脚数中就会减少4?2?6(只),而180?6?30,因此有兔子30只,鸡100?30?70(只).

【巩固】 鸡、兔共60只,鸡脚比兔脚多60只.问:鸡、兔各多少只? 【解析】 假设60只都是鸡,没有兔,那么就有鸡脚120只,而兔的脚数为零.这样鸡脚比兔脚多120只,

而实际上只多60只,这说明假设的鸡脚比兔脚多的数比实际上多120?60?60(只).现在以兔换鸡,每换一只,鸡脚减少2只,兔脚增加4只,即鸡脚比兔脚多的脚数中就会减少4?2?6(只),而60?6?10,因此有兔子10只,鸡60?10?50(只).

【巩固】 鸡、兔同笼,鸡比兔多26只,足数共274只,问鸡、兔各几只? 【解析】 这道例题是已知鸡、兔的脚数和,鸡比兔多的只数,求鸡、兔各几只.我们假设鸡与兔只数一样

多,那么现在它们的足数一共有:274?2?26?222(只),每一对鸡、兔共有足:2?4?6(只),鸡兔共有对数(也就是兔子的只数):222?6?37(对),则鸡有 37?26?63(只).

【巩固】 鸡与兔共100只,鸡的脚数比兔的脚数少28.问鸡与兔各几只 ? 【解析】 解一:假如再补上28只鸡脚,也就是再有鸡28÷2=14(只),鸡与兔脚数就相等,兔的脚是鸡

的脚4÷2=2(倍),于是鸡的只数是兔的只数的2倍.兔的只数是 (100+28÷2)÷(2+1)=38(只). 鸡是100-38=62(只).

当然也可以去掉兔28÷4=7(只).兔的只数是 (100-28÷4)÷(2+1)+7=38(只). 也可以用任意假设一个数的办法.

解二:假设有50只鸡,就有兔100-50=50(只).此时脚数之差是

4×50-2×50=100, 比28多了72.就说明假设的兔数多了(鸡数少了).为了保持总数是100,一只兔换成一只鸡,少了4只兔脚,多了2只鸡脚,相差为6只(千万注意,不是2).因此要减少的兔数是 (100-28)÷(4+2)=12(只). 兔只数是 50-12=38(只).

【例 3】 在一个停车场上,现有车辆41辆,其中汽车有4个轮子,摩托车有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127个

轮子,那么三轮摩托车有多少辆?

【分析】 假设都是三轮摩托车,应有3?41?123(个)轮子,少了127?123?4(个)轮子.每把一辆汽车假

设为三轮摩托车,会减少4?3?1(个)轮子.汽车有4?1?4(辆);从而求出三轮摩托车有41?4?37(辆).或者假设都是汽车,应有4?41?164(个)轮子,多了164?127?37(个)轮子;

所以摩托车有37?(4?3)?37(辆).

page 3 of 13 三年级奥数 鸡兔同笼 例题及答案

【巩固】 体育老师买了运动服上衣和裤子共21件,共用了439元,其中上衣每件24元、裤子每件19元,

问老师买上衣和裤子各多少件?

【解析】 假设买的都是上衣,那么裤子的件数为:(24?21?439)?(24?19)?13(件),

上衣:21?13?8(件).

【巩固】 小建和小雷做仰卧起坐,小建先做了3分钟,然后两人各做了5分钟,一共做仰卧起坐136次.已

知每分钟小建比小雷平均多做4次,那么小建比小雷多做了多少次?

【解析】 假设小建每分钟做仰卧起坐的次数与小雷一样多,这样两人做仰卧起坐的总次数就减少了

4?(3?5)?32(次),由此可知小雷每分钟做了(136?32)?(3?5?5)?8(次),进而可以分别求出小建每分钟做的次数以及两人分别做仰卧起坐的总次数之差. 假设小建每分钟做仰卧起坐的次数与小雷一样多, 两人做仰卧起坐的总次数就减少:4?(3?5)?32(次) 小雷每分钟做:(136?32)?(3?5?5)?8(次);小建每分钟做:8?4?12(次) 小建一共做:12?(3?5)?96(次);小雷一共做:8?5?40(次) 小建比小雷多做:96?40?56(次)

【例 4】 (中国古代僧粥问题)一百个和尚刚好喝一百碗粥,一个大和尚喝三碗粥,三个小和尚喝一碗

粥,那么大和尚有多少个,小和尚有多少个?

【解析】 我们把大碗换小碗,换小碗盛粥!把一大碗粥分成三小碗粥,则原题变为一百个和尚喝三百碗粥,

一个大和尚喝九碗粥,一个小和尚喝一碗粥.

然后仍然用假设法:

假设都是小和尚,只能喝1?100?100(碗)粥,有一个大和尚被当成小和尚会少9?1?8(碗)

粥,一共少了300?100?200(碗)粥.所以大和尚有200?8?25(个);小和尚有100?25?75(个).

【巩固】 100个和尚140个馍,大和尚1人分3个馍,小和尚1人分1个馍.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 【解析】 本题由中国古算名题“百僧分馍问题”演变而得.如果将大和尚、小和尚分别看作鸡和兔,馍看

作腿,那么就成了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假设法来解.

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那么共需馍300个,比实际多300?140?160(个).现在以小和尚去换

大和尚,每换一个总人数不变,而馍就要减少3?1?2(个),因为160?2?80,故小和尚有80人,大和尚有100?80?20(人).

同样,也可以假设100人都是小和尚,这里不再作说明.

【巩固】 100个和尚160个馍,大和尚1人分3个馍,小和尚1人分1个馍.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 【解析】 本题由中国古算名题“百僧分馍问题”演变而得.如果将大和尚、小和尚分别看作鸡和兔,馍看

作腿,那么就成了鸡兔同笼问题,可以用假设法来解.

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那么共需馍300个,比实际多300?160?140(个).现在以小和尚去换大

和尚,每换一个总人数不变,而馍就要减少3?1?2(个),因为140?2?70,故小和尚有70人,大和尚有100?70?30 (人).

同样,也可以假设100人都是小和尚,同学们不妨自己试试.

【解析】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许多小和尚,两个小和尚用一根扁担一个桶抬水,一个小和尚

用一根扁担两个桶挑水,共用了38根扁担和58个桶,那么有多少个小和尚抬水?多少个挑水?

【解析】 假设全是抬水,38根扁担应担38个桶,而实际上是58个桶,为什么少了58?38?20(个)桶

呢?因为当我们把一个挑水的当作抬水的就会少算2?1?1(个)桶,所以有20?1?20(人)在挑水,拾水的扁担数是38?20?18(根),抬水的人数是18?2?36(人).

page 4 of 13

三年级奥数5-0鸡兔同笼问题例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28822upix10ttd0odx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