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步道的宽.
(2)为了方便市民进行跑步健身,现按如图2所示方案增建塑胶跑道.己知塑胶跑道的宽为1m,长方形
2
区域甲的面积比长方形区域乙大441m , 且区域丙为正方形,求塑胶跑道的总面积.
24.如图,点C在线段AB上,过点C作CD⊥AB,点E,F分别是AD,CD的中点,连结EF并延长EF至点G,使得FG=CB,连结CE,GB,过点B作BH∥CE交线段EG于点H. (1)求证:四边形FCBG是矩形. (2)己知AB=10,
.
①当四边形ECBH是菱形时,求EG的长.
②连结CH,DH,记△DEH的面积为S1 , △CBH的面积为S2 . 若EG=2FH,求S1+S2的值.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答案】 C 【考点】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Q与P(2, 3)关于原点对称,则Q(2,3). 故答案为:C
【分析】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的特点为,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互为相反数,据此解答即可。 2.【答案】 B
【考点】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
【解析】【解答】解:A、属于中心对称,符合题意;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 C、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D、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特点分别分析判断,中心对称图形绕一个点旋转180°后图形仍和原来图形重合。3.【答案】 A 【考点】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OA=OB,∠OAB=∠OBA=55°,∠AOD=∠OAB+∠OBA=55°+55°=110°. 故答案为:A
【分析】由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得,OA=OB,再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到∠AOD等于∠OAB和∠OBA之和即可求解。 4.【答案】 D
【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 【解析】【解答】解:A、B、2 C、
-
=
=3, 不符合题意;
, 不符合题意;
=5, 不符合题意;
D、
故答案为:D
, 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开方运算是求算术平方根,结果是非负数,同类根式相加减, 把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相加减, 做为结果的系数, 根号及根号内部都不变。 5.【答案】 B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解析】【解答】解:因为是正五边形,则每个外角= 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6.【答案】 D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百分率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月平均增长率为x,则四月份销售量为100(1+x), 五月份的销售量为: 100(1+x)2=196. 故答案为:D
【分析】设设月平均增长率为x,分别表示出四、五月份的销售量,根据五月份的销售量列式即可。 7.【答案】 A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36+4a<0,得a<-9. 故答案为:A
【分析】二次方程无实数根,△<0, 据此列不等式,解不等式,在解集中取数即可。 8.【答案】 A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解析】【解答】解: y= 故答案为:A
【分析】把x的取值分别代入函数式求y的值比较即可。 9.【答案】 B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22222
【解析】【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AD+BD=AB , 4BD+BD=100, BD=2
.
计算即可求得 ∠CBF 的大小。
,y1==-4, y2==-8, y3==2 .∴y2 , 则AD=2BD=4, AE=AD+DE=4 故答案为:B +2 . 【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列式求出BD,则AD可求,AE也可求。 10.【答案】 B 【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2 【解析】【解答】解: 由题意得:x+6x=36, 2 解方程得:x+2×3x+9=45, (x+3)2=±3 ∴x+3=3 , , , 或x+3=-3 ∴x=3-3, 或x=-3-3<0, -3, ∴该方程的正数解为:3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列方程,即x2+6x就是阴影部分的面积,用配方法解二次方程,取正数解即可。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答案】 a≥2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a-2≥0,解得a≥2. 故答案为:a≥2 【分析】开二次方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据此列不等式求解即可。 12.【答案】 a≥0 【考点】反证法 【解析】【解答】解: 如果 故答案为:a≥0 【分析】用反正法证明命题应先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本题结论a<0的反面应是a≥0. 13.【答案】 y= >a,那么a<0.”是真命题时 ,用反证法证明第一步应假设a≥0.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 333 【解析】【解答】解:容积300m,原有水100m , 还需注水200m , 由题意得: y= . 【分析】先根据条件算出注满容器还需注水200m3 , 根据注水时间=容积÷注水速度,据此列出函数式即可。 14.【答案】< 【考点】方差 【解析】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乙两块地的苗高皆在12cm上下波动,但乙的波动幅度比甲大, ∴ 则 【分析】 方差用来计算每一个变量(观察值)与总体均数之间的差异,所以从图像看苗高的波动幅度, 可以大致估计甲、乙两块地苗高数据的方差。 15.【答案】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