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2 科学方法问题(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8:51: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题中获取有效的信息,体现了与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

由表中数据知,粒到达正极板时的速度v与质量m、电荷量q和电压U的有关;确定与与其中一个因素关系时要控制另外的两个因素不变,据此分析表中相关数据得出结论;等价信息变换法就是让我们把有关知识的数据、形象、动作、符号、公式、文字叙述等各种信息自由地等价表示;根据题中条件先得出得出甲装置负极板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正极时的速度为v2,最终离开乙装置时偏移距离y.

(1)由表1中数据可知,到达正极板时的速度v与质量m、电荷量q和电压U有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 由1、2知,在电荷量和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速度的平方成质量大小成反比; 由1、4知,在质量和电荷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的平方成电压大小成正比; 由2、3知,在质量和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速度的平方成电荷量大小成正比; 故带电离子到达正极板时速度的平方v2=k1

(2)由表2中数据可知,速度的平方是原来的几倍,偏转的距离是原来的几分之一,即偏转的距离与速度的平方成反比,y=k2×

,将数据表格形式变成公式形式,运用了等价变换法.

﹣﹣﹣﹣①;上述两上个公式中若各量采用国际单位,则

(3)带电离子到达正极板时速度的平方v2=k1比例系数为1,

即偏转的距离与速度的平方成反比,y=k2×

﹣﹣﹣﹣②

由①式得:自甲装置负极板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正极时的速度为 v2=

=

﹣﹣﹣﹣③;

﹣﹣﹣﹣②,将②代入③得:

由②式知,其最终离开乙装置时偏移距离y=

其最终离开乙装置时偏移距离y===2×10

﹣48

m.

五、体现用科学方法的计算题

2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电阻R2的阻值为20Ω,灯泡R1的阻值和同一电源的电压均保持不变.请画出该题的各个等效电路图. (1)只闭合开关S2、S3时,电流表示数为0.2A,求电源电压是多少?

(2)只闭合开关S1、S2、S3时,R1正常发光,电路总功率为2.4W,求R1的阻值是多少?

(3)只闭合开关S1,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调至最右端,R3两端的电压为U3;再将电源更换,保持滑片位

置不变,R3两端的电压变为U3′,电流表示数为0.15A.已知U3:U3′=2:3.求更换电源后,只闭合开关S1、S4时,在不损坏电流表、电压表和灯泡的情况下,R3的阻值变化范围是多少?

【答案】(1)电源电压是4V;(2)R1的阻值是10Ω;(3)更换电源后,只闭合开关S1、S4时,在不损坏电流表、电压表和灯泡的情况下,R3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10Ω.

【解析】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画出等效电路图是关键.

只闭合开关S2、S3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只闭合开关S1、S2、S3时,R1与R2并联,根据P=UI=

求出电路的总电阻,根据电阻的并联求出R1的阻值;

只闭合开关S1,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调至最右端,R1与R3的最大阻值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更换电源前后R3两端的电压即可求出两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之比,进一步求出更换电源前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R3的阻值,再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更换电源后电源的电压;更换电源后,只闭合开关S1、S4时,R1与R3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时电路中的电流,从而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3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得出等式即可求出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进一步得出答案.

(1)只闭合开关S2、S3时,等效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U=IR2=0.2A×20Ω=4V; (2)只闭合开关S1、S2、S3时,等效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由P=UI=R=

=

可得,电路的总电阻: =

Ω,

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所以,=

+

,即

=

+

解得:R1=10Ω;

(3)只闭合开关S1,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调至最右端,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 再将电源更换,保持滑片位置不变,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

因U3:U3′=2:3,

所以,===,

则I1=I2=×0.15A=0.1A, 图1中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

=

=4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R3的最大阻值:R3=R总﹣R1=40Ω﹣10Ω=30Ω, 图2中,电源的电压:

U′=I2(R1+R3)=0.15A×(10Ω+30Ω)=6V,

更换电源后,只闭合开关S1、S4时,等效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时,电路中的电流: I3=

=

=0.6A,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为0Ω,

当电压表的示数U1=3V时,R3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3两端的电压:U3″=U′﹣U1=6V﹣3V=3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4=解得:R3大=10Ω,

所以,R3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10Ω.

25.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重为4N,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 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水(水始终未溢出)。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解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前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怎样变化?这一过程中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又怎样变化?

(2)当容器中水深超过8cm。以后,物块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

(3)将物块取出后,若容器中水的重力为20N,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4)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

,即

=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2 科学方法问题(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2jb992diz4n7xz5eecp3x5if1klmb00b08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