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函〔2014〕18号
关于实施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 2014年上半年在线培训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4年上半年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计划的通知》(教高司函〔2014〕8号),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以下简称“网培中心”)将于2014年上半年推出498门在线培训课程,供高校教师自主选择学习。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高校承担与所培训课程相同或相近教学任务的在职教师,重点是中青年教师。 二、培训课程
在线培训课程面向课程教学和教师发展,以先进教学理念、经验、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培训内容,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主、专家在线指导为辅,引导学员互相交流学习、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主讲教师由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奖者、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主持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等担任。
在线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视频学习。视频分为主视频课程和辅修视频资源。 2.培训活动。包括观看网络直播讲座、参与教学沙龙、进行专题讨论、参与论坛交流、提交培训论文、点评学员论文、分享教学资
源等。
3.辅导答疑。特聘教授、助学教师组织在线答疑、教学辅导,为学员提供辅助学习材料和培训论文评审等。在线培训课程班主任在学员学习过程中将提供及时帮助和服务。
学员使用学习卡登录网培中心网站(xxx)参加培训。学校也可建立“院校教师在线学习中心”(以下简称“在线学习中心”)参加培训。每门在线培训课程的学习周期为3个月。在线课程目录见附件一。
三、在线学习中心
“在线学习中心”是网培中心为高校开发的教师培训学习管理平台,网培中心免费为高校安装。“在线学习中心”可供教师免费学习网培公开课、选修专题等资源,收看直播讲座和参与教学沙龙,通过培训管理系统管理教师培训。培训课程需学校付费购买。“在线学习中心”建设的具体要求见“院校在线学习中心建设指南”(附件二)。
已购买培训课程的学校,其教师在本校“在线学习中心”注册报名学习,可与全国选取同一课程的其他教师共同在线学习和交流。每位学员的选课数量和每门课程参加培训学员的数量不受限制,但每位参训教师当年度的培训学时认定数量上限为50学时。已购买培训课程的高校,可按原计划继续开展培训工作。
四、收费
1.“在线学习中心”。学校根据选取培训课程的数量,以年度为单位缴纳培训费用,具体收费标准为: 50门在线课程4万元/年,100门在线课程8万元/年,全部在线课程15万元/年。
2.学习卡。学习卡收费标准为每门课程450元。支付费用后即获得学习卡进行选课学习。
培训费用通过单位转帐、购买“院校在线学习中心”培训课程的,请在“附言”中注明汇款人名称和“院校在线学习中心”字样;购买学习卡的;请在“附言”中注明汇款人名称和“在线培训”字样。
购买学习卡个人缴费的,可选择在线支付、银行汇款等方式进行。选择“银行汇款”时,学员需在汇款附言中注明姓名、单位名称,并写下“在线培训”字样,在网培中心网站填写“购买学习卡汇款信息提交表”,同时上传汇款凭证。
收款单位名称:北京畅想数字音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户行:交通银行北京科技会展中心支行 银行账号:110060567018150057621 五、培训证书
学员参加在线培训,经考评合格后,颁发由网培中心签章的“高等学校教师培训证书”(电子证书),证书由学员在网上自助打印;被评为 “优秀学员”的,颁发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高等教育司共同签章的“高等学校骨干教师培训证书”。网培中心网站设有培训证书查询系统。
对达到培训要求并获得证书的学员,所在学校应承认其接受培训的经历,记入相关档案,并作为教师职务评聘的参考依据之一。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xx 电话:xx 传真:xx 电子邮箱:xxx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A座 邮编:100120 网培中心各地分中心和各地区业务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可登录网培中心网站查询。
附件一 在线培训课程目录
附件二 院校教师在线学习中心建设指南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
2014年3月5日
附件一
在线培训课程目录
序号 网培公开课 1 3 5 7 9 演讲与口才(姚小玲) 艺术概论(王一川) 现代控制工程(王万良) 线性代数(李尚志) 2 4 6 8 现代礼仪(袁涤非) 财务管理学(王化成) 数字信号处理(彭启琮) 无机化学(宋天佑、徐佳宁、孟长功) 高校教师教学艺术(理工) (顾沛、邹逢兴、吴鹿鸣、郑用琏) 培训课程 序号 培训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建设与创新人10 才培养(蒋宗礼、高林、陈道蓄、董吉文) 网培公开选修专题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课件及其制作技巧(裴纯礼) 导师,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叶志明) 大学课堂教学方法与艺术(李芒) 怎样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马知恩) 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策略(赵丽琴) 人格与国性——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两大主题 (彭林) 用礼仪打造教师魅力形象(袁涤非) 如何讲好一门课(姚小玲)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策略(张斌贤)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青年教师的职业病与常见病的预防及保健(李洪茲) 让课堂充满激情、智慧和欢乐——谈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张学政) 教师身心健康与压力管理(刘破资) 课堂教学中的沟通技巧(赵振宇) 教师应该读点儿文学史(韩田鹿) 大学生喜爱什么样的老师(郑曙光) 教师形象设计与公共礼仪(徐莉) 和谐交往从心理沟通开始(蔺桂瑞) 如何指导学生做科研(陈跃雪) 把提高教育研究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曾天山) 如何在各类科研基金课题申报中取得成功(赵醒村) 如何保持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胡佩诚) 教学论的核心理念及其应用操作的基本程序(皮连生) 高校教师的养生智慧(贺娟) 史学经典与人文修养(瞿林东) 大学教师需要学点“课程论”和“教学论”30 (别敦荣) 把教学当做一门艺术(顾沛) 教学法与教学策略(孙建荣) 如何支撑学生有效建立适合自己的大学学习模式(李丹青) 教学相长与为人师表(王汉杰) 高校科研创新与制度保障(马陆亭) 32 34 36 38 40 教育学类、体育学类、心理学类、艺术学类、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教学培训 41 43 45 47 教育学(但武刚、罗祖兵) 教育学原理(阮成武) 教学理论与设计(盛群力) 教育心理学(刘儒德) 42 44 46 48 中国教育史(张传燧) 教学设计(皮连生) 教育技术学(张剑平) 教育见习与实习指导(周跃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