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播放PPT总结:魏晋至南北朝时期,思想活跃,呈现多元化特征) 【师】那么,这一时期呢。我们不仅有多元化的思想,并且文学艺术成就也很突出。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三国至隋唐的文学艺术。 (二)文学艺术 【师】 结合PPT进行新知讲解。 1、文学 (1)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有了很大发展。 学生回答: (2)隋唐: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魏晋南北朝:从东汉末年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师】现在同学们看书并思考,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表现在? 【师】教师出示PPT,进行讲解。并要求同学勾画。 2、书法 (1)魏晋南北朝: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 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 隋唐:①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歌,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千古绝唱。 ②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 “诗圣”。 (2)隋唐: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 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 3、绘画 (1)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的绘画,成就斐然。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 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 《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 (2)隋唐:隋唐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 4、雕塑 (1)发展: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师】PPT展示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介绍当时舞蹈的发展。 胡旋舞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隋唐时期的乐舞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风格多样, 具有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 【师】设置思考点。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出 现了“诗圣”“书圣”“画圣” 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 【师】教师总结。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进行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魏晋南北朝科技的发展。 (三)科技 【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隋唐时期科技走在世 界前列。下面我们就来逐一了解一下。 1、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 6~3.1415927之间。 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在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地理:西晋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4、建筑: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5、印刷术和火药: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6、天文学: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 学生回答: 1、国家强盛,经济繁荣。 2、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3、文化交流频繁。 4、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以及南方经济的开发 7、医学: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 它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且有许多创新。唐高宗时编修的《唐百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四)中外文化交流 【师】自主预习并思考: 1、这一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是? 【师】对。结合PPT进行新知讲解。 1、佛教的传播 (1)中印 学生预习课本并回答:1、佛教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 ①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2、唐都城长安成为当时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②当时为了求得佛教真解,一些中国名僧西行取经。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也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在天竺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2)中日 ①中国佛教的发展也影响到周边国家。 ②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的国际大都会。 3、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 4、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南方港口城市定居。 本,传授佛法。(展示唐招提寺图片并进行介绍) ③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他回国时携带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 (3)影响: ①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