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量表: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观察者 被观察者 20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
设计者:周茂涛 活动形式 环节 活动组织 活动效果 对目标达成的活动内容 口操交其教师对学生活动任务完成情况的任务指令 及原因分析 较好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环节一 有效性 一欠述 作 流 它 般 缺 二 环节二 三 环节三 四 环节四 五 互相评价总结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卢伟
姓 名 学 科 课 题 A指标 B指标 时 间 学 校 C评价指标 优 9-10 14-15 评课人 授课班级 备注 差 3-5 5-8 等级(分值) 良 8 12-13 中 6-7 9-11 教学目1、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及学生实际。 标(10) 2、明确、合理、具体、可操作性强。 教学 设计 (25) 1、知识结构合理,突出重点、兴趣点,难易适度。 2、融入学生经验之中,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适时适量拓展。 3、正确把握学科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教学 内容(15) 12-13 9-11 5-8 教 学 过 程 (15) 14-15 1、根据学科特点创设有助于师生对话、沟通的教学情境,营造民主、和谐、互动、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组织多种形式探究、 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活学生思维,能大胆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以学生问题为出发点,形成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 1、寓学法指导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教学内容之中。14-15 善于鼓励学生,点评适宜。 2、根据教学实际科学运用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适时适度,实验科学、准确、熟练。 1、参与态度:热情高,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意识强。 14-15 2、参与广度: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充分参与的时空和有效的合作。 3、参与深度:学习内容,感受体验由浅入深,学生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和新的见解。 1、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即时评价能力,有教改创新精神,有良好独特的教学风格。 2、语言生动、准确,教态亲切有感染力,板书规范。 9-10 18-20 教 学 实 施 (55) 12-13 9-11 5-8 教学 方法(15) 12-13 9-11 5-8 学生 活动 (15) 教师 素养 (10) 三维 目标 达成度 (20) 8 16-17 6-7 12-15 3-5 6-11 教学 效果(20) 1、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获得的知识扎实。 2、在学会学习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能力和方法。 3、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写教学特点: 简评 合计 等级 注:各项累计得分90分以上为优,89—80为良,79—60为中,60分以下为差。
观察量表:情境资源的有效性
观察者 被观察者 20 年 月 日 星期 节次
设计者:周茂涛
内容 情境资源类型 目标指向 激情感态度价值发学生效果达成指向及达成情况 引导学生认促进知识理辅助目标达突破重、难点 学生达成情况 分析 自 视课书学课堂生其他 知识与技过程与方频 件 本 材料 成 能 法 观 兴趣 知 解 成 导入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评价 总结
新课程有效教学课堂教学观察表
(教师行为等级量表)
设计者:汪海波
时间 地点 任教年级 课题 学科 被观察者姓名 观察中心 教师行为 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权重 A 5 5 B 4 4 C 3 3 D 2 2 E 1 1 得分 1、教学态度是否沉稳、愉快 5 2、课堂教学语言用辞是否浅显易懂 3、对教室秩序的管理是否到5 观 察 记 录 位 4、教学目标是否明确、重、难点是否突出 5、能否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调控学习气氛 6、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对学生反应的注意 8、对学生突如其来问题及状况的处理 9、能否通过恰当评价引导对学习主题的深入思考 10、能否接受学生的意见,并与学生平等交流 5 5 4 3 2 1 5 5 4 3 2 1 5 5 4 3 2 1 5 5 5 5 5 5 4 4 4 3 3 3 2 2 2 1 1 1 5 5 4 3 2 1 5 5 4 3 2 1 总体性评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