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劳动情况吧!
2.学生制作劳动历。学生首先阅读教科书第77的劳动历,并仿照此详细记录父母一年四季要做的事情,把它们写下来。要具体写清劳动的内容和工作地点。 3.学生分组记录、汇报自己制作的劳动历。
4.教师小结:从这份劳动历上,我们可以看出父母是怎样地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地劳动。那么,其他地方小朋友的父母都在干些什么活呢? (二)展示、交流?各地生产活动调查表?
1.教师:课前大家搜集了不同地方人们生产活动的资料。请大家把自己的?各地生产活动调查?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附?人们生产活动调查表?
这儿是: 这儿的劳动工具 人们一年四季的劳动是 我的发现
2.学生展示调查表及找到的图片资料,组内交流。
3.推选(农、牧、渔不同地区)代表上台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4.学生总结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情况,特别要总结农民、牧民、渔民存在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5.小结:是呀!由于人们居住的地区不同,环境不同,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就不一样。无论是生活在平原还是山地、沿海还是内陆、草原还是沙漠绿洲,人们都在积极的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创造美好生活。 三、体会劳动的乐趣
1.教师:你参加过家乡的生产劳动吗?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可以用舞蹈把家乡人民劳动的场景表现出来。
2.学生将劳动动作编成简单舞蹈动作,如:采茶、撒网、拾稻穗、喂鸡。
活动主题三 同一个名字叫中国
入乡随俗
活动目标:
1、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2、体会祖国不同地区间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活动重点:
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活动难点:
体会祖国不同地区间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各种吃、穿、用商品的吊牌、标签、外包装。
37
2.课前调查自己周围的外地人,了解他们的家乡以及他们 为家乡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他们和本地人的生活方式存在哪些差异。并搜集一些家乡人在外地的故事。
3.教师准备若干物品产地记录表格。 活动过程
一、了解地区间物质交流情况 (一)寻找自己生活中的外地商品
1.教师:课前请大家搜集了各种吃、穿、用商品的吊牌、标签、外包装。请大家拿出来,从中了解这些商品的产地。将它们的产地填写在记录表里,看看我们吃的、穿的、用的物品,都来自祖国的那些地方。 物 品 名 称 产 地 葡萄干 x疆吐鲁番 羊毛衫 内蒙古 …… ……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表格,教师参与指导。 3.各组展示自己的表格内容。 (二)本地销售到外地的商品
学生汇报自己查找到的家乡销售到外地的商品。同时补充教科书作品空白框的内容。
二、地区间人员流动
(一)调查:家乡的外地人 1.统计班级内的外地学生人数。 2.各小组汇报课前的调查结果。 附调查表:
我身边的外地人有 他们分别来自 他们从事的工作是 他们为家乡做出的贡献是 他们和我们的生活习惯的差异是 (二)外地的家乡人的故事
1.教师讲《四川温江县教师稻城支教的故事》。故事如下。
稻城县近3万人口,藏民族约占95%以上,年财政收入不足300万元。这里平均海拔3745米,氧气稀薄,环境恶劣。2001年9月,四川省温江县响应《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号召,派遣教师赴稻城县支教。经过三次严格的体检之后,12名来自温江12所中小学的男教师成了温江首批支教团的成员。支教教师来到稻城县后,面对当地领导和百姓的盛情款待觉得温暖无比,他们一呆就是两年,为西部的孩子带来了最新的知识。 2.学生讲自己收集到的在外地的家乡人的故事。
38
西部放歌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东部、西部和北方、南方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2.引导学生感受西部发展的需求,知道只有优势互补,加强交流与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活动重点: 了解东部、西部和北方、南方在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活动难点:
感受西部发展的需求,知道只有优势互补,加强交流与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活动准备
1.教师搜集东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农业等各项资料以及中国地图。 2.学生课前调查西部与东部的基本资料。完成?西部优势与不足的调查表?。 3.学生课前从电视、报纸上寻找各地区间交流合作的事情。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1.欣赏歌曲《西部放歌》或者《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通过歌曲激发学生的激情。 2.欣赏西部优美的自然风光图片。 二、走进大西部
1.交流:你眼中的西部。学生提前去看看描述西部的书籍,在课堂上讲自己了解到的西部故事。
2.辩论:西部是个?荒、远、边、穷?的地方还是个?大、财、宝、美?的地方。学生可以用课前准备的?西部优势与不足调查表?进行辩论。下面的资料可供学生参考。 西部的优势:(1)矿产、能源等资源丰富; (2)广袤的土地,壮美的山川;
(3)文物丰富,民俗民建具有鲜明特色。 西部的不足:(1)多为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降雨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旱高寒; (2)由于长期缺乏环保意识和环保资金欠缺,大量的工业污染得不到有效及时处理,导致大气、水资源和土地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三、?东??西?大交流
1.教师提问:大家都详细分析了西部的优势与不足,那么我想问一下,在与西部相对的东部,那里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情况与西部比有什么不足呢?
2.东部与西部相比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教师引导学生可从东西部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东部存在的不足。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自然条件 经济情况 教育资源
39
东部
西部
3.师小结:其实你们说得都有理,我国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地区间都存在着差异,需要彼此间交流合作、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共同发展。目前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扶持西部发展。如西部大开发、援藏、支教、东西文化交流等,都是东西部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措施。
4.东西部小朋友手拉手。学生交流自己为?东西部同学手拉手?活动准备做些什么。在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同学一起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活动进行实施。如给西部的同学写一封信、赠送学习用品给希望小学等。
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