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与批评
一、园林的产生与发展
1、 从利用自然山水到人造假山
囿:皇帝娱乐,畋猎、巡狩的活动地方,实际上是天然的园林,但有选择的意向。建园宗旨:选择理想的地方,用以娱乐,选择自然。 2、造园大发展 ( 秦汉时期 )
秦汉时期出现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 皇家园林: 秦上林苑 ;汉建章宫: “开池筑山,一池三山”,之后成为皇家园林的典型模式。 ◆ 私家园林:《西京杂记》载袁广汉:“于北邙下筑园”。
建园宗旨:“移天缩地在君怀”满足追求仙境的需要,以模仿自然为主。 3、私家园林、郊邑园林、寺观园林兴起(魏晋南北朝)
园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是中国山水园林的兴盛,亦为后来明清私家园林的滥觞。
◆ 皇家园林:园林的规模比较小,其特点是: (1)园林的性质变为以娱乐、游玩、欣赏为主。
(2)山、水、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由摹拟神仙界向世俗题材转变。 (3)皇家园林营造开始受到私家园林的影响。 4、 堆山叠石,达到艺术高潮(宋元时期) (1)皇家园林:北宋开封艮岳
把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和各地的山水风景加以高度概括、提炼、典型化而缩移摹写,是有浓郁诗情画意的皇家园林。 山水园林的出现有一种明显的特征,即本因文人士大夫的澹泊情怀而取之于自然,但又以自然的真情来寄托一种追求 。
(2)寺观园林:有文人化的倾向,佛寺园林成了文人与禅僧交往、酬唱的最理想场所。
金代深受宋风园林的影响,金中都在建时移置了汴梁的建筑与园林,此后又为元人继承。
6、造园艺术高峰(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是造园艺术的高峰时期,主要以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影响到北方皇家园林的设计。 著作:[明]计成,《园冶》 [明]文震亨,《长物志》 [清]李渔,《闲情偶寄》 《一家言》
皇家园林特点:
1.规模较大,一般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因此都巧于因借,形成各自的特色。 2.整体布局较为严整,建筑是外向形。主体建筑保持几何关系,而界面围合为非几何形,使园林即轻松又有皇家气氛。
3.中心建筑为了与宏伟的山水空间相衬,体量与尺度都很高大;建筑色彩堂皇而壮丽。
4.叠石手法一般用于园中之园,大范围内,主要依靠堆土成山,真山与假山相结合的手法。
5、植物配置,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
五、私家园林的设计步骤及一般设计手法
设计步骤:1、立意;2、划分景区;3布置主要建筑;4、叠山理水; 5、安排完成;6、布置次要建筑;7、配置植物;8、取名
私家园林建园要素分析:1、 叠石堆山:土石结合;石峰的欣赏:瘦、漏、透、皱 2、 理水: 以聚为主;曲折有致;水面划分:大划分以桥、堤;小划分以石板、点步石;
3、建筑, ① 厅堂轩馆② 榭舫③ 楼阁④ 亭⑤ 廊⑥ 墙 4、花木、植物,: 强调阴柔之美、强调丛配、强调第二感观、强调寓意 5、中国园林室内装修 6、匾额,楹联
人文景观好看、好听,促进意境升华。
私家园林特点:私家园林色彩清新淡雅,空间迂回曲幽,往往达到以少见多,以小见大的效果。
私家园林一般因其面积太小,而带来了幽曲有余而开朗不足和建筑过于稠密的缺点。
二、园林的演变和影响 1、演变
摹拟自然:人工造山、山规模大,以皇家园林为主。 写仿自然:土山为主、利用自然,择地重要。 抽象自然:叠石造山,以赏石为风雅。 2、影响
◎ 日本枯山水:成功的园林艺术传播,形成了相应的规范,高度抽象,使人在更为纯净的环境下冥想。
◎ 英国风致式园林,失败的例子,仅为形式上的移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