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3月28日 9:00—11:30】
昆明市2005~2006学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其中单选13题,每小题6分;多选8题,每题6分;共126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
核准条形码上的考号、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一、单选题(共78分,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叶绿体中,NADP增多的部位和利用CO2的部位分别是
+
A.基粒、基粒 B.基质、基质 C.基粒、基质 D.基质、基粒
2.下列关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出的新品种都是多倍体
B.常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人工种子,来解决发芽率低的问题 C.利用基因工程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都可以生产干扰素 D.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都可产生新的个体 3.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突触上单向传递
B.调节血糖的激素有多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拮抗作用
C.只要向培养基中添加乳糖,大肠杆菌就能合成利用乳糖的诱导酶
D.生产上常用生长素类似物作为双子叶植物杂草的除草剂,是利用了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作用的两重性原理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基因拼接技术,不能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B.减数分裂中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第一次分裂后期 C.种皮灰色与种皮白色的豌豆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当年所结种子的种皮颜色总是与母本的性状一致,则豌豆种皮颜色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
D.将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培养在含有用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基中,被标记的氨基酸出现的顺序是细胞膜→核糖体→内质网→小泡→高尔基体→细胞膜内侧的小泡→细胞外的分泌物
5.下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主要成分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3
A.蝗虫、青蛙和细菌所获得的能量的总和等于草所固定的太阳能 B.CO2、H2O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C.圆褐固氮菌是自生固氮菌,但不是生产者 D.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
6.下列表示或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氨 B.福尔马林是甲醇的水溶液 C.醛类通式可简写为RCOH D.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7.含有Ag+的某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Cl B.NO3 C.AlO2 D.OH 8.常温下,下列物质的稀溶液,因水解显酸性的是
A.NaHSO4 B.NaNO3 C. KAl(SO4)2·12H2O D.Na2CO3 9.在K2SO4、MgCl2、KCl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K+、Cl各为1.5mol,Mg2+为0.5mol,
—
—
—
—
—
则SO42的物质的量为
—
A.0.5mol B.0.1mol C.0.15mol D.0.25mol
10.未知元素X、Y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X >Y,它们可形成常见的化合物XY2,由
此可以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A.X一定位于Y的下一周期 B.X、Y可能在同一周期 C.Y位于第三周期的ⅥA族 D.X肯定是金属元素
11.实验室里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储存气体R,多余的又可用水吸收,且不会造成环
境污染,则R是
A.HCl B.NH3 C.C2H4 D.NO2
12.恒温条件下,将NO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
平衡后,慢慢压缩气体体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气体体积减小一半,则压强为原来的两倍 B.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颜色一定会变浅
C.若气体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 D.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减小
N2O4(g)达到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CH3COOH + NH3 ==== CH3COONH4 B.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CO32— +2H+ ==== CO2↑+ H2O
C.金属钠与水反应:Na + 2H2O ==== Na+ + 2OH+ H2↑
—
—?D.NH4Cl与NaOH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NH4 + OH △ NH3↑ + H2O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满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用一束黄光照射某种金属时恰有光电子逸出. 为使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
可采用的方法是
A.改用红外线照射 B.改用紫外线照射 C.增加黄光照射的时间 D.增大黄光的照射强度 15.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B.将热量传给物体,物体的内能一定改变 C.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机械能可以全部变成内能
16.现在太阳向外辐射的能量是由于太阳内部氢聚变产生的.科学家预测:大约在40亿年
以后,太阳内部还将会启动另一种核反应,其核反应方程为:
42412412He?42He?2He?6C, 已知2He的质量为m,6C的质量为m,则 12
A.m1?3m2
B.3m1?m2 C.3m1?m2 D.3m1?m2
17.已知在弹性绳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则
A.知道波的传播方向,就可确定此时绳上任一质点(速度不为零的质点)振动的速度方向 B.知道绳上一质点(速度不为零的质点)的振动速度方向,就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C.波的传播周期等于绳上每一质点的振动周期
D.波在传播过程中,绳上的各质点将以波的传播速度沿着波形运动
18. 一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以恒定的角速度转动,线
圈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
A.该交流电的频率为4HZ B.该交流电的有效值为
2A 2C.1s时刻穿过线圈磁通量变化率的绝对值最大 D.2s时刻穿过线圈磁通量变化率的绝对值最大
19. 木星是绕太阳运动的一颗行星,它有多颗卫星. 若将木星绕太阳的运动和卫星绕木星
的运动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现要计算木星的质量,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 A.卫星绕木星运动的周期、轨道半径及引力常量G B.卫星绕木星运动的周期、轨道半径及卫星的质量 C.木星的半径、木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及引力常量G D.木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轨道半径及引力常量G 20.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高h处以
g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 421.如图所示. 有一宽为2L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abcd
是由均匀电阻丝做成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总电阻值为R. 线框以垂直磁场边界的速度v匀速通过磁场区域.,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线框ab、cd两边始终与磁场边界平行,则
114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mgh14C.物体的动能增加 mgh41D.重力做功 mgh4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 mgh
A.整个过程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始终为顺时针方向 B.整个过程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始终为逆时针方向 C.整个过程中ab两点的电势差为
1BLv 42B2L3vD.整个过程中线圈产生的焦耳热为
R
机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3月28日
09:00—11:30】
昆明市2005~2006学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第II卷共5页,10题,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22.实验(17分)
(1)(5分)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 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 mm.
(2)(12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测量电压表V1内阻Rv1的实验电路图. 其中:电池组的内阻r已知,电动势E未知;V1、V2是两只内阻不是很大,阻值未知,量程合适的电压表;S1、 S2是两只单刀单掷开关,并备有导线若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