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解读校训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5:51: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厚德博学,弘毅志强

“厚德博学,弘毅志强”虽然只是短短的八个字,但却很好的标志出我们沈体人独有的特点,并一代代的传承下来。

“厚德”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何之为厚德:非大圣大贤,以一言以蔽之,吾谓之为仁,义,宽容。

古佛学虽然崇武;但也一心向佛,宽以待人。此二者并不冲突。因为练武,为之强健身心,体魄,而非好斗杀生。如此身强体健,走遍四海,阅历人生,修炼身心,才可承担世间善恶,炎凉,以佛德服人。而今,文武之道反之。强健体魄,以欺软怕硬。现代弱肉强食的价值观,完全抛却了宽德之心。又有几人敢以君子之名,以厚德载物;或许更多的是以金钱和权势载物,甚于以钱权掌控天地,生灵,万物,大加肆虐。作为沈阳体育学院的学生,强身健体之余,不能忘记修身养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武功,宣扬德义,这才是我院学子的最高目标和社会责任。故,我院君子当以厚德载物。

“博学”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视之,慎思之,明辨之”。博学,非为杂学。偷鸡摸狗之道,君子不屑学之。古之君子,诗,书,礼,仪,乐,春秋,皆习之。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以之为博学。于此,或许有人会说,武道,博学无用。

由古观今,在多元化式人才需求成为社会主流的今天,博学已为势在必行之道。我院教学旨在强壮身体,修炼体魄。此中“魄”由何而来。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已经成为力量的源泉。作为

新时代的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成为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故,要学,而不仅仅为学,还要博学。要拓展所掌握知识的领域。做到博学,好思。

“弘毅”源于《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何为弘毅?更多的是一种气质,包含了仁义与坚毅。古有岳飞,真切的诠释了士之弘毅。“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重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一首《满江红》,所有的仁义与坚毅,皆含于此。

“致强”。强,可以理解为体魄之强。我院学子,理应强壮体魄,学好专业知识,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强,才可独善其身,才可兼济天下。另一方面,强,可为厚德,博学,弘毅,体魄强壮,自然可为强人。“致强”,也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态度。永不放弃,积极进取,恰为中华民族之魂魄。

沈体人正在通过努力让世界了解中国和自己的学校,并在交流中使学院获得发展动力。科技兴体 服务体育主战场

如今的体育竞赛,已经不单纯是身体的较量,也是国家之间科技实力的较量。运动员取得的成绩,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其中也包括科技人员的努力。以科技为先导,全面提高教学、训练质量,走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之路是沈阳体育学院一直以来谋求发展的理念。

作为一名沈体人,我们永远秉着“厚德博学,弘毅志强的”的信念,不断前进,不断努力。

搜索更多关于: 解读校训 的文档
解读校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3c1j4lrhy5kaxd90sf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