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行宽裕 宽裕:宽大,宽容 ..B.守之以恭者,荣 荣:荣华显贵 .C.聪明睿智 聪明:聪慧,明智 ..D.守之以愚者 愚:愚拙,不巧伪 .
2)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无以鲁国骄士 以:因为 .B.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于:于是 .
C.夫君子之行 夫:放在句首作发语词,无实义 .D.险躁则不能冶性 则:就 .
3)下列句子,与“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B.贤哉,回也!(《〈论语〉十二章》 C.待君久不至,已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D.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相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句“成王封伯禽于鲁”说明周公诫子的地点,凸显诫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B.“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是周公子的第一句话,也是他诫子部分的总起,或曰是中心句。 C.文章末句“可不慎欤”呼应首甸,加强肯定的语气,起到总结问题的作用,突出了中心句。 D.这篇文章言简意贼,说理逐层深入,给人不可置疑的感觉,读来使人心悦诚服。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2)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纪念白求恩》,完成后面小题。
①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②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③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④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1)作者为什么要突出白求恩的年龄和来华路途? 2)文中②③两节主要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3)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句话是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为“ ”,请谈谈哪种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4)“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一句中“只”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5)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学完这篇《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后,该如何来反驳他。 12.阅读“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到“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2)“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一句独立成段有什么妙处? 3)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帝选派两个“善良”“诚实”的老大臣去看新装,目的是想了解实情。
B.选段略写了第一位大臣去看新装的过程,而详写了第二位大臣看新装的过程,这是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来安排的。
C.“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丝和金子”,这是骗子行骗的根本目的。 D.这篇童话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七、作文
1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题一:暖心窝的一件事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题二:以“团结”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D 4.C 5.D
二、名句名篇默写
6.(1)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归雁入胡天。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5)略。 三、诗歌鉴赏 7.1)B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而真切地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 四、综合性学习
8.(1)示例:上网搜集;到图书馆查阅;向老师咨询。 (2)作品推荐:《野草》
推荐词:这是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
(3)示例:我看到了一个生活简朴、甘于奉献的鲁迅先生。
五、文言文阅读
9.1)2)同“悦”,愉快旧(知识)
3)4)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小题3】【小题3】“温故”“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如果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必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孔子认为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小题4】【小题4】思而不学则殆。 10.1)C 2)B 3)B 4)A
5)(1)尽管这样,我还(常常)洗一次头发,要多次停下来,手握着自己未洗完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惟恐因怠慢而失去天下的人才。
(2)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谦虚谨慎吗?
六、现代文阅读
11.1)突出白求恩的年龄和来华路途,是为了强调白求恩精神的难能可贵。
2)对比论证。好处:突出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明确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论点。
3)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很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双重否定句效果好。双重否定句更强调了白求恩精神感人至深。 4)表达作者对未能与白求恩同志常常见面的深深遗憾。 5)只要能用白求恩的精神进行反驳言之成理就可以。
12.1)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突出了老大臣自欺欺人以及惶恐不安的心理。
2)略提人们的议论,为下文描写游行大典的盛况蓄势;突出了皇帝、大臣和大人们的愚蠢无知,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且腐朽的本质。 3)B 七、作文
13.暖心窝的一件事
生活就是一幅画,我们就是描绘这幅画的作者,而她,用手中的“画笔”刻画了一副简单,却能撩动人们心灵的“艺术品”——严冬里的温情。
北风呼啸着,无情的刮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家长们纷至沓来,接走了孩子,我和一个小女孩因父母迟迟未到而在干着急着,不知如何是好。我目不转睛的盯着来往的车辆,期盼能从人群中捕捉到熟悉的身影,天气愈阴冷,我俩冷得直打哆嗦,双手直搓着,期盼能得到一点温暖。在父母们对孩子的担心的话语中,小女孩突然喊了一句:“妈!”小女孩的妈妈也来接她了,急忙替她套上衣服,小女孩的妈妈望见我,拉起我的手,说道:“一起走吧,你父母还没到,就当作来我家避避寒,再这样下去,一定会感冒的。”听完这话,一股暖流传通全身,心想:我与她素不相识,为什么要这样帮助我呢?我顾不得多想,就跟着小女孩的妈妈回去。路上,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太冷了,接二连三地让嘴往手呼出暖气。小女孩的妈妈看见了,急忙把手中戴着的手套摘下给我戴上,我正想推辞,她阻止了我。手中暖气也渐渐有了,可我瞧见她那双手冷得直抖,我摘下手套,忙劝阻,她冲我笑了笑,说:“不要紧的,再说,你们小孩子皮肤哪有大人耐寒啊。”听完这一席话,我心中早已被小女孩的妈妈烘暖了,再冷也无法冷却那颗温暖至极的心。
小女孩的妈妈描绘的这幅画,我“收下”了,我永远不会忘记它。那位不相识的阿姨将关爱,温暖传递
给了我,我将这些传递他人,他人又再度传递,这样,我们就生活在受关爱,幸福,温暖之中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