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深圳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9:18: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着重号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歧(qí) 一霎(chà) 瘫痪(tān huàn) 翻来覆去(fù) .....B.匿笑(nì) 心绪(xù) 捶打(chuí) 喜出望外(wàng) ....C.诀别(jué) 荫蔽(yìn) 徘徊(pái huái) 各得其所(dé) .....D.侍弄(chì) 祷告(dǎo) 憔悴(qiáo cuì) 絮絮叨叨(xù)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愠(yùn) 不亦说乎(yuè) 不学则殆(dài) ...B.论语(lùn) 不思则罔(wǎng) 三省吾身(xǐng) ...C.逾矩(yú) 不堪其忧(shèn) 一箪食(dān) ...D.曲肱(gōng) 不舍昼夜(zhòu) 博学笃志(nǔ) ...3.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阻遏(è) 瓦砾(shuò) 吊唁(yàn) 骇人听闻(hài) B.寒噤(jìn) 诘问(zé) 琐屑(xiè) 锐不可当(dǎng) C.箱箧(qiè) 愧怍(zuò) 尴尬(gān) 贻笑大方(yí) D.荒谬(miù) 俨然(yǎn) 隐逸(yì) 踌躇满志(zhù)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昨天,郊区支部党员寻访慰问了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的3位老战士,聆听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B.电影《摔跤吧,爸爸》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观看者趋之若鹜,电影院竟出现一票难求的场面。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侯宝林是当之无愧的相声界泰斗。 ....

5.下面表述准确,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是( ) A.七年级二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B.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C.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二、名句名篇默写 6.名句默写。

(1)她马上成为我 ,成为 ,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2)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 ,……;我们也不愿 ,这是难于计算的。 (3)油蛉在这里低唱, 。 (4)万籁此俱寂, 。

(5)《登岳阳楼》中,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诗句是 , 。该句与孟浩然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乙] 母亲啊!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1)这两首小诗都出自《繁星?春水》,作者是现代女诗人______,她原名叫 _______。 (2)甲诗中“心中的风雨”具体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首小诗表达了怎样共同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内容的选择和表达上,下面哪一首小诗与冰心《繁星》《春水》中的作品更为接近?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母亲啊/你是繁茂的大树/我是归巢的鸟儿/暮色四合/我藏进你的心中 B.母亲啊/你是繁茂的大树/树干上的条条斑痕/都是你辛劳岁月的见证 四、综合性学习

8.为激发同学们阅读经典的兴趣,七(2)班正在开展“与经典同行,与好书为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

(3)王亮11月5日到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格列佛游记》,准备五天后归还,请你代他写一张借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解释加点的词。 (1)缀行甚远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屠乃奔倚其下 ..(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0.《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世说新语》是六朝__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朝代)人__(姓名)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俄而雪骤 :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 (3)讲论文义 :________ (4)寒雪日内集:________ (5)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 (6))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次数是两次。 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差强人意 B.参差不齐 C.成绩差 D.出公差

6)《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 7)文中两句咏雪句子,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 8)“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9)请写出古诗文中的咏雪的佳句两句: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人生是一场场目送 陈柏清

①我还记得人生的第一场目送。那年我六岁,一个暖意融融的春日,母亲坐在从邻居那里借来的小毛驴车上,围着家里那床大红花的被子。毛驴车驶过院外的桃花树,一阵风来,粉红的桃花瓣纷纷飘落,落在她的灰白头发和新穿的淡青色碎花衬衫上。她只是挥着手,脸因为瘦削而越发显得笑得夸张,可她就那样笑着离开我们的视线,再也没有回来。目送者站在自家院子的土墙旁,看着母亲渐行渐远,无奈地抽泣。一个六岁的孩子无法主宰自己,更无法主宰别人的命运。

②第二次目送,我是作为被送者,十七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离开小镇,离开县城,到省城求学。清晨赶火车,夏末秋初的凉风中,乌瓦红砖的小站在晨曦中朦胧,长长的铁轨从远方来,又延伸到远方去。我拖着行李挤上车,站在过道上向窗外看去时,看见父亲寻找的目光,孤单的身影。垂下头时眼泪已滴在行李箱上,列车启动,哐当哐当声中,越来越远的是故乡和父亲,还有曾十二万分盼着离开的家,如今都因离别而蒙上了暖色调,就像渐起的朝阳,暖橘。

③人生最大意义的那次目送,发生在六年后。我要嫁到远方去,独自一人出发。行李已先行托运,只随身携带一个小包。早春二月,天才蒙蒙亮,我赶早车,父亲早起送我,他站在简陋的门楼下,黑漆的大门半掩在他身后,启明星在遥远的天际寂寞闪烁。我摇摇手,“爸爸,回去吧。”爸爸“嗯”了一声,我回头看不清他的表情。于是我转过头来一直走去。街上空寂无人,父亲的目光在孤单中无限地拉长。...

心里稍稍有了酸涩,又觉无聊。多年的独立让我知道,我从来不是那个有点事儿就可以哭哭啼啼耍情绪的孩子,我的情绪给谁看呢?那天早晨,我坐上车,车在晨曦微明中驶出小城,我不知父亲站在门口目送了我多久。那是意义重大却简约的目送。

④生命里最无法忘怀的目送,发生在去年。父亲走了。幼年时目送母亲,她笑着在桃花纷落的春日离开。这一次目送父亲,却在深冷的浓秋。父亲躺在玻璃棺里,似乎在一个梦境中微皱着眉,慢慢沉落下去,只剩下无数不知所措的白色百合。痛苦像铅海,又重又黑,深不见底,压制了撕心裂肺的哭喊。我只有沉默,似乎才能表达一切。我目送了生我养我的两个人的离开,目送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孑然一身的到来。

⑤目送便是离别,即使有时它也意味着出发,可对另一方仍是离别。 ⑥人生不过是一场场目送,成长或衰败。你是目送者,或者被目送。 (《思维与智慧》)

1)本文按______顺序,以______为线索行文。 2)下面对本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六岁那年春日里,“我”在自家院子的土墙旁目送笑着离开的母亲,“我”内心有几分喜悦。 B.十七岁时的夏末秋初的清晨,父亲在小站目送“我”离家到省城求学,“我”虽热切盼望离开,但又略带伤感。

C.六年后的早春二月,天蒙蒙亮时,父亲在简陋的门楼下目送“我”远嫁他乡,“我”稍稍有了酸涩,又觉无聊。

D.去年深秋,“我”目送父亲的离世,“我”内心痛苦沉重。 3)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4)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

(1)街上空寂无人,父亲的目光在孤单中无限地拉长。(加点的词语可否删去?为什么?) ...(2)痛苦像铅海,又重又黑,深不见底,压制了撕心裂肺的哭喊。(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5)本文以《人生是一场场目送》为题有何妙处? 12.阅读

鳝鱼骨里有妈妈的味道 林清玄

小时候,我家门前的“亭仔脚”(就是屋檐下),摆了一个鳝鱼摊子,专卖炒鳝鱼和鳝鱼面。 摊子黄昏才开张,正是我放学返家的时间,远远就会看到爆炒鳝鱼的大烟,嗅觉似乎与视觉同时抵达,香味猛然飘进我的鼻子,把我勾到摊子前面,我便低着头绕过巷子,回到家里。 为什么要低着头呢?

因为炒鳝鱼的价钱很贵,我们根本吃不起。

不要说炒鳝鱼,连鳝鱼面也吃不起,我们家兄弟姐妹很多,如果一人吃一碗鳝鱼面,恐怕需要花掉家里一星期的饭钱。

妈妈经常向卖鳝鱼的妇人央求拜托,剖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我们,妈妈深信鳝鱼的骨头充满钙质,还有各种维生素,对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每天晚上,妈妈总会从鳝鱼摊提回一大袋的骨头,洗也不洗就丢到大锅里熬煮。 为什么洗也不洗?

⑨因为,妈妈说鳝鱼骨头上还带着鲜血,那是最为滋补的,洗净多么可惜!

⑩熬过两三个小时,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完,汤水变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这时,妈妈会撒一把葱花,关火。

鳝骨汤熬成时,夜已经深了。

妈妈把我们叫到灶间,一人一碗汤,再配上她在另一家面包店要来的面包皮,在锅里烤热了,变成香味扑鼻的饼干。

我们细细地咀嚼面包皮,配着清香的鱼骨汤,深深地感觉到生活的幸福。

只要卖鳝鱼的来摆摊,我们每晚就一定会喝鳝鱼骨汤,奇怪的是,我从来没有喝腻过,而且一直觉得这是人间最好的美味。

妈妈担心我们会吃腻,有时会在汤里加点竹笋,或下点蛋花;有时会用豆腐红烧,或与萝卜同卤……固然用的都是普通的食材,却充满了美味的魔法。 最神奇的,算是炸鳝鱼骨了。

鳝鱼骨本来是歪曲扭动的,下了油锅时忽然被拉直了,一条一条就像薯条一样,起锅时撒一些胡椒盐,香、酥、脆,真是美味极了。

我吃了好几年的鳝鱼骨头,一直到我去外地念书。偶然回到乡下,喝到妈妈亲手熬的汤,总是觉得美味如昔,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妈妈把深情与挚爱熬进了那平凡的汤里,使我们身强体健,在普遍营养不良的乡下孩子中,我们总是气色红润,精神饱满。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深圳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3dvu2cute05ej21u0rq9kfa2517te00kby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