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及特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0:55: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唐代宫廷乐舞,描写秦王李世民破叛将,解唐危,庆胜利。(李世民曾被封为秦王)

(唐)《阳关三叠》

唐代蓍名琴歌,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为词,全曲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愁绪,表达离情别意。

(唐)《霓裳羽衣》

唐玄宗时期的大型乐舞套曲。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儿山,有感于神仙之事,回宫后遂作此曲。渲染天外世界的缥缈。 (唐)《春江花月夜》

原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阳萧鼓》《浔阳琵琶》。张若虚词。描写江南春晚江边月色花丛及思念亲人之情。

练习题:

( )描写蔡文姬的故事。孔子听到( )乐后三月不知肉味。( )颂知音。《秦王破阵乐》中的“秦王”指(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战前演奏( )

十 中国古代科技

㈠古代科技名著 1、天文学

①张衡《灵宪》

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天文学理论;反映了他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天体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月蚀起因于地遮日光,月绕地行且有升降;他认识到太阳运行(应是地球公转)的某些规律,正确解释了冬季夜长、夏季夜短和春分、秋分昼夜等时的起因。 张衡的其他贡献: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②《天文志》:二十四史各史都有 2、农学

①(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 是中国北魏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全面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书中记载的人工选育良种法,已接触到环境影响遗传性状的问题,比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叙述早1000多年。 ②(明)徐光启 《农政全书》

涉及农业耕作,土地开垦,水利建设,食品制造,果树枝艺等。系统,集中地叙述屯垦,水利工程和备荒是其一大特色。

3、数学

①《周髀算经》既谈天体又谈数学的天文历算著作,主要讨论盖天说。

②《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1世纪,流传至今的是晋代刘徽和唐代李淳风的注本。包括九个问题的解法,合计246个数学问题。 世界之最:

四则运算和比例算法; 开平方,开立方;

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联立一次方程的方法; 负数概念与最小公倍数。

4、医学

①(公元前3世纪)《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最古老的,完整的典籍。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 ②(西汉) 《神农本草经》收载药物365种,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③(东汉)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提出辩证施治原则。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 ④(魏晋)皇甫mi 《针灸甲乙经》记录人体穴位和针灸疗法。

⑤(隋) 巢元方 《诸病源侯论》在世界上最早记载骨伤科清创缝合技术。

⑥(唐)孙思邈 《千金方》 总结和发展前人的临床经验,对糖尿病,脚气病,夜盲症等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⑦(宋)宋慈 《洗冤录》 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比西方早300多年。 ⑧(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 收录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东方医学巨著。

5、地理学

①(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 记述1250条河流、水文、地物、古迹等。

②(明)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34年考察16省工农业、交通、地貌、民俗等。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

㈡ 古代重大发明 1、四大发明 总说:中国古代有众多的科技发明,世界之首的有270余项。影响最大的是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 ①造纸术:(东汉和帝时)蔡伦总结民间积累的经验,以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为原材料,造出轻便经济的纸献给皇帝,很快得到推广。人们称其为“蔡侯纸”。 ②火药:缘于古代的炼丹术。

(唐)孙思邈在《孙真人丹经》中首次记载了制造火药的方法。是世界上有关火药的最早记载。

(宋)火药的燃烧性的武器: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爆炸性的武器:霹雳炮。 (南宋)火枪

(元)火铳:管形火器,是近代枪炮的始祖。 ③指南针:(春秋)司南:人们发现天然磁石能吸铁并能指示南北,制造了早期的指南针。 (宋)利用人工磁化技术将钢针,铁片等磁化制成指南针、指南鱼等,后制出罗盘。 (元)中国航海完全依靠罗盘引航。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④印刷术:古代的印章和碑石拓印启发雕版印刷的发明。

(隋)雕版印刷:把文字或图案反刻在木板上、刷墨、铺纸拓印而成。 (北宋)活字印刷:毕升发明。使用的胶泥字模可以反复拼版印刷。 (元)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转轮排字架。 (明)铅活字。

6世纪,造纸术——〉朝鲜、日本、越南。

8世纪,造纸术——〉泼斯、土耳其——〉阿拉伯——〉欧洲。 12世纪,指南针——〉阿拉伯——〉欧洲。

13世纪,火药武器随蒙军西征——〉阿拉伯——〉欧洲。 14世纪,活字印刷术——〉朝鲜、日本。 15世纪,活字印刷术——〉欧洲。 ㈢ 其他发明创造 1、天文历法

天象记录:世界上最完整,最丰富,最准确。

世界上最早记载太阳黑子,彗星,哈雷彗星,新星,日食,月食,流星雨等。 天体测量:公元前4世纪,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经》比西方早200年。

敦煌发现的唐代星图绘有1350多颗,是世界上现存星数最多的,最古老的星图。 历法制定:殷周时期,已有较为准确的历法,殷代四分历定岁为365.25日,比欧洲早1000多年. 2、农业

生产技术:(西周)三圃法

(西汉)代田法,区种法,溲种法。 (北魏)《齐民要术》,绿肥轮作。 农具:(西汉) 赵过 耧车 (东汉) 杜诗 水排

(三国) 马钧 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是近代水泵发明之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灌溉工具之一)

(西晋) 刘景宜 牛转连磨

3、管理经验:《齐民要术》总结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 《农政全书》集大成的著作。 4、 算学

最早创立十进位记数法。 发明算筹,算盘。 1世纪,《九章算术》 1世纪,分数,正负数。 1世纪,勾股定理。

3世纪,刘徽,用“割圆术”算出圆周率为3.1416

5世纪,祖冲之,算出圆周率为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以分数表示为355/113. 比欧洲早1000多年

13世纪,秦九韶,“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比欧洲早500多年。 13世纪,李治,“天元术”解一元高次方程。比欧洲早300多年。 14世纪,朱世杰,“四元术”解四元高次方程,比欧洲早400多年。 5、医学

中药:公元前3世纪 《黄帝内经》 (西汉) 《神农本草经》 (东汉) 《伤寒杂病论》 (隋) 《诸病源侯论》 (唐) 《千金方》 (宋) 《洗冤录》 (明) 《本草纲目》

针灸 (北魏)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 王叔和 《脉经》 麻醉:(东汉)华佗 “麻沸散” 疗法:中药,针灸,按摩等。 6、地学 《水经》

郦道元《水经注》

我国最早的历史地图集:(晋)裴秀 《禹贡地域图记》

(裴秀生活在魏晋时期,官职尊贵,先后任散骑常侍、司空等职,除了监察执法外,兼掌重要图籍制作。

裴秀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制图经验,提出绘制地图的原则:“制图六体”,其中包括比例、距离、方位等制图的科学原则,对地图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裴秀 “一寸为百里”的全国地图《方丈图》

十 中国古代科技与教育

㈠ 科举与教育 1、科举制度

科举制前官员产生的办法

(夏商周)世卿世禄:官位世袭,君主不能任意罢免。 (春战) 招贤纳士

(西汉) 察举:由地方官员向中央政府举荐人才。

征辟:皇帝或官员直接征聘有名望的人担任职务。

(三国曹丕)九品中正:由中央派员至各州郡担任中正,负责考察人士。考察所得分成九个等级加以品评,申报中央供选拔官员参考 2、科举制的建立与完善

背景: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恢复州县地方官举士的方法。 创立:607年,隋炀帝设“进士科”,以考试方式选取士人。内容:时务策,进士科,明经科。

完善:唐朝开始逐渐完善。科目增加完备,方法严密。 类别:常科,制科。 [常科]

考生:生徒和乡贡

生徒:中央及地方学校的学生。

乡贡:须先由州县考试合格才能至京城参加考试。 地点:尚书省,简称“省试”。

负责部门:最初由尚书省吏部掌管,后改由礼部负责。 时间:春季,称“春闱”(闱是考场的意思) 内容:各科不一。

进士科:时务策、诗赋。 武则天创立武科。

[制科]:非常设考试,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考试对象多属知名人士。 因非正途出身,往往不被人重视,被称为“杂色”。 唐朝以后,也称为“恩科”。 发展:宋代科举比唐代有发展。 级别:州试,省试,殿试。

三舍法:外舍生,内舍生,上舍生。

三甲: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南宋后,第一甲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典型:明清两代

三考出秀才:县试,府试,院试。(参加这三个考试的考生均称“童生”,院试合格者为“生员”,俗称“秀才”)

三试出进士:乡试、会试、殿试

名称 频率 月份 别称 地点 合格者 第一名 乡试 3年一次 8月 秋闱 省城 举人 解元 会试 乡试次年 2月 春闱 礼部 贡士 会元 殿试 会试同年 秋 保和殿 进士 状元 考试科目: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医等专业。 考试方法:贴经,策论,诗赋 ㈡ 教育制度 1、古代官学 (夏)庠,序

(商)庠,序,学,瞽宗

(西周)国学设于王城,诸侯的国都,分大学,小学。 辟雍:设于王城的大学。(四周环以圆形水池。) 泮宫:设于诸侯国的大学。(环以半水。) 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乡学:庠、序、校。设于王城,诸侯国的郊野乡遂。 (汉) 分中央,地方两类,习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中央]

太学——(汉武帝设立)设五经博士,兼负责培训地方师资。

鸿都门学——专门学习书法画辞赋的艺术学校。世界上最早的高等艺术专科学校。

四姓小侯学——专为外戚四姓子弟设立的贵族学校。 [地方]

郡国—— 学校 乡聚——庠,序

(在学,小,庠,序中均讲五经,由太学培训者为师) (魏晋)立国子学。

(隋唐)学校附属于科举,为科举培养人才,学而优则仕。 (唐) 国子监——中央设立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宋) 实行学官,学田制度,使学校有了固定的教育经费。 (宋元)分斋教学。

(明) 国子监——教育行政管理;国家最高学府。 (清) 国子监——取代太学,成为国家最高学府。 (清末)废科举制,废旧学校,兴新学。 ㈢ 古代私学

(春秋)天下大乱,私学兴起。孔子办学最著名,教学为六艺(诗书礼射御数)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72人。

(汉) 私学及其兴盛,学生超过官学。 私学程度相当于太学的称为“精庐”,“精舍”。相当于小学的称为“学馆”,“书馆”。 (魏晋)官学颓废,私学应时而兴。

(唐) 私学与官学同样兴旺。兴起私塾,秀才为师,为城乡启蒙教育的主要场所。 (宋) 新的私学形式——书院开始蓬勃发展。

(清末)光绪31年,1905年,宣布取消旧式学校,全国私塾大部分停止。

搜索更多关于: 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及特点 的文档
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及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3dxg96m7r79c964hv2f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