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 情况 问题 表现 姓名 班级 郭然彬 三(3) 性别 辅导时间 男 10.19 年龄 辅导老师 9岁 刘强 喜欢管闲事,喜欢惹人家,因而大家都不喜欢他。他也经常受到众人的嘲笑,感到自尊心受到损害,就喋喋不休地骂骂同学,一旦家长批评,他会发脾气,骂家长,对家长提出的要求总是讨价还价讲条件。 分析 诊断 从小受到长辈们的百般呵护,听惯了好话,习惯了别人让步,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使他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心理和惟我独尊、自由散漫的个性。进入小学后,因行为习惯不好,与同学们不能友好相处而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并形成了心理障碍。 (1)加强家校联系:我经常打电话或直接与家长交谈,让家长及时了解刘某在校的表现,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并严格执行。 (2)讲究辅导方式:用尊重、平等、商讨问题的方式与其沟通。并逐步培养他有话好好说,心平气和地与他人交流的习惯。 (3)多表扬鼓励:全面分析陈某的优缺点,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多给他一些机会参加集体竞赛活动,满足他的自尊需求。 (4)采取行为分析矫正技术,帮助夏霖制定阶段目标,并督促其实现。如有进步,马上给予表扬,推动他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刘某在老师、家长的特别关怀下有了一点儿进步。上课专心时,情绪特别高涨, 能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特别响亮。有时他不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也能虚心接受,表示要改正。与同学之间的摩擦也减少了。当然,夏霖的许多毛病不是一下子都能改过来的,经常还会反复。需要我们耐心帮助。我相信在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心理问题会得到疏解,他的不良行为会得到矫正。 在校内,能和老师进行交流,下课有时还会主动问老师问题。因为有了良好的交际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家长反映他不再孤僻、难管了,能主动和父母谈学习上的事。 辅导 过程 辅导 效果 基本 情况 问题 表现 姓名 班级 李晨皓 五(1) 性别 辅导时间 男 11.16 年龄 辅导老师 11岁 刘强 该生老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与抑郁,总感到前途渺茫,对一切都不顺心,老是想哭,但又哭不出来,即使遇到喜事,也毫无喜悦的心情,过去很有兴趣去看电影,听音乐,但后来就索然无味.长期将自己关在房子里面,不敢和其他人接触.对家人的关心没有任何反映,尤其害怕她的哥哥,不相信任何人.在学校不喜欢和和老师和同学接触,喜欢独来独往. 分析 诊断 这是造成该生内向性行为问题的障碍的主要因素.其父亲参与赌博,欠下多笔债款,家庭负担非常重,使他们更缺少时间和心情去照顾孩子;再次,其哥哥一向被认为是家里最有出色的孩子,父母的重心自然移到哥哥的身上,她哥哥也长期借口叫她干这干那,一不顺心便殴打她.由此该生感到家庭冷落自己,她增加了自卑的感觉,感到自己是家庭当中的一个没有用的人。 辅导 过程 (1)家庭探访,与家人保持联系,更深入地了解家庭背景.结合家庭的教育,对她进行必要的帮助. (2) 随时观察她的上课情况,有意及无意地让她知道她是被关心和被注意着的. (3)利用同伴的力量,结交益友,让她感受学校的温暖. (4)鼓励她应该建立对社会,家庭的责任感,多体贴父母及家人,不能把父母对哥哥的关心看成是对自己的不公平,要让她知道关心她的人是很多 的. (5)教育她哥哥要疼爱自己的妹妹. (6)建议父母亲带她看专业的心理医生.摸平她留在心理底层的童年阴影. 辅导 效果 基本 情况 问题 表现 在老师、家长的特别关怀下有了一点儿进步。上课专心时,情绪特别高涨,能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声音特别响亮。有时他不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也能虚心接受,表示要改正。与同学之间的摩擦也减少了。 姓名 班级 黄思勇 五(4) 性别 辅导时间 男 11.16 年龄 辅导老师 11岁 刘强 情绪暴躁、易冲动,爱使用暴力胁迫他人服从, 周围有一群惧怕他的学生。与前任班主任的关系很僵,前任班主任对他无法管理,在班级里有意孤立他,致使他曾想转学。我刚接班不久,就发现他对我这个新班主任很敌视。 分析 诊断 该生父母关系不融洽。极想得到疼爱,可也许已忘记被疼爱的滋味,渴望得到而不能实现。于是便产生焦虑、易怒、情绪不稳定等心理特点,行为上表现出暴力、与师长对立等。内心的不愉快在家里不便宣泄,在学校便极力寻找宣泄的市场,这是他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究其原因是缺少关爱和正确的引导。 1、 瓦解他的小团体,建立良好的集体氛围。经过调查,我发现每天围绕在他身边的几个男同学很想摆脱他,可又怕受他的欺负。我与这些男同学一一进行了深入的交谈,我的谈话使他们树立了正气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修正自己,班风有了很大的转变。没有一群起哄的人,张坤也收敛不少。 2、 他的问题根源是缺少关爱。对这样的学生,说教往往是无法奏效的,而对他的关爱往往能起到神奇的作用。从他的家庭入手,由于成绩差,教师进行家访时总是投诉,其父母付出了很多辛劳,但得不到较好的回报,导致他也慢慢变得不喜欢他了。于是我进行家访,指出如果大家继续努力、共同配合,他是有前途的。让其父亲看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对他就更加关心和爱护了,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同时教育他与家庭的关系加以改善,与同学老师的人际关系也逐渐好转、和谐。 辅导 过程 辅导 效果 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帮助学生找到闪光点,并创造条件让他发挥,给予支持让他成功,使之产生成功感并体验良好的情绪,这是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的重要举措。 基本 情况 问题 表现 姓名 班级 万婕 六年级 性别 辅导时间 女 12.10 年龄 辅导老师 12岁 刘强 该生不适应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纪律较差,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都很少沟通,不愿意交流.上课听讲极不专心,有时还会发出怪叫声,故意破坏纪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分析 诊断 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慢慢养成了自卑,散漫的个性.进入学校后,又因为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较差,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变得性格孤僻,行为偏激,自暴自弃而甘居落后 辅导 过程 1.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经常性与其家长交谈,了解孩子最近在校内校外的表现情况,并希望家长改变教育的方法,多加引导,逐渐使他走上正轨. 2.讲究辅导的方式 平时我对他多加关注,发现他的闪光点:热爱劳动,与同学能友好相处等后及时表扬.以平等,商讨式的方式与其交流,培养他在校有事常与老师,同学交流的好习惯.课堂上,多加鼓励和启发,引导他慢慢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树立信心后他也不再恶意破坏纪律了. 3.帮助制定近期目标 我帮助他制定每个阶段的近期目标,如有进步,马 上鼓励,推动他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习惯,并不断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