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四次模拟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印度最重要的河流是( ) A.印度河 【答案】B 【解析】
被印度人民誉为“圣河”、“母亲河”的是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的恒河,该河也是亚洲著名的河流,故选B。
2.欧盟各成员国的居民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美元 【答案】D 【解析】 【详解】
欧盟是欧洲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该组织加强了欧洲国家之间政治和经济联系,各成员国的居民使用统一的货币即欧元。故选D。
3.下列有关我国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C.内蒙古高原牧草如茵,冰川广布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A错误。黄土高原,介于太行山、祁连山、长城和秦岭之间,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这里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B正确。内蒙古高原,面积100多万平方千米,海拔1000米左右。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C错误。云贵高原,在我国西南部,面积有40多万平方千米。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当地称为“坝子”)错落其中,D错误。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高原的地理差异。
4.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正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研究发现,方便面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威胁到雨林中
B.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沟壑纵横,黄土质地疏松 D.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水土流失严重
B.法郎
C.英镑
D.欧元
B.恒河
C.湄公河
D.布拉马普特拉河
珍稀动物红猩猩的生存。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为了解决油棕种植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以下方案合理的是( ) A.禁止全球方便面生产
C.先保证经济利益,不要考虑红猩猩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油棕是东南亚主要的物产,A、B禁止是错误的,图中显示由于将雨林开垦为油棕种植园,导致红猩猩失去栖地,濒临灭绝,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C错,用科技提高油棕单产,减少雨林破坏D正确。故选D。
5.读中国某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B.禁止东南亚的油棕种植
D.用科技提高油棕单产,减少雨林破坏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长江三角洲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2.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C.城市化快速发展 【答案】1.B 2.C 【解析】 【分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
1.读图可知,该地种植业产业比重下降,渔业产业比重上升;比较四个选项,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
B.粮食政策调整 D.灌溉技术的发展
黄土高原都位于内陆地区,水资源缺乏,不适合发展渔业;只有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沿海地区,又河湖众多,水域面积广大,适合发展渔业。故选B。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种植业比重明显下降,农业结构向渔业、郊区畜牧业方向发展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快速发展,占有了大量农业用地,耕地面积减少,市场对乳肉等的需求量增加的结果。故选C。 【点睛】
依据图中所给信息以及我国农业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6.下列地理事物描述中,与图中铁路沿线观赏到的景观特征不相符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雪域牧场,牦牛成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B.藏民欢歌,青稞片片 D.城镇遍布,繁华热闹
图中的铁路线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青藏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藏民欢歌,青稞片片,雪域牧场,牦牛成群 ;由于气候原因人口较少,城镇稀疏;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识记我国青藏地区的特点。
7.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是( ) A.政治、文化中心 C.交通中心、工业中心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故选:A。
8. 珠江三角洲东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8.3%,而水资源总量是东江近10倍的西江水系开发利用率却仅有1.3%。为了平衡珠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国务院开始部署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
B.文化、经济中心 D.贸易中心、航运中心
该工程输水线路总长度为113.2 km,计划在纵深40?60 m的地下建造,该工程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下图为该工程线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 A.全程位于地下 C.资金严重不足
B.跨越珠江口地区 D.水量季节变化大
2.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在纵深40?60 m的地下,主要是为了 A.保障供水安全 C.保证引水水质 【答案】1.B 2.D 【解析】 【分析】
1.建设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位于珠江口狮子洋段约10公里长海底隧洞,水文地质环境异常复杂,需攻克诸多技术高地,B正确。我国已经有南水北调的些经验,在地下建设调水工程,难度系数并不算很大,A错误。当地是我国发达地区资金充足,且国家有专项拨款,C错误。东江和西江全线贯通后水资源会互补,D错误。B正确,故选B。
2.全线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施工与深埋管道输水方式,最大限度保护湾区生态环境,为未来发展预留出大量宝贵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故主要是为了减少占用土地,D正确。在地下开挖隧道,工程量更大,成本会更高,B错。A、C选项也是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可排除。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相关知识。
9.哥白尼的“日心说”中不可能包含的内容是_____( ) A.地球会公转 C.地球是球形的 【答案】D
B.太阳的宇宙的中心 D.地球是静止不动的 B.降低建设成本 D.减少占用土地
【解析】 【分析】 【详解】
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着太阳按一定的周期转动,而现代宇宙观认为,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它仅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D正确,故选D。. 10.下图四块大陆中,正确反映世界降水量分布状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降水地区差异比较大,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低纬降水多、高纬降水少,距海近多雨、距海远少雨;距海近温差小、距海远,温差大,故B正确;故选B。
11.在1:500000的地图上,实地距离为20千米的两城市在图上的距离是( ) A.5厘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比例尺是由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在1:500000的地图上,实地距离为20千米的两城市在图上的距离是4厘米,故选B。
12.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B.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C.地球公转形成了四季和五带 D.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
B.4厘米
C.3厘米
D.2厘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