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重点】
了解纸的来源,知道纸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 【教学难点】
养成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猜谜语:四角方方,又薄又光。可以写字,可以画画。传播知识,传播文化。 【讲授新课】
师:今天上课前我们来猜个谜语好吗?四角方方又薄又光,可以写字可以画画,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答案就是纸。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纸,你知道我们在哪些地方用到了纸吗?通过课前的调查,看到大家信心十足的样子,你们一定有许多收获吧,那么就把你们所了解的情况向小组同学介绍一下,好吗?
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在小组内交流。
师:你们了解得真不少,也非常详细,说明同学们调查的很认真。我们为他们鼓鼓掌吧。
板书:纸的用途
师: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纸。总的来说,纸被分为这几种,一是生活用纸,包括餐巾生纸、纸巾;二是学习用纸,包括复印纸、作业本、书籍、杂志报刊;三是其他用纸,包括包装纸、账本、发票单据等。我们每天都要用纸,那你们觉得纸的用途怎么样呢?
学生交流并回答。
师:纸的用途的确很多,大家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纸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交流并指名回答。
没有纸,弟弟就没法做纸工了;没有纸,哥哥就没法写作业了。 没有纸,妹妹就没法画画了;没有纸,姐姐就没法读书了。
没有纸,爸爸就没法设计图纸了;没有纸,妈妈就没法查资料了。
师:纸的用处真是多,生活中的确离不开纸。那没有纸之前人们是用什么来书写文字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板书:纸的来历
师:幻灯出示刻有象形字的龟甲、兽骨。
商代的人用刀子等尖锐的东西,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所以我们把这类字叫做甲骨文。这种记录文字的方式有很多缺点,比如把字刻到龟甲上非常费事,如果想写字而身边没有野兽的骨头就不行了。龟甲、兽骨也不是到处都有的。古代人也进行了许许多多不同方式的尝试,例如把文字写在竹子上,叫竹简。这种方法的确有很大的进步,但是很重不易携带。后来有人尝试将文字写在丝、布上。但丝和布太贵了,一般人用不起。于是,人们又思考了能不能发明一种既轻便又便宜的东西,用它来记录人们的思想呢?你们猜是什么。
可编辑
.
生:纸
师:是的,就是现在大家用的纸。记载方便还方便携带。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你们想知道是谁发明了纸吗? 造纸术是1900多年前我国东汉的蔡伦发明的。比欧洲早1000多年。大家看,这是蔡伦。就是他发明了造纸术的你们想听听关于他的故事吗?
师: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但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到公元105年,东汉的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纸的成本,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出示古代造纸图片)这是古代生产纸的图片。人们先把植物砍下来,在水里泡一段时间剥掉它们的皮,再用刀碎,放在锅里煮一段时间,等放凉以后,用脚踩一踩或者用木棍搅一搅,让其中的植物纤维变得又细又碎,往其中再放进一些其他材料,做成纸浆,把纸浆倒在竹帘之类的东西上,然后在太阳底下晾一晾,纸就做成了。现在我们大家用的纸张的主要原材料是树木。大家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呢?大家可以自由发言。
生:我知道制造纸张要经过许多道工序,纸张来得真不容易。 板书:要用多少纸
师:是啊!小小一张纸真是来之不易,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常要用到它。那同学们有算过自己一天大概用多少张纸吗?
生1:我一天用了7张纸。 生2:我用了5张纸。 生3:我用了6张纸。
师:根据同学们的回答,老师的巡视,得出我们班每位同学一天的用纸量大约是6张纸。(从电脑中调出计算器与学生一起计算)我们来算一算,全班同学一天要用多少张纸?我们全班同学一天要用多少张纸。
按照实际情况算出结果。
师:我们知道很多纸张都是用树做成的,我们每天用这么多纸要砍多少树啊!而且在造纸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清水,排出的却是脏水,污染我们的河流,我们的河水不再清澈,河里的鱼虾都会死去,这样的环境大家喜欢吗?
生:不喜欢。
师: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果我们每人一天节约一张纸,那我们就能节省很多纸,节省下来的纸张就可以保护一片树林,那样我们的河水又清了,草儿又绿了,鸟儿又唱了,天空又蓝了。从现在起我们小朋友就应该——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板书: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师:那我们怎么做才能节约用纸、保护环境呢? 生1:本子两面都可以用
生2:用看过的报纸擦玻璃窗。 生3:用过的红包袋留着以后再用。 生4:不在书上乱写乱画。
生5:把用过的废纸收集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
可编辑
.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小一张纸来之不易,节约用纸就是保护了树木,保护了环境。老师希望你们把今天学到的节约用纸的好方法告诉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节约用纸的行动中来!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介绍纸的来历和种类,讲述了纸的来之不易,更与健康环境息息相关,告诉同学们要爱护环境爱护资源,不能浪费纸。
《我的环保小搭档》
◆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这节内容的设定是从学生的身边抓起,让同学们找到自己的“环保搭档”,从自身做起重视环保。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环保的意义;
(2)能够找到自己的环保搭档; (3)能够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寻找和制作环保搭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动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环保的好习惯; (2)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可编辑
.
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环保现象,并找到自己的环保搭档。 【教学难点】
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环保搭档,并加深环境保护的意识。
◆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准备:环保搭档以及制作环保搭档的材料如废旧报纸等。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题:环保是什么? 【讲授新课】 板书:环保是什么
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创新研发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师:我们经常在生活中听到环保这两个字,那么环保到底是什么呢?老师已经把这个任务布置下去了,做的同学们能不能给大家展示一下呢?
学生回答。
生:环保就是保护环境 生:环保就是节约用水。 生:环保就是节约用纸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那怎么才能做到环保呢?同学们有没有自己的环保搭档呢?
板书:环保搭档
师:同学们在家里有没有环保搭档呢?家里人有没有环保搭档呢?大家都可以说一说。
生:自行车是爷爷的环保搭档。爷爷说马路上的汽车尾气有污染,所以爷爷外出大多都是骑自行车,爷爷还告诉我骑自行车不仅锻炼身体,而且还保护了环境。
生:购物篮是妈妈的环保搭档。妈妈去超市购物时,总会带着她的环保购物篮,从不会买塑料袋 。
生:我的环保搭档是水壶,因为小水壶可以反复用,纸杯浪费纸,塑料杯有污染。
板书:展示我的环保搭档
老师播放视频《公益广告——环保搭档》
师:我们看到了这么多的环保搭档,现在就让我们用带来的东西自己动手做一个环保搭档。
学生利用带来的东西自己动手做。
师总结:其实,在我们身边,点点滴滴都能体现出对环境的保护。“一水多用、随手关灯、少用空调、自备餐具、将垃圾分类、回收废电池、拒食野生动物、购买环
可编辑
.
保产品??”各种环保搭档真的是举不胜举。可就是这些点滴小事,许多人却不愿甚至懒得去做。只要我们多“顺便”一些,多“留意”一些, 不难发现,我们身边到处充斥着保护环境的行为。让我们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选择低碳、绿色生活”中来,寻找我们身边的环保搭档。每个人只要有一样属于自己的环保搭档,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有成千上万个环保搭档,而把这些环保搭档聚集起来,将汇聚成环保生活的一股强大力量,我们的社会也必将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文明社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的和谐、美丽、幸福。
【课堂小结】
本节课总结前面几次的内容,几次课程将环保的观念输送给同学们,有教育意义。
《我能行》
◆ 教材分析 本节课旨在帮助同学们树立自信,在这个年纪很多同学都会有很多做不到的事情,由此可能会对自己不自信,这节课的内容就是要告诉同学们要对自己有自信,也学会对别人赞美。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懂得自信的含义;
(2)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不会妄自菲薄;
(3)敢于将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说出来寻求帮助; (4)学会主动去找解决办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帮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找到自信的感受,调整心态,形成新的自我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到“我能行”,肯定自我,悦纳自我;
(2)在对自我正确认识基础上,树立自信的生活态度。
◆ 教学重难点 可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