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TP的结构决定了其在叶肉细胞中可以大量储存
B. 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可以为Mg进入叶肉细胞直接提供能量 C. ATP水解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逆转录的原料 D. 提高CO2浓度,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TP的合成速率会加快 19.关于种子或食物储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食品包装上的“胀袋勿食”是指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产气 B. 晒干后的种子在贮存时进行细胞呼吸 C. 真空包装熟牛肉抑制了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D. 可以采用低氧、零下低温和干燥的方法来保存水果 20.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 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会转化为活跃化学能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21.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研磨过程中应加入少许碳酸钙
C.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率不同 D.采用不新鲜叶片,分离结果是滤纸条下端的蓝绿、黄绿色素带不明显
22.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以C0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光照下吸收 C02(mg/h) 5 1.00 10 1.75 15 2.50 20 3.25 25 3.75 30 3.50 35 3.00 2+
黑暗中释放 C0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连续光照的情况下,该植物在0℃条件下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
C.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5
D.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30℃与10℃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相等 23.下图为一常见的坐标曲线图。该图能够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A. 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B. 细胞代谢中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情况 C. 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 D. 人红细胞中k吸收量随O2浓度变化的情况
24.在一定条件下某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有关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下线粒体产生的C02全部扩散到叶绿体中被利用合成有机物 B.光照下两者的[H]发生氧化反应时都释放能量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C.若突然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化合物ATP比C5先减少 D.若突然停止C02供应,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化合物ADP比C3先减少 2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用健那绿染液染色线粒体时需要用盐酸处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②盐酸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作用相同 ③观察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均可用绿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作实验材料
④“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都必须用高倍显微镜
⑤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作为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⑥若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
⑦叶绿素的提取需用无水乙醇,若无,可用体积分数为95%乙醇代替直接使用.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26.(10分)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用健那绿染液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色,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________(颜色)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线粒体是进行
+
6
_______(有氧/无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增大膜面积是通过________,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的名称是________。
(2)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________合成的车间,肌细胞受到刺激后,内质网腔内的Ca释放到________________中,使内质网膜内外Ca浓度发生变化,Ca与相应蛋白质结合后,导致肌肉收缩,这表明Ca能起到________________(填“能量转换”或“信息传递”)的作用。
(3)在病毒侵染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内质网腔内错误折叠或未折叠蛋白一般不会被运输到________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加工,而是引起下图所示一系列应激过程:内质网应激蛋白(BiP)与折叠错误或未折叠蛋白结合,将其运出内质网进行消化分解。内质网膜上的IREl蛋白被激活,激活的IREl蛋白________Hacl mRNA的剪接反应,剪接的Hacl mRNA翻译的Hacl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增强________基因的表达,以恢复内质网的功能。
27.(11分)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可与外界溶液构成渗透系统进行渗透吸水或渗透失水。图甲表示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图丙表示成熟植物细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 b。由图乙可知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在 ,最终液
面不再上升。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是a b。图甲中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c结构的是 (填序号),结构②当中充满的液体是 。此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 A.细胞液>外界溶液
B.细胞液<外界溶液
2+
2+
2+
2+
C.细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
(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渗透吸水,细胞能否无限吸水? ,原因是 。 (4)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在增大。
7
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 28.(7分)如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 ⑴图中的“ ”与双缩脲试剂呈 色。 ⑵影响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Na的两个主要因素 是 和 。 ⑶肾小管上皮细胞排出Na的方式是 , 判断理由是 。 ⑷一般认为,氨基酸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不直接需要ATP 水解供能,而是以细胞内外Na浓度差所产生的电位梯度为动
力进入细胞内,但如果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中ATP的水解供能,氨基酸的吸收也会受阻,据图分析原因 。
29.(10分)某学习小组以土豆片和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为实验材料,探究酶量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他们向装有10mLH202溶液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大小相同的土豆片,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容器中02的生成量。请回答相关问题:
(1)选择土豆片为实验材料是因为其中含有 。本实验中自变量的变化可通 过 来实现。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本实验哪些是无关变量 (答出两点)。
(2)酶能够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是 。酶的化学本质 是 ,其特性有 (答出两点)。 (3)若要验证酶的专一性,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应如何改进(请写出具体的措施) 。
30.(12分)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色素、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
+
++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