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资料精品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社会工作政策法规》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社会工作政策法规》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共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 )中首次使用社会政策的概念,标志着社会政策与法规进入现代阶段。 A.《劳工章程》 B.《亨利济贫法》
C. <西方国家法律制度、社会政策及立法》 D.《伊丽莎白济贫法》
2.社会政策与法规体现各种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因此,政策法规本质上是( )。 A.人们利益的具体体现 B.统治阶级的政治措施 C.分配社会价值的工具 D.能动地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 3.我国社会政策与法规最初只涉及到( )方面。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优抚 D.社会福利
4.社会政策的适用范围,与法律相比,应该是( )。 A.大于法律 B.等同于法律 C.小于法律 D.各不相干
5.社会政策问题的“内在引发机制”不包括哪种情况( )。 A.自然灾害 B.生态变迁 C.战争 D.资源配置失衡
6.社会政策与法规评估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突破是采用了( )。 A.事前评估 B.外部评估 C.非正式评估 A执行评估
7.-项反贫困的计划没有实现它的目标,只是使人们相信政府是在关注着贫困问题的。 这项社会政策与法规( )。 A.有潜在效果 B.有附带效果 电大资料精品
电大资料精品
C.没有效果 D.有象征性效果
8.社会政策与法规方案抉择的最基本标准是( )。 A.符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 B.体现基本国策的精神 C.促进社会公平 D.实现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目标
9.社会政策与法规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修订和完善以达到最大优化,这体现了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社会政策与法规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修订和完善以达到最大优化,这体现了社会政策与法规的( )。 A.目的性特征 B.动态性特征 C.系统性特征 D.完备性特征
10.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与执行的关系是( )。 A.认识指导实践的关系 B.实践指导认识的关系 C.平行的关系 D.前后承接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共计5题,每题2分,共10分) 1.关于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定主体不同 B.制定程序不同 C.表现形式不同 D.稳定性不同
2.国际社会政策与法规发展的经典模式有( )。 A.瑞典模式 B.欧盟模式 C.东亚模式 D.北欧模式
3.下列属于社会政策法规实施意外效果的是( )。 A.有心栽花花不开 B.柳暗花明又一村 C.无心插柳柳成荫 D.种豆得瓜 4.社会保障的对象是( )。 A.一切生活风险 B.纯粹的生活风险 C.偶然的生活风险 D.普遍存在的生活风险 5.临时救济的对象包括( )。 A.因灾害造成生活困难者 B.因病、重大事故影响生活者
C无固定职业、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生活者 电大资料精品
电大资料精品
D.寒冬时节贫困山区缺乏御寒衣食的困难户
三、判断正误(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每题2分,共20分) ( )1.社会政策都能也都有必要转换成法律。
( )2.一项社会政策法规的推行没有引起相关问题发生预期的变化,但此项社会政策法规可以具有某些象征性的意义。
( )3.一项高效率的社会政策法规的执行不一定能带来高效益的结果。 ( )4.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效力等同于其预期效力。 ( )5.社会保险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一种对等关系。
( )6.社会优恤的给付标准应不低于或稍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 ( )7.社会救济的对象没有任何缴费义务。
( )8.规范性文件具备法律效力,可以作为追究法律责任和审判的依据。 ( )9.社会保障的对象是一切生活风险。 ( )10.社会保障法是一项单一的法律。 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比较瑞典模式和欧盟模式。
2.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之间是什么关系?
3.我国现行灾害救助政策与法规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五、论述题(共20分)
社会政策与法规终结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共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C 2.B 3.C 4.A 5.C 6.A 7.D 8.D 9.B 10.A
二、多选题(每题至少有2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共计5题,每题2分,共10分) 1. ABCD 2.ABC 3.ACD 4.BCD 5.ABCD
三、判断正误(以“√”表示正确,“×”表示错误。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电大资料精品
电大资料精品
四、简答恿(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1)瑞典模式强调福利的普遍性,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福利的普遍主义原则,强调公民权,权利和平等。福利的获得并不以是否就业为标准。(2分)第二,以国家为基础,主张通过逐渐扩大预算来扩展社会服务。也就是由国家通过征收税款的方式筹集资金,制定各种社会福利计划来扩大社会服务。(3分)
(2)欧盟模式实行“社会保障待遇与工资挂钩”原则,主要包括两大类内容:一类与就业有关,要求提高就业率、加强劳资对话、改善工作条件、发展人力资源、提高生活水平和反对排斥行为,这与瑞典模式有所差别。(3分)另一类则涉及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在社会保障方面,可以说目前的欧盟地区是世界上社会保障体系最为全面和完善的地区。(2分)
2.(1)社会政策与法规的制定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制定社会政策与法规的目的则是通过其执行实现实际的效益。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是一种感性的实践活动。(5分)
(2)通俗地说,社会政策与法规制定解决的是“做不做”、“做什么”、“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执行阶段解决的则是“怎样去做”、“做的效果如何”的问题,是认识指导实践的关系问题。社会政策与法规的预期目的或目标,只有在执行过程中才能实现。(5分)
3.我国现行救灾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1)在救灾工作中以“以防为主,防救结合” 为总方针;(2分)
(2)以“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为基本方针;(2分)
(3)“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生产、重建家园”、“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等也是救灾法律制度建设中必须予以贯彻的。(2分)
(4)它始终贯穿着救灾与防灾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寓防灾于救灾之中,既治标又治本。(2分) (5)强调发挥集体组织和人民群众自身的作用,提倡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倡导“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新风尚。(2分) 五、论述题(共20分)
本题答案呈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得分。以下是参考答案要点提示:
1.政策法规终结有利于节省政策法规资源。社会资源是有限度的,如果不能及时地终止一项已经过时或是无效的政策法规,是对有限的政策法规资源的极大浪费。政策法规终结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无效消耗从而节省有限的政策法规资源。另一方面,如果无效的政策法规继续执行得不到及时终止,不仅不会带来任何效益,甚至会由于政策法规的实施造成某种危害,从而浪费社会资源,加重财政负担。(5分)
2.政策法规终结有利于提高政策法规绩效。当一项政策法规在实施中失败,无法解决所面临的政策电大资料精品
电大资料精品
法规问题时,旧政策法规的终结就意味着新政策法规的启动,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促进政策法规绩效的提高。(5分)
3.政策法规终结可以避免政策法规僵化。社会政策与法规作为政府行为,一经颁布便 具有了强制性,成为社会行动的准则。政策法规僵化遏制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 挥。(5分)
4.政策法规终结可以促进政策法规优化。社会政策与法规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作用,既能促进一个社会的繁荣,也能使一个社会濒于崩溃的边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社会政策与法规的水平。政策法规终结有助于促进政策法规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法规人员的优化。二是政策法规组织优化。政策法规组织的优化是社会政策与法规优化的核心内容。(5分)
《社会工作政策法规》题库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共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社会政策与法规循环内的各环节不断从外界获取信息和能量,不断适应新变化和环 境,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这体现了社会政策与法规的( )。 A.系统性循环特点 B.开放性循环特点 C.周期性循环特点 D.发展性循环特点 2.“于无声处听惊雷”,属于( )。 A.信息类比预测法 B.信息分析综合预测法 C.信息推导预测法 D.信息透视预测法 3.社会政策与法规运行中最基本的规律是( )。 A.社会发展规律 B.社会政策与法规效力规律
C.社会政策与法规周期规律 D.社会政策与法规效益规律 4.社会政策与法规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是( )。 A.定量分析法 B.价值分析法 C.系统分析法 D.定性分析法
5.甲事物现在的发展过程和状况与乙过去一定阶段的发展过程和状况类似,我们可以根 据乙后来的发展过程和状况来预测甲未来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这运用的是( )。 电大资料精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