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课程标准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课程负责人: 课程团队:
课程代码: 学时/学分:32/2 修订时间: 课程审批人: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按照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工作的要求,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相关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训中,全面培养学生正确设计和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能力和素养的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和《幼儿教师技术行为训练》,它们为本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和技能支持;并行课程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指导》、《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指导》、《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指导》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指导》等,它们同属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指导类课程;后续课程为顶岗实习。
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理念:以素质教育观和建构主义教学观为指导,秉持“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深入交流,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学生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和素养为培养重点,基于幼儿园社会领域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开发和设计本课程。
课程设计思路:社会调研→确定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序化课程内容→确定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确定考核方式。
⑴ 依据幼儿教师工作岗位要求,确定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团队教师与校外专家深入交流,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幼儿教师的岗位要求,以学生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能力和素养为重点,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理论及自我意识、社会交往、社会环境、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等五种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为主要教学内容。
⑵ 依据内容逻辑关系和认识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依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以及由浅入深、先主后次、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序化课程教学内容。
⑶ 依据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特点选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合理地设计与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所以,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幼儿生活情境教学模式(多用于实践指导部分的教学中)和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多用于基本理论部分的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用以现场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为主,以读书指导法、练习法、讲授法、谈话法和讨论法等为辅。
⑷ 依据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要求,制定考核方案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并依据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具体要求确定本课程的考核标准。
⑸ 将职业素养与技能训练有机融合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与幼儿社会适应和全面发展息息相关的教育活动。因此,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还应重视职业道德修养的养成,将职业素养培养与专业技能训练融为一体。
三、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⑵ 明确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⑶ 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方法。 ⑷ 了解渗透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2.能力目标
⑴ 能够独立设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
⑵ 能够目标明确、内容准确、方法得当、过程完整地组织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
⑶ 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和活动实施情况,开展客观、正确的教育活动评价。 3.素质目标
⑴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关爱和尊重学前儿童。
⑵ 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 ⑶ 养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
四、课程内容标准
单元 单元一 1.知识目标 学习目标 课程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 学前儿⑴ 初步理解社会性、社会化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⑴ 学前儿童社会教童社会的概念,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教育概⑵ 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历程。 述 2.能力目标 育的含义。 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历程。 能够辨析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相关教育之间的关⑶ 学前儿童社会教系。 3.素质目标 重视和热爱学前社儿童会教育。 单元二 1.知识目标 学前儿⑴ 了解学前儿童社会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理论教学内容 ⑴ 学前儿童社会性育与相关教育概念的辨析。 童社会⑵ 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发展的特点。 性发展用机制。 ⑵ 学前儿童社会性及其影2.能力目标 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响因素 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其作用机制。 点。 3.素质目标 尊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单元三 1.知识目标 理论教学内容 学前儿⑴ 理解制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原则;了解⑴ 学前儿童社会教童社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体系。 育的目标。 教育的⑵ 理解选择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标准;了解⑵ 学前儿童社会教目标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结构。 内容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学所理论知识,制定社会教育活动目标,选择社会教育活动内容。 3.素质目标 热爱幼儿,热爱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单元四 1.知识目标 学前儿⑴ 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 童社会⑵ 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教育的⑶ 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 实施 2.能力目标 1.理论教学内容 ⑴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 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方法。 育的内容。 ⑴ 能够正确选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途径和方⑶ 学前儿童社会教法。 ⑵ 能够独立设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方案。 3.素质目标 育的途径。 2.实践教学内容 设计学前儿童社会重视专门性社会教育与渗透性社会教育的结合。 教育活动方案。 单元五 1.知识目标 1.理论教学内容 学前儿⑴ 了解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的定义、目标、内⑴ 学前儿童自我意童自我容和意义。 识教育的理论分析。 意识教⑵ 明确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活动的实施要点。 ⑵ 学前儿童自我意育指导 2.能力目标 识教育活动指导。 ⑴ 能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完成一份学前儿童自我2.实践教学内容 意识教育活动设计。 ⑴ 自我意识教育活⑵ 能依据活动设计,开展有效的模拟教学活动。 动设计。 ⑶ 能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教学评价。 3.素质目标 ⑵ 自我意识教育活动模拟教学。 尊重不同年龄段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与需⑶ 模拟教学活动的求。 单元六 1.知识目标 评价。 1.理论教学内容 学前儿⑴ 了解学前儿童社会交往教育的定义、目标、内⑴ 学前儿童社会交童社会容和意义。 往教育的理论分析。 交往教⑵ 明确学前儿童社会交往教育活动的实施要点。 ⑵ 学前儿童社会交育指导 2.能力目标 往教育活动指导。 ⑴ 能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完成一份学前儿童社会2.实践教学内容 交往教育活动设计。 ⑴ 社会交往教育活⑵ 能依据活动设计,开展有效的模拟教学活动。 动设计。 ⑶ 能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教学评价。 3.素质目标 形成互重、互利、互助的社会交往态度。 ⑵ 社会交往教育活动模拟教学。 ⑶ 模拟教学活动的评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