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植物保护》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者: 吴永汉 李刚 所属系部(教研室): 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教研室 本单元标题: 项目一、模块二 任务3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和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 授课食品经营12-1 班食品经营12-2 级 上3周 3月 12日 第1-2节 课时 3周 3月 12日 第3-4节 间 上教1-208 课地教1-208 点 了解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主性种子植物的一般性状和分类命名,线虫教 的生物学特性及所致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作用。 学 目 的 能力(技能)目标 掌握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教虫和寄主性种子植物所致植物病害的学 为害特点与防治要点。 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主性种子植物的一般性状和分类命名,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及所致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作用。 重点 难点 及 解决方法 重点:病原原核生物的传染途径,侵染途径与症状表现的关系,病原原核生物的传播。认识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组分、 难点:病原与所致病害的关系。 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组分和植物病毒的增殖和复制的机理。菟丝子、列当等及其为害特点与防治要点。 参考资料 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单元教学活动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组织教学和复习导入 点名和复习 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 【步骤一】新知识的引入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主性种子植物的一般性状和分类命名,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及所致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作用。
让掌握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主性种子植物所致植物病害的为害特点与防治要点。
【步骤二】知识点讲解与操作示范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细菌)
原核生物除了引发植物病害外,还是人、畜病害的重要病原。如鼠疫、霍乱、痢疾、肺炎、破伤风、肺结核及炭疽病等。许多原核生物还能使食物和其他农产品腐败变质,人误食后会引起食物中毒。许多原核生物能够分解土壤的动植物残体,有的还可以固氮。有的还可以生产有机酸、酒精、味精、抗生素、胰岛素和沼气等。细菌通常与酵母和霉菌一起被用于发酵食物,例如干酪、泡菜、酱油、醋、酒及酸奶等。还有许多原核生物成为防治其他植物病虫害的生物农药。另外,利用处理或杀死过的病原原核生物,可以制成各种预防疾病的疫苗。
(一)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一般性状 原核生物界的成员很多,通常以细菌作为有细胞壁类群的代表,以菌原体作为无细胞壁但有细胞膜类型的典型。细菌病害的数量和为害仅次于真菌和病毒,是引起植物病害最多的一类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一般细菌的形态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大小为0.5—0.8 um一1×3um,有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称为极鞭,着生在菌体四周的称为周鞭。细菌鞭毛的有无、着生位置和数目是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 革兰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的一个重要性状。植物病原细菌革兰染色反应多为阴性,少数为阳性。
细菌依靠细胞膜的渗透作用直接吸收寄主体内的营养。细菌以裂殖方式进行繁殖,其突出的特点是繁殖速度极快,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每20~30分钟可以裂殖一次。
植物病原细菌可以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26~30℃,能耐低温,对高温较敏感,通常48—53℃处理10分钟,多数细菌即死亡。植物病
原细菌绝大多数为好气性,少数为兼性厌气性。一般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良 好。
菌原体的形态、大小变化很大,表现为多型性。有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梨形和线条形。还有些特殊的形态,如分枝形、螺旋形等。菌原体的大小一般为80~800 nm。 二、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分属于薄壁菌门、厚壁菌门和软壁菌门。原核生物形态简单、差异较小,侵染植物并引起严重病害的原核生物很多。
(一)薄壁菌门
特点:胞壁薄(厚7-8nm),胞壁肽聚糖含量8%-10%,G-
? 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属:1.土壤杆菌属=农杆菌 2. 欧文氏菌属3. 假单胞菌属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4. 黄单胞菌属 (二)厚壁菌门
? 特点:胞壁肽聚糖含量高(50-80%),胞壁厚10-50nm,G+。 ? 重要的属:棒形杆菌属,菌体单生,杆状,一般无鞭毛 ? 主要引起萎蔫症状:如马铃薯环腐病等 (三)软壁菌门
? 又称柔壁菌门或无壁菌门
? 菌体无细胞壁,只有一种称为单位膜的原生质膜包围在菌体四周,厚约8-10nm,没
有肽聚糖成分 ? 与植物病害有关的一般称为植物菌原体 植原体
植原体是引起植物病害的一类重要病原。已知由植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有100多种,在植物中有荷包牡丹丛枝病、夹竹桃丛枝病、天竺葵丛枝病、绣球花绿变病、紫罗兰绿变病、丁香绿变病、长春花黄化病等多种植原体病害。
植原体所致病害主要通过选育抗病品系、选用无病繁殖材料加以防治。用四环素、金霉素、地霉素、土霉素等抗菌素对病株反复浸根或注射病株可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不能根治。 (四)疵壁菌门
? 是一类未进化的原细菌或古细菌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所致病害特点:
病害症状:病斑初期呈水渍状,叶斑四周常有晕圈,空气潮湿时有菌脓溢出。其症状有斑点,溃疡,穿孔,癌肿,枯萎,畸形 二、植物病毒
植物病毒是仅次于真菌的重要病原物。目前已命名的植物病毒达1 000多种,其中许多为重要的农作物病原。病毒是一类结构简单,非细胞结构的专性寄生物。病毒粒体很小,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也称为分子寄生物。寄生植物的称为植物病毒,寄生动物的称为动物病毒,寄生细菌的称为噬菌体。 (一)植物病毒的一般性状 1.植物病毒的形态
病毒比细菌更加微小,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完整的病毒称作病毒粒体。高等植物病毒粒体主要为杆状、线状和球状等。线状、杆状和短杆状的粒体两端钝圆或平截,粒体呈菌状或弹状。
2.植物病毒的结构和成分
植物的病毒粒体由核酸和蛋白质衣壳组成。植物病毒粒体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核酸和蛋白质的比例因病毒种类而异,一般核酸占5%一40%,蛋白质占60%一95%。此外,还含有水分、矿物质元素等;一种病毒粒体内只含有一种核酸(RNA或DNA)。高等植物病毒的核酸大多数是单链RNA,极少数是双链的。植物病毒外部的蛋白质衣壳具有保护核酸免受核酸酶或紫外线破坏的作用。同种病毒的不同株系,,蛋白质的结构有一定的差异。
3.植物病毒的理化特性 3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病毒作为活体寄生物,在其离开寄主细胞后,会逐渐丧失侵染力,不同种类的病毒对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反应有差异。
(1)钝化温度(失毒温度) 指含有病毒的植物汁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分钟后,使病毒失去侵染力的最低温度。
(2)稀释限点(稀释终点) 把含有病毒的植物汁液加水稀释,使病毒保持侵染力的最大稀释限度。
(3)体外存活期(体外保毒期) 在室温(20~'22℃)条件下,含有病毒的植物汁液保持侵染力的最长时间。大多数病毒的体外存活期为数天至数月。 4.植物病毒的增殖
植物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状态的分子寄生物,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和复制通常在寄主的细胞质或细胞核内进行,以自身为模板,需寄主提供复制所需的原材料和能量,并利用寄主的部分酶和膜系统。 5、传播方式
介体传播:病毒依附在其它生物体上,借助其它生物体的活动而进行的传播及侵染。 非介体传播:在病毒传播中没有其它生物体介入的传播方式。 非介体传播
(1)机械传播:也称为汁液摩擦传播,是指病株汁液通过与健株表面的各种机械伤口摩擦接触,进行传播。
? 该类病毒存在于表皮细胞,浓度高、稳定性强。
? 常引起花叶型症状的病毒以及由蚜虫、线虫传播的病毒较易机械传播 ? 引起黄化型症状的病毒和存在于韧皮部的病毒难以或不能机械传播。
(2)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以块根、块茎、球茎和接穗芽作为繁殖材料就会引起病毒的传播。
嫁接可以传播任何种类的病毒和菌原体病害。 (3)种子和花粉传播:
? 约有1/5的已知病毒可以种传。
? 种子带毒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早期侵染和远距离传播。
? 种传病毒的寄主以豆科、葫芦科、菊科植物为多,而茄科植物却很少。 ? 种传病毒症状常为花叶。
? 由花粉直接传播的病毒数量不多,现在知道的有十几种,多数危害木本植物,这些
花粉也可以由蜜蜂携带传播。
介体传播
传播植物病毒的介体种类:昆虫、螨、线虫、真菌、菟丝子等,其中以昆虫最为重要。在传播昆虫中,多数是刺吸式昆虫,特别是蚜虫、叶蝉、飞虱等更为重要。 根据介体昆虫传播病毒的特性,植物病毒可分为三种类型:
(1)口针型:也称为非持久性病毒 (2)循回型:这类病毒包括所有半持久性病毒和部分持久性病毒 (3)增殖型;这类病毒为部分持久性病毒。 (二)重要的植物病毒及所致病害
1.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raovirus 花叶病毒(TMV),病毒形态为直杆状,直径18 am,长300 nm,病毒基因组核酸为单链RNA。
2.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 马铃薯Y病毒属为线状病毒,直径11~15 am,长750 nm’具有一条正单链RNA。主要以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播,绝大多数可以通过接触传染,个别可以种传。 .
3.黄瓜花叶病毒属Cucumovirus典型种为黄瓜花叶病毒(CMV),粒体球状,直径29 nm,4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有大小不同的3种病毒粒体。 CMV在自然界依赖蚜虫传播,也可由汁液接触传播。 三.植物病原线虫
线虫还能传播其他病原物,如真菌、病毒、细菌等,加剧病害的严重程度。 在生产上还利用斯氏线虫科、异小杆线虫科等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小地老虎、大黑鳃金龟等害虫。此外,还有利用线虫捕食真菌、细菌的。 (一)植物病原线虫的一般性状
大多数植物病原线虫体形细长,两端稍尖,形如线状,多为乳白色或无色透明。植物寄生性线虫大多虫体细小,需要用显微镜观察。线虫体长约0.3一l mm,个别种类可达4 mm,宽约 30~50um。雌雄同型线虫的雌成虫和雄成虫都是线形的,雌雄异型线虫的雌成虫为柠檬形或梨形,但它们在幼虫阶段都是线状的
(二)植物病原线虫的主要类群 1.异皮线虫属 Heterodera 异皮线虫属又称胞囊线虫属,雌雄异型。成熟雌虫膨大呈柠檬状、梨形,雄虫为蠕虫型。为害植物根部的一类重要线虫。
2.根结线虫属 Meloidogyne
雌雄异型。成熟雌虫膨大呈梨形,表皮柔软透明,雄虫为蠕虫型。根结线虫属为害植物后,受害的根部肿大,形成瘤状根结。如花生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等。
3.粒线虫属 Anguina 雌虫和雄虫均为蠕虫型,虫体肥大,较长。多数种类寄生在禾本科植物的地上部,在茎、叶上形成虫瘿,或者破坏子房形成虫瘿。如小麦粒线虫病。 四.寄生性种子植物
大多数植物是自养的,它们有叶绿素或其它色素,借光合作用合成自身所需的有机物,少数植物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缺乏足够的叶绿素而营寄生生活,称为寄生性植物。(与杂草不一样) (一)、寄生性植物的寄生方式
寄生性植物从寄主植物上获得生活物质的方式和成分各有不同。按寄生物对寄主的依赖程度或获取寄主营养成分不同,可分为2类: 1、全寄生 2、半寄生 (二)、寄生性植物的寄生部位
1、根寄生 2、茎(叶)寄生
菟丝子 危害对象:、花、、六月雪、桂花、牡丹、珊瑚树、鸡爪槭、冬青、等。
【步骤三】学生操练
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主性种子植物所致植物病害的为害特点与防治要点。 【步骤四】知识点和技能小结,进一步提升知识与技能运用能力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毒、线虫和寄主性种子植物的一般性状和分类命名,线虫的生物学特性及所致病害,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作用。 第三部分:本单元总结与作业布置
病原原核生物的传染途径,侵染途径与症状表现的关系,病原原核生物的传播。认识植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组分、
1.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有哪些性状?其引致农作物病害有哪些? 2.植物病毒病害有哪些症状和特点?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