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学案(下)
过零丁洋
教师寄语: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坚持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资料。 2、反复朗读这首诗。(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学法指导
(一)、鉴赏诗词四步法:
第一步,从作者入手,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第二步,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第三步,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如动词、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等)。 第四步,对诗词表现手法的赏析(如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动为静,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二)、朗读指导:
1.抓住韵脚,读好诗韵。 2.把握要素,读准诗意。
(1)节奏。如《游园不值》一诗,可指导学生合理划分节奏并用符号加以表示: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重音。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表示。
(3)语调。根据诗歌表达的情感,确定哪句用升调读,哪句用降调读,注意诗句前后部分语调要相反或相对配置,读升调时音量逐渐加大,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读降调时力度从强次减弱。语速平缓。
学习目标:
1、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这首古诗。
2、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课堂探究:
聚焦目标一
1、 结合课下注释,用现代汉语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想一想: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聚焦目标二
2、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将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岌岌可危表现得极为形象。请你对
此句的写法加以赏析。你认为还有哪些诗句很有特点,试加以赏析。
背诵擂台:(试一试,你一定是最棒的!)
巩固提升:(做最后一搏吧,相信你一定能轻松过关!)
必做题:
1、《过零丁洋》一诗的作者是 , 朝民族英雄。这首诗属于 言 诗。 2、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将作者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诗句是 。
3、诗中利用两个带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忧虑不安心情的诗句是: 。
4、诗中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是: 。 选做题
1、 结合本诗内容,查阅资料,编写一则文天祥的故事。 2、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学后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