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选择合适测测试声源如下图所示:
3.3 选择MLS、啭音或脉冲声源时,测试长度要大于估计的混响时间。 3.4 选择MLS或啭音时,选择多次重复能够增加信噪比和测量时间。 3.5 根据测试的参数选择合适的接收传声器类型。如下图所示:
3.6 点击Test按钮可检查内置噪声信号状态下是否正常发声。
3.7 点击Start开始测试。调整系统增益,保证测试过程中,噪声值要尽可能大,但是不能超出绿色标记。
3.8 直至测试结束,保存脉冲响应文件。 4、混响时间测试(包含EDT、T10、T20、T30)
4.1 混响时间测量中采用MLS或啭音信号进行测试时可以选择无指向扬声器作为声源。可选择典型声源位置作为测试声源位置。
4.2 选择无指向麦克风作为接收装置位置。连接麦克风至声卡输入端。
4.3 点击
4.4 记录并分析脉冲响应。 5、早后期声能比(侧向声能)(LF)
,放置在典型接受点
开始测量,测量时间长度大于预计混响时间。
5.1 混响时间测量中采用MLS或啭音信号进行测试时可以选择无指向扬声器作为声源。可选择典型声源位置作为测试声源位置。
5.2 选择无指向话筒和“8”字型话筒作为接收装置,一只无指向话筒和一
只“8”字型话筒同时测量时选择按钮进行测量。
5.3 如果采用单只指向性可调话筒进行测量时,可选择进行
测量。首先将话筒指向性调整为无指向,进行测试,根据软件提示,将话筒指向性调整为“8”字型再次进行测量。
5.4 点击
5.5 记录并分析脉冲响应。 6、双耳互相关系数测量
6.1 双耳互相关系数测量中采用MLS或啭音信号进行测试时可以选择无指向扬声器作为声源。可选择典型声源位置作为测试声源位置。
6.2 选择无指向麦克风作为接收装置置。连接麦克风至声卡输入端。
6.3 点击
6.4 记录并分析脉冲响应。
清晰度(D50)、清晰度(C80)、舞台支持度(ST1)和语言传输指数测量方法同混响时间测量。
开始测量,测量时间长度大于预计混响时间。
,放置在典型接受点位
开始测量,测量时间长度大于预计混响时间。
数据分析
通过测量获得脉冲响应后侧在主界面的Parametes菜单中选择响应的参数指标进行计算。
例如查看混响时间、早期衰变时间(EDT)、清晰度(D50)、明晰度(C80)等参数可选择ISO3382菜单进行查看。
查看语言传输指数(STI)可在Speech菜单查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