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思路系列知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9:59: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诗歌鉴赏的解题思路(1)

古诗文阅读 诗歌鉴赏 诗歌题解题思路

特别提示

认真审读题目、序与注释,并尽量在答案中使用; 掌握一般答题规范,学会使用专业术语;

分析细化到词语,从人、事、景、物、情、理、趣等方面全面评析。

通用模式:这首诗采用了(具体的何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技法,写出了(某种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或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或效果。

答题做到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

1、人物形象类

问法: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题思路和模式:

(1)明确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结合诗歌本身内容); (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抒发的情感和观点态度)。 练习:简析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答案示例: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臵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臵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2、景物形象类

问法:这首诗开头几句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景物间有什么样的层次)?或从哪些角度(运用什么手法)塑造景象形象的? 答题思路和模式:

(1)写了哪些景物,景物间体现什么样的层次; (2)景物的特点(角度)如何(运用的手法如何),有什么深层用意; (3)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练习: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答案示例: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东坡(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解题步骤:先概括景物画面,再从结构形式与思想情感两方面分析。

答案示例:第一句是在写景,描绘了一幅雨后东坡的月夜图,创造了一种清净自然的幽雅氛围,表现了作者宁静的心情,为下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3、意境类

问法: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和模式:

(1)描绘诗中展现的客观画面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该作品情景交融的意境。

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

13

伤?。

练习: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答案示例:(题干要求紧扣几个意象分析,步骤一?再现画面?可略去)?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步骤二),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步骤三);?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步骤二),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步骤三)。

4. 情感主旨类

题目类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怎样的情趣?,?主旨是什么?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句某联发问。 答题思路和模式: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 (表达/寄寓/揭露)什么情感(理想、现实) 练习:下面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矛盾的心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答案示例:

⑴ 这首诗描绘了落木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寒气袭人的景象, ⑵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及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其中?遥隔楚云端??孤帆天际看?两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而?迷津欲有问?一句借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表明了隐居与从政的矛盾心理。) ⑶也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5.评价思想内容类

题目类型:这首诗有人这样评价,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答题思路和模式:

第一步先要回答同不同意, 第二步说出自己的理由和观点,

第三步,结合诗句分析自己的观点正确性。

练习: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答案示例:①同意。 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

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6.表达技巧类

题目类型: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思路和模式: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练习: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14

答案示例: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7.评价艺术特色类

题目类型: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答题思路和模式:

读懂古人的评论内容、角度,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练习: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答案示例: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8.炼字类

题目类型: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你认为这首诗第╳联╳句中的?诗眼?是什么?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答题思路和模式: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运用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练习: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答案示例: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9.分析关键词句类

题目类型: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题思路和模式:

第一步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练习: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答案示例:?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10.语言风格特色类

题目类型: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答题思路和模式:(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淡雅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练习: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答案示例: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

15

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11.多角度综合类

题目类型:从以上多个角度综合设问

答题思路和模式:关键看问号,做到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回答要依据提问的顺序来答,力求答案简明,条理清楚。

12.比较评价类

题目类型:命题者往往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和模式:首先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其次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最后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练习: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暮春之景,表现情感是否相同?并请说出理由。

春 兴 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题春晚 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答案示例: 不相同。

《春兴》抒发的是思念家乡之情。《题春晚》抒发的是静而不寂的闲适之情。 《春兴》借助于落尽残花,四处飘泊的黄莺的景象透露出美好春景将逝,而此时的作者正漂泊流转在外,自然而然地勾起了思乡之情。《题春晚》中落花、昏鸦、归来的渔樵构成了一幅恬静而又富有生意,和谐的画面,而此时的诗人正在吟风弄月,全诗充满着静而不寂的闲适之情。

16

搜索更多关于: 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思路系列知识 的文档
古代诗歌鉴赏解题思路系列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41th2nd5o2b61z989hy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