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析小学语文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教学目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5 9:04: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析小学语文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教学目标

——大唐实验小学·郝秀娟

摘 要: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而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是如何确定一课的教学目标,又如何有效地实施教学目标。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就成了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语文;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过程是由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四要素组成,其中,目标占据着核心地位。因为教学目标是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评价和修改教学方案的依据,也表明了学生通过教学应达到的最低标准,因此反思目标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非常必要。而语文作为学校文化课的基础科目,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将来稳步踏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就必须彻底改变思想,准确确定教学目标,有效地实施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及功能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可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等不同层次。

教学目标具有如下功能:

1、定向功能。定向功能是指明晰的教学目标能够为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指明方向。有了教学目标,课堂上的教与学的方向就明确了,以避免教学中过多的随意性。

2、控制功能。教学活动是在动态中生成的,教师要重视课堂上的变化。通过不断的信息反馈,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目标来调节教学活动的偏差。

3、激励功能。教学目标确立了,可以调动教师教及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形成持久的动力,以尽力实现教学的目标。

4、评价功能。教学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进行评价的前提。

二、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一)语文教学以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为主要任务,而语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表面看,语文素质主要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属于科学文化素质的范畴。但如果从本质上看,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至少还反映了他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可见,语文素质是人的多种素质的综合反映。

(二)语文教学为人们接受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提供了一种最重要的工具和媒介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际活动。这种活动当然可以借助各种工具、各种媒体来进行,但在所有的工具、媒体之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是语言。可以说,离开语言,教育活动几乎就无法进行。实践证明,学生对语言这个工具掌握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接受各种教育的效果。而语言这个工具的掌握,主要依赖于语文教学。

(三)语文教学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供了有力的凭借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占很大比重。这些作品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赞颂真善美,鞭鞑假恶丑。它们往往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可以说,语文教学在教书和育人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联系。有人说:“教语文就是教做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实在是真知灼见。

(四)语文教学的过程,既是一个发展学生语言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思维的结果要借助语言表达。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水平,跟他的思维能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真正的语文教学,必然是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统一在一起的。在这个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教学目标的方法与途径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目标就成了重中之重。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担负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及教师观。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在通过语文知识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除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外,还要在传授基本知识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二)明确教学目标,准确理解和正确处理教材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教学时,首先教师应明确目标(即明确总目标——教学大纲;阶段目标——年级要求;单元目标——单元要求;达成目标——课文要求)体系及教材编排特点,做到达成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紧扣单元目标,体现阶段目标,关联总目标。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心中应当清楚这篇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整册书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系统论的原理正确解决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做到全局在胸,步步紧扣,这样就可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三)教学中注重重点,找准突破口

每篇讲读课文,总有两到三条训练重点,而所谓的“注重重点”是指重点之中的重点,即突破口。一篇课文,可教的东西很多,不能为了达到课标要求和应付考试就面面俱到,结果重点没有落实,也耗费了很多时间,教学效果甚微。应该以是否正确理解和领悟课文的关键作为取舍教学重点的标准。譬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有三个训练重点:一、了解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二、体会用词的准确,积累优美词句;三、复述课文。可以着重抓住第一、二条紧密结合进行教学。在目标实施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春天这一段,让学生不但理解内容,而且掌握学习方法,接着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夏、秋、冬三个自然段,让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老师指导点拨,这样就能快速理解课文内容,每一节课都可以腾出大量时间让学生去扩展阅读,从而为实现语文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四)教学中要注重难点,攻破难点

所谓“难点”,就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实。到底哪些才算是难点呢?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我们经常说的备课不仅要备课文,更要备学生,就是这个道理。要求教师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讲得透彻,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弄明白难点。

(五)依据目标,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 特定的教学目标只有采取特定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读、讲、议、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必须在每课的教学中体现、运用。但是根据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其基本的教法的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并且要着眼于学法,体现为学而教,两者协调、同步的特点。凡是要求侧重熟读的篇目,应该指导学生读得琅琅上口,字字清晰,语调抑扬,使静态的书面语言“活化”起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鲜明的表象,从而内化为内部言语,为转化为书面语言和口语作积累;凡是要求背诵的段落应该人人过关,并且立足于

课内完成;凡是要求复述的篇目,应该按不同的要求复述,为学生创造语言转化的机会,既能积累语言,又能运用语言;凡是要求练习的篇目,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出各种口头或书面的语言练习,并在不同的年段有所侧重,总之,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说、多写,把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和谐地统一起来,教学的目标才能达成,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六)掌握反馈信息,进行矫正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教学信息,尤其是反馈信息,对教师来说,可以掌握目标达成的现状和差距,从而通过调控不断纠正教学中出现的失误,调整教学的疏密和速度;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以强化追求目标的意识,发展智力,尤其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来说意义更加重大。目标教学理论认为,差生的出现大多数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一失误和累积造成的。诸如字、词、句、篇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如果这些方面的失误没有及时诊断出来,没有及时进行矫正,就会成为学习新内容的障碍,继而就会出现更大和更多的失误。原有的失误和新失误累积起来,就形成了学习新内容时更大和更多的障碍。如此恶性循环,到了再也不能学习新内容的阶段。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我们语文教师必须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出发,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从而使学生以成功后的欢乐来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浅析小学语文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教学目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42zt8nc7h68ub00wpj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