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食物中的营养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一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简单的检验方法;第二部分是营养成分对身体的作用。其中第一部分在获取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来源。食物中有哪些营养这一问题具有挑战性。教材选取了食物的主要营养蛋白质、脂肪和淀粉这三种营养成分来研究,通过对比、观察、归纳分析和实验操作的过程,初步了解这些营养成分得特性,并学会利用这些特性检验食物中是否大量的含有这些营养,并在此基础上了解食物来源及其对人体的作用,初步了解健康饮食,要学会均衡营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是从儿童生活中衍生出来的问题,因此学生有参与探究的欲望,学习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平时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很少,对学生的集体探究活动,要扶放结合,循序渐进。 教学目标:
1.认识食物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淀粉、脂肪、糖类、维生素等,初步了解做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经历验证性实验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简单的检验方法,知道在科学研究中,要用事实说话,要有理有据。
3.在探索的过程中,能与同学合作,做好实验。 通过研究食物中营养,意识到我们饮食必须注意均衡营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三种营养成分。 难点:对事物中各种营养成分进行检验探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①学生实验材料:试管、滴管、淀粉液、碘液、肥肉、瘦肉、熟蛋白、花生仁、向日葵仔仁。
②教师演示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支架、铁丝、试管、滴管、淀粉液、碘液、
肥肉、瘦肉、熟蛋白。
③脂肪检验实验报告单、淀粉检验实验报告单。 2.学生准备:
白纸、馒头、米饭、土豆、黄瓜、苹果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思考
1.(多媒体出示食物的图片)我们每天都吃很多东西,吃的这些东西,我们叫它食物。这些食物认识吗?让学生讲一讲。
2.我们常吃的食物还有哪些?这些食物吃起来有什么味道?学生举例。 3.我们为什么要吃食物?学生试着回答食物对于我们的重要性。(预设:吃食物能维持生命,不吃食物人就会饿死。食物中有我们生长需要的营养。) 4.我们吃的食物有哪些营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教师板书课题“食物中的营养”。让学生讲一讲西瓜中有什么营养?先让学生猜测,教师再讲解糖这种营养具有甜的特性,我们可以尝一尝,看看有没有甜味,就能判断食物中有没有糖这种营养。教师可出示幻灯片(某种西瓜的主要营养成分表),教师讲解西瓜的主要营养成分,并板书 “蛋白质、脂肪、淀粉和维生素” 等。通过比较发现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各种营养含量各不相同,有的这种营养多,有的那种营养多。
5.(多媒体出示食物图片)小结:这些都是我们常吃的食物,每种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但是有的食物蛋白质营养含的多,有的食物脂肪营养含的多。你看西瓜这种食物,吃起来水分很多,也很甜,说明水分和糖这些营养可以直接够尝出来。(过渡)但是你们看“蛋白质这种营养既看不出来也尝不出来,怎么办呢?” 教师讲解,“没关系,让我帮你们回忆一下,你们曾经感受过蛋白质的特性。”。教师帮助学生回忆头发燃烧时的气味,肉烧糊的气味。教师明确这就是蛋白质燃烧时的气味,这就是蛋白质具有的特性。今天我来做实验让你们再次感受一下这种气味。教师强调做实验时要认真观察,仔细地想想,按步骤操作,才能有科学发现。
【设计意图: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激发兴趣,本环节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从吃东西说起,了解身边的食物,提出我们为什么吃食物?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第二个层次是了解食物中的常见营养,然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学生了解得很少,所以这里我给出了某种西瓜的主要营养成分表,引导学生认识食物中常见的营养,在学生了解食物中常见的营养之后,通过比较发现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各种营养含量各不相同,有的这种营养多,有的那种营养多;第三个层次是激发实验的探究欲望,由比较营养的多少,提出了新的问题“蛋白质这种营养既看不出来也尝不出来,怎么办呢?”先回忆生活中曾经闻过烧糊的气味经验,在通过实验了解蛋白质的特性。顺理成章地让学生了解我们可以通过火烧实验来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面的科学探究打下基础。】 二、科学探索,认知新知 (一)检验蛋白质的方法
1.出示幻灯片一个熟鸡蛋,我们取它的蛋白的部分,鸡蛋的蛋白里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营养,我打算把它放在火上烧一烧,你们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2.教师演示实验:做火烧的实验(酒精灯,铁架台,将煮熟的鸡蛋白穿在一根铁丝上。)
第一步:把酒精灯点燃,再平移到铁架台下面。
第二步:调整铁架台的高度,把鸡蛋蛋白放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烧。 第三步:仔细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味道?
3.充分演示后,教师将酒精灯移除,再熄灭酒精灯。让学生说一说,闻到了什么气味?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解“你们闻到的像烧头毛的气味,就是蛋白质燃烧时特有的气味。所以,我们可以用烧的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你们再闻一闻。再次强调这种气味就是蛋白质燃烧时特有的气味,这就是蛋白质具有的特性。我们可以利用这种特性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营养。板书:火烧法。
4.出示幻灯片(展示我们常吃的猪瘦肉)这是什么?让学生猜一猜猪瘦肉中含蛋白质营养多还是少?学生猜;怎么办?学生:做实验;你们期待什么出现?学生:糊味;如果糊味出现说明什么?学生:猪瘦肉里含有蛋白质。现在我就打算把它也放在火上烧一烧,看看你们能闻到什么气味?
5.教师再次做演示实验,学生闻一闻。教师问:“你们问到了什么味道?”“这
种味道证明了什么?”猪瘦肉里含有蛋白质较多。实验完毕后,教师出示猪廋肉营养成分表,让学生看一看蛋白质是不是含量很多。再次验证之前的猜想,学生获得了一种成就感。
6.教师结合板书“我们怎样判断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强化烧一烧,闻一闻,看看有没有烧头发的气味,就能检验出食物中是否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设计意图:蛋白质的检验方法这一教学环节是讲解加演示实验来完成的,这样设计简单明了,效率高,在检验蛋白质的实验演示时,我突出了实验的过程和闻一闻,让学生学会有目的的观察和操作,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感知正确的实验方法。这里我分两个层次来完成的,第一个层次,告知鸡蛋白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烧一烧你能闻到这种气味,激发兴趣后,再演示,这样学生就有目的了,观察效果就好得多;第二个层次,常见的食物猪瘦肉是否也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呢?让学生猜一猜,为了验证猜想,激发起要做实验来验证。烧一烧会发出什么气味呢?你们期待什么气味出现?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观察第二次演示实验,当闻到“糊味”时,我想孩子们可以肯定地判断出猪瘦肉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当给出猪廋肉营养成分表时,看到猪廋肉中确实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时,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检验脂肪的方法
1. 教师利用过渡语“看到了瘦肉,你们能想到什么肉?”自然过度到脂肪的教学。请同学们看幻灯片。这是一块肥肉,它里面有什么营养呢?食物中除了含有蛋白质,还含有脂肪。你看到脂肪这两字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讲一讲。(油、胖子或油滴在衣服上很难洗掉等)教师说明“大胖子就是脂肪太多了。” 教师提问:“脂肪有什么特性呢?”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油滴在衣服上或纸上留下什么?(油迹)明确有油迹就说明含有大量的脂肪。
2.“我们怎样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大量的脂肪呢?实验怎么做呢?”学生期待,请看幻灯片。讲解检验脂肪的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猪肥肉一片,花生仁一个,葵花籽仁两粒和一张白纸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上面的实验材料(食物)分别放在白纸上,使劲压一压。 第二步:再将食物拿开,看一看纸上留下了什么?对着光看一看,是否透光?
再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第三步:把看到的和摸到的,记录在实验报告上,并完成脂肪检验实验报告。 第四步:完成试验后,请整理好实验器材。
3.学生弄明白之后,让学生自主合作完成。反馈时,展示报告。(纸上有油迹,透光,摸起来有光滑的感觉。)
这些都说明:猪肥肉、花生仁、葵花籽仁都含有大量的脂肪。
师:刚才做实验的时候,有的同学为什么使劲地按压花生仁?结合学生的回答“要使食物中的脂肪出来不是件容易的事。”请看大屏幕,幻灯出示压榨花生油。要吃到脂肪营养,我们不但压还要榨。我们吃的植物油就是从这些含有脂肪的食物压榨出来的。教师板书结论。(压榨法)
教师结合板书讲解,蛋白质火烧法检验,脂肪压榨法检验,下面我们该研究什么了?
【设计意图:检验脂肪的实验教学,我是采用先说明再放手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做实验,再完成实验报告。分成四个层次实施的,第一层次,通过“脂肪”这一词语,让学生联想,和生活中的“油”的经验对接,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在衣服上或纸上留下油迹是脂肪的一种特性;第二层次,我通过“我们怎样利用这种特性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大量的脂肪呢?实验怎么做呢?”激起探究欲望,了解实验的步骤便成了学生一种内在的需要;第三层次,在了解了实验的步骤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并完成实验报告;最后一个层次,由实验感受在回到生活经验,理解理解食用油上“压榨”两字的意义,学生此时有豁然开朗之感觉,为下面的学习加足了油。】
在白纸上按压 肥 肉 花生米 葵花籽 检验脂肪的实验报告 纸上留下什么 摸一摸是否光滑 是否容易透光 通过食物按压实验,我们发现: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 )营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