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学期的工程地质的学习中,我们共习得九章的地址知识以及
岩石边坡稳定分析地下水和地表水地质作用的学习。
我们学习了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沉积岩、变质岩,造岩矿物与岩石、风化岩与残积土。
前记
岩石的物理性质
岩石由固体,水,空气等三相组成。
??WV (一) 密度(ρ)和重度(γ):
单位体积的岩石的质量称为岩石的密度。单位体积的岩石的重力称为岩石的重度。所谓单位体积就是包括孔隙体积在内的体积。 (g/cm3),γ=ρg(kN /m3)
岩石的密度可分为天然密度、干密度和饱和密度。相应地,岩石的重度可分为天然重度、干重度和饱和重度。 1、 天然密度(ρ)和天然重度(γ)
W ? ? (g/cm)
V
3
指岩石在天然状态下的密度和重度。
(kN /m3) 式中:W――天然状态下岩石试件的质量(g;) V——岩石试件的体积(cm3); g——重力加速度
???g 2、 干密度和干重度
干密度是指岩石孔隙中的液体全部被蒸发后单位体积岩石的质量,相应的重度及干重度。 3、 饱和密度和饱和重度 等等 ……
在学习中我对岩质边坡稳定的分析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在这个学习报告中我要对岩质边坡稳定的分析方面进行我的学习心得。
一、影响边坡岩体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i 原始应力状态的影响:
1、 在坡顶或坡面的靠近地表部位,由于水平应力显著降 低,σ3 可
成为拉应力,形成拉应力带;
2、 原始水平剩余应力越高,越易形成拉应力区;
3、 无侧向水平应力(σL)时,坡脚区切向应力的最大值约相当于原
始水平应力的三倍(即:坡脚区切向应力=3γH); 4、 当σL = 3γH 时,坡脚切向应力可达7--9倍γH;
5、 水平应力越高,坡脚处最大剪应力越大(因此,当岩体中存在较高
水平剩余应力时,边坡更易遭受变形和破坏)。 ii 坡形的影响:
1、 坡高越高,坡内拉应力越高;
2、 坡角越大,拉应力范围越大,切向应力值越高;
3、 基坑底宽:(1)W<0.8H 时坡脚处τmax随底宽的缩小而急剧增
大
(2)W>0.8H 时坡脚处τ基本不随底宽的变化而变化; 4、 凹形坡有利于坡体稳定,凸形坡则相反。
iii岩体结构的影响: 1、
当软弱结构面与坡体主压应力轴线平行时,将在软弱结构面的端点部位或应力阻滞部位出现拉应力集中和剪应力集中; 2、
软弱面与坡体主压应力轴线垂直时,将发生平行于软弱面的拉应力或于端点部位出现垂直软弱面的压应力; 3、
当软弱面与坡体主压应力轴线斜交时,沿弱面主要为剪应力集中,并于端点部位或应力阻滞部位出现拉应力; 4、
在软弱面交汇处,应力受到阻滞,压、拉应力强烈集中。 二、边坡岩体的破坏与变形
i 松弛胀裂:由于河谷部位的岩体被冲刷侵蚀或人工开挖,使边坡岩体失去约束,应力重新调整分布,从而使岸坡岩体发生向临空面 方向的回弹变形及产生近于平行于边坡的拉张裂隙的作用过程,由此而产生的拉张裂隙称为边坡卸荷裂隙。其集中发育的范围称为松弛张裂带或卸荷带。
影响其发育的因素有:下切深度、地应力特征、岩体结构。 边坡卸荷裂隙特征:
(1) 可是新生的,但多为沿已有陡倾角裂隙发育而成; (2) 多为平直延伸,一般无明显错动; (3) 张开度和分布密度由坡面向深处逐渐减弱;
(4) 向下延伸至谷底附近即消失。
对工程的影响:
(1) 降低岩体强度,增大岩体透水性,使岩体更易风化; (2) 是良好的渗漏通道;
(3) 在拱坝坝肩岩体中可能构成滑移岩体的侧向切割面; (4) 在边坡岩体中,则可能成为边坡岩体失稳的主滑面。
ii 蠕动:边坡岩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向临空面方向发生长期缓慢的塑性变形的现象。 分为深层蠕动和表层蠕动
iii 崩塌:陡峭边坡崖壁上,由于陡倾裂隙的切割,导致岩体突发倾倒崩落,堆积于坡脚的过程。 分为:山崩:大规模崩塌;
岩崩:坚硬岩体中发生的崩塌; 土崩:土体中发生的崩塌。
形成原因可分为:边坡被陡倾裂隙深切、坚硬岩层下部存在有软弱岩层、下部有洞穴或采空区、软、硬岩层的差异风化。 iiii滑坡:边坡岩(土)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发生滑动的现象。 1、 危害:将要发生滑坡的危害;
已发生滑坡的危害:可能再次滑坡破坏,老滑坡体结构疏松破
坏、强度低、透水性强、稳定性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