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猴》看图写话基于标准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内容来源】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看图写话 【主 题】看图写话 【课 时】2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 计者 】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本课内容是是二年级学生第一次的写话练习,本设计在教会学生细致有序观察的基础上,注重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说,以说促写,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想象力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在说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图画产生合理的联想,使静止的画面鲜活起来。 2、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第一次写以“生活情景”为主题的画面,本次看图写话的画面上画的是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动物园参观,假山上姿态不同的可爱的小猴子正吸引着他们。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已有过写话的经验,但大都是写一两句而已,要想完整地写出几句话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本次的看图写话,需要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内容进行整合,
再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四要素”进行写作的一件事情。这对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应先引导学生把话说明白。我认为“说明白”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们看到了些什么。所以,在教学中,要在引导学生充分看图、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启发和指导,让学生充分地说,说了再写,以降低写话的难度。并且,在说话、写话的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手段,以评语与肢体语言的形式,随时激发孩子们说话、写话的欲望,唤起孩子们说话、写话的热情。 3、教材分析
本部份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这是低年级第一次正式写话,而写话又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主要方式与途径。写话教学中,教师只有贴切学生实际,通过多种渠道授予学生“渔”之法,学生才能从中品出写这“愉”。 教学目标
1 通过引导学生细致的观察,鼓励学生按“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基本要求写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2 引导学生养成“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独立占格”等基本的写话习惯。
3 在写话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表达的欲望。初步培植学生勇于个性表达的心态。
教学重点
1、能够通过细致有序的观察,完整、有重点地写出几句话。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能够按照顺序细心地观察图片,抓住猴子的动作、表情,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几句话。 评价任务
任务一:能够连贯的用句式说出猴子的各种形态。 任务二:能够运用句式具体的说出图画主要内容。 任务三:能够展开合理想象,完整的写出几句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去过动物园吗?都看见过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2.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师:这节课,我们要跟随编辑叔叔去动物园看一看可爱的猴子。(穿插回顾“猴”字的写法) 二、“比一比,谁的眼睛亮”
过渡语:小猴子的样子可真有趣!瞧,一群有趣的小猴向我们跑来了!比一比,谁的眼睛亮,都看清楚这些小猴正在做什么。 1.教师逐一出示画着各种姿态猴子的课件或图片。(要求:一幅图片上出现小猴的一种姿态:可以是“正在吃桃子的”,可以是“正在假山上休息的”,可以是“正在与别的小猴玩耍的”,还可以是“正在眺目远望的”??需要说明的是:
所选的图片应尽可能与课文中看图写话上的相近。) 2.指名说说画面的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按“小猴正在 ”的句式逐一说画面的内容。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2)教师引导学生按“小猴子的样子可真有趣!有的在 ,有的在 ,有的在 ,还有的在 ”句式连贯地说说几幅画面的内容。
3.小结。评比“眼睛最亮”的小朋友,为下一阶段学习保持学习兴趣。(完成目标一和目标三) 三、“赛一赛,谁的小嘴棒”
过渡语: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小猴子在做什么都被我们看得一清二楚。老师这里还有一幅画,看一看,哪位小朋友不但能看清楚画面的内容,还能说清楚。让我们来赛一赛,谁的小嘴棒!
1.出示课文中的画面。
假山上的猴子不但多,而且千姿百态呢!你最喜欢山上的哪只猴子呀?现在我们一起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猴子!那我们就从假山最上面的这只猴子开始吧!
(课件出示猴1图):仔细观察它的姿势,想想它在干什么? 2、这一姿势好熟悉啊,在哪见过?我们一起来读读《黄山奇石》里描写猴子的一个好句:“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