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为大家说《俄国十月革命》一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俄国十月革命》是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第一章“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无产阶级一次比较彻底的革命。它不仅结束了俄国沙皇专制制度,而且动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以后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革命树立了榜样,在世界历史中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科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表明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沙皇专制统治的崩溃、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条件、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影响。 2、能力目标: a、知识与能力:
识记:俄国十月革命前的社会状况、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新经济济政策的必要性。
运用: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b、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经过、意义、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巩固政权的各项措施。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归纳出这两种政权的不同。通过地图向学生展示苏联建立的概况。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俄国十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后巩固政权的措施的学习,借鉴其经验和教训,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或建设的方针政策要与国情相适应,要依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来进行。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3、思想目标:
a、通过对十月革命怎样取得胜利的学习,认识到十月革命的胜利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启示人们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b、分析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中的作用,教育学生学习伟大导师列宁的坚忍不拔,为人类美好的事业奋斗终身的优秀品质和献身精神。 (三)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只有明白了俄国革命具备的客观、主观条件,才能明白俄国十月革命为什么能够成功。通过对十月革命意义影响的分析,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历史问题,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教学难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从学生现有的思维认识水平看:由于学生缺乏辩证思维能力,往往较难理解《和平法令》、《土地法令》等措施在巩固苏维埃政府政权方面的作用。因此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这一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与所教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采用起到探究发现式教学方法:即供给材料——设置问题——引导分析——组织讨论——精讲解惑——获取新知来组织教学,充分运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提供有关的历史资料(如记录片片段、图片、资料等)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设置疑问,创设民主、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组织学生讨论,结合精讲,努力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通过师生间的互动,突破知识单向传递的传统做法,使学生模糊的认识得到即使深化并及时巩固。运用鼓励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来调动和激活素而生主体,努力使学生通过兴趣的激发,达到在快乐中学习。最后通过当场检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获取新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
本课内容多,文字表达的理论性较强,而学生现有的理论水平有限,如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立其主体地位,就会流于枯燥、单调和乏味,为此,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 概括分析法:如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条件时,引导学生从主观条件、客观条件等方面入手,进行概括,掌握多角度看问题的分析方法。
2、 比较归纳法:如在学习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比较时,引导学生找出比较点,运用所学知识,从性质、任务(措施)、结果、作用等归纳得出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3、 引导自学法:组织学生课前预习,自行归纳出本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教学中自导学生带着阅读理解有关的材料,训练学生自我设计问题,解答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也符合素质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要旨。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投影思考题并引导学生扼要回顾:在世界近代史中,我们学过的有关俄国的史实有哪些? 引出本课课题,讲授知识。播放影片,激发兴趣,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画面内容,然后进行本课总结。
2、设疑导思、讲解新课:在讲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时,运用自制的课件,结合教材内容,边讲解边投影材料题,请同学们阅读后分析归纳出“俄国具有了哪些革命的条件?”这样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积极思维,从而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必然的。 有关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问题:由于学生在初三已学过,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有较多的认识,因此在讲解时,先让学生自学,鼓励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然后投影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等有关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师生交流互动,组织学生讨论“革命后的俄国向何处去?”然后归纳总结。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深化理解教材,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 在讲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历史意义时:设问:“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的胜利,俄国将会是怎样一幅情景?”在学生回答后再设问:“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的胜利,人类社会将是怎样的状况?”讨论后,教师总结俄国十月革命对俄国和世界的影响。 3、归纳总结、实践提高
引导学生依据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投影展示板书)进行归纳总结后,利用电脑课件展示检测题进行当场练习,巩固提高,落实教学目标。 4、布置作业、深化理解 思考题:
(1) 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
(2) 十月革命对俄国和人类社会有哪些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五、教学反思
六:板书设计
国内 十 历史原因 月 国际 革 二月革命 命 过 程 《四月提纲》
的 七月流血事件
胜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和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巩固 利 意 义:开创历史新纪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