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起点
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1)宏观环境(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环境)
2)微观环境(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生产、采购和销售方式等) 3.财务管理假设的构成
1)理财主体假设-自主理财假设 2)持续经营假设-理财分期假设 3)有效市场假设-市场公平假设 4)资金增值假设-风险与报酬同增假设 5)理性理财假设-资金再投资假设 1)理财主体假设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限制在每一个经济上和经营上具有独立性的组织之内。关系:理财主体假设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空间范围。 理财主体应具备以下特点:要背 (1)理财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济利益; (2)理财主体必须有独立的经营权和财权;
(3)理财主体一定是法律实体,但法律实体并不一定是理财主体。 由理财主体假设可以派生出自主理财假设。 2)持续经营假设
指理财的主体是持续存在并且能执行其预计的经济活动。也就是说,除非有相反的证明,否则,将认为每一个理财主体都会无限期地经营下去。关系: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时间范围。运用: 在日常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在确定筹资方式时,要质疑合理安排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的关系;在进行投资时,要合理确定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关系,在进行收益分配时,要正确处理各个利益集团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 派生假设:理财分期假设
3)有效市场假设——法马(Fama)
结合我国的理财环境和企业特点,有效市场应具备以下特点: (1)企业需要资金时,能以合理价格在资金市场上筹集到资金。 (2)企业有闲置的资金时,能在市场上找到有效的投资方式。 (3)企业理财上的任何成功和失误,能在资金市场上得到反映。
关系:只有在有效市场上,财务管理才能正常进行,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才能建立。 运用:有效市场理论是确定财务管理原则,决定筹资方式,投资方式,安排资金结构,确定筹资组合的理论基础,如果市场无效,很多理财方法和财务管理理论都无法建立。 市场公平假设是有效市场假设的派生假设。它是指理财主体在资金市场筹资和投资等完全处
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交易状态。市场不会抹杀某一理财主体的优点,也不会无视某一理财主体的缺点。理财主体的成功和失败,都会公平地在资金市场上得到反映。 4)资金增值假设
指通过财务管理人员的合理营运,企业资金的价值可以不断增加。资金增值假设说明了财务管理存在的现实意义。
风险与报酬同增假设是资金增值假设的派生假设。关系:资金增值假设说明了财管存在的现实意义,风险与报酬同增假设又要求财管人员不能盲目的追求资金的增值,因为过高的报酬会带来巨大的风险,此两项假设为科学的确立财务管理目标、合理安排资金结构、不断调整资金投向奠定了理论基础。风险报酬原理、利息率的预测原理,投资组合原理也是依据此假设展开论述的。 5)理性理财假设
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理性的理财人员,因而,他们的理财行为也是理性的。即他们都会在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方案。理性理财的第一个表现就是理财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即企业的理财活动都有一定的目标。
理性理财的第二个表现是理财人员会在众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理性理财的第三个表现是当理财人员发现正在执行的方案是错误的方案时,都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以便使损失降至最低。
理性理财的第四个表现是是财务管理人员都能吸取以往工作的教训,总结以往工作的经验,不断学习新的理论,合理应用新的方法。运用:财管中的资金时间价值原理,净现值和内部报酬率的计算等,都是建立在此项假设基础之上。关系:
理性理财行为是确立财管目标,建立财管原则,优化财管方法的理论前提。 资金再投资假设是理性理财假设的派生假设。 2.股东财富最大化——股票价格最高的特点 3.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特点 企业并购的概念
3.并购正效应的理论解释
1)效率效应理论:管理效率(外部管理层介入) 2)经营协同效应理论
收入提升:资源及优势互补,改进营销策略,共享营销网络,增加营销收入;开发新产品(宝洁公司收购Charmin Paper公司,开发一系列高度关联的纸产品——婴儿纸尿布、纸巾等);形成市场和垄断力量。
成本降低:规模经济效益,分摊费用(固定资产支出、制造费用、营销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 ;纵向一体化的经济效益,降低交易费用。 3)多元化优势效应理论(分散风险)
4)财务协同效应理论(投融资互补、提高借贷能力、节税) 5)战略调整理论(快速获取资源和市场) 6)价值低估理论
托宾q(Tobin Q)=市场价值/重置成本 7)信息理论
信息传递(低估或提升管理效率),不管并购是否成功,目标企业的股票价格会上升。 1.资产价值基础法
指通过对目标公司的资产进行估计来评估其价值的方法。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资产评估价值标准。 1)账面价值 2)市场价值
目标公司价值=目标公司资产重置成本+增长机会价值 =Q ×目标公司资产重置成本 3)清算价值 2.贴现现金流量法
贴现现金流量法(DCF)认为企业的价值是与其未来能产生的现金流量密切相关的。应用该方法,能通过各种假设反映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和经验。
基本原理:假设任何资产的价值等于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 1)股权自由现金流量(FCFE)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净收益+折旧-债务本金偿还-营运资本追加额-资本性支出+新发行债务-优先股股利
资本性支出:指厂房的新建、扩建、改建,设备的更新、购置以及新产品的试制等方面的支出。
假设:负债比率不变,仅为增量资本性支出和运营资本增量进行融资,通过发行新债偿还旧债,无优先股。则: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净收益-(1-负债比率)×增量资本性支出-(1-负债比率)×营运资本增量
增量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折旧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FCFE)贴现模型 1)稳定增长的FCFE模型 V=FCFE1/(r-g)
FCFE1为预期下一期的FCFE,r为股权资本成本,g为FCFE的稳定增长率 2)二阶段FCFE模型
(1)条件:前一阶段高速增长,之后稳定增长。
n
V=∑FCFEt(P/F, r ,t)+ FCFEn+1/[(r-gn)(1+r)n] t=1
1.胜利公司是一家医药公司,20x1年每股营业收入为24.8元,每股净收益为6.20元,每股资本性支出为2元,每股折旧为1.2元。预期该公司在今后五年内将高速增长,预期每股收益的增长率为30%,资本性支出、折旧和营运资本以同比例增长,收益留存比率为100%,?值为1.3,国库券利率为7.5%,20x1年营运资本为收入的20%,负债比率保持为60%。五年后公司进入稳定增长期,预期增长率为6%,即每股收益和营运资本按6%的速度增长,资本性支出可以由折旧来补偿,?值为1。该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共3 000万股。市场平均风险报酬率为5%。
要求:估计该公司的股权价值。(折现系数保留小数点后三位,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 估计公司高速成长期现金流量
FCFE(20x2) = 6.2×(1+30%)–(2-1.2) ×(1+30%)×(1-60%)
-[24.8×20%×(1+30%)-24.8×20%]×(1-60%) = 8.06-0.416-0.5952 = 7.05(元) FCFE(20x3) = 7.05×(1+30%)=9.17(元) FCFE(20x4) = 9.17×(1+30%)=11.92(元) FCFE(20x5) = 11.92×(1+30%)=15.5(元) FCFE(20x6) = 15.5×(1+30%)=20.15(元) (2)估计公司高速成长期股权资本成本 r = 7.5%+1.3*5% = 14%
(3)计算高速成长期股权自由现金流量现值 FCFE(高速成长期现值)=
7.05/(1+14%)+9.17/(1+14%)2+11.92/(1+14%)3+15.5/(1+14%)4+20.15/(1+14%)5 = 7.05×0.877+9.17×0.769+11.92×0.675+15.5×0.592+20.15×0.519 =40.91(元)
(4)估计第六年股权现金流量
FCFE(20x7) = 6.2×(1+30%)5×(1+6%)- 24.8×20%×(1+30%)5×6%×(1-60%)=24.40-0.44 = 23.96(元)
(5)计算公司稳定增长期股权资本成本 r = 7.5%+1×5% = 12.5%
(6)计算公司稳定增长期股权现金流量的现值
FCEF(稳定增长期) = 23.96/[(12.5%-6%)*(1+14%)5] =191.45(元) (7)计算公司股权自由现金流量现值总和 V = (40.91+191.45) ×3 000 = 697 080(万元)
2.时代百货公司2005年的息税前净收益为10.64亿元,资本性支出为6.20亿元,折旧为4.14亿元,销售收入为144.60亿元,营运资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0%,税率为40%。预期今后5年将以8%的速度高速增长,假定折旧、资本性支出和营运资本以相同比例增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