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馨 提 示 此教学案是教师上课的教案,也是学生学习的学案,更是学生上课时的知识笔记、课后复习资料,请同学们妥善保管,教学案发给你们后,请认真研读教材并借助资料与老师或同学们讨论,达到能讲水平。
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第二课时 财产留给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遗产的涵义及其必备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涵义以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继承的方式,遗赠有别于遗嘱继承;协商解决继承问题、继承权受到侵害要依法予以维护。
2、能力目标:提高依法维护自己的财产继承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继承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应该如何做? 教学难点:依法维护自己的财产继承权。
三、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合作探究等 四、教学准备:教学案,多媒体课件
五、课前预习:阅读课本第76页——第80页(学生自行安排时间) 【自主学习,课前预习并完成】
1. 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 人,被继承人遗留的合法财产称为 。
2. 法律上将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 。
3. 所谓继承权,指的是 依法取得被继承人 的权利。 4. 依照我国继承法,继承方式包括 继承和 继承。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1. 了解与继承有关的一组概念 ①被继承人:
1
②继承人: ③遗产: ④继承权:
2. 遗产必须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3. 法定继承人范围、确立的依据、 继承的顺序
4. 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有几种?
什么是法定继承?
什么是遗嘱继承?
有效遗嘱必项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什么是遗赠?
5. 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2
【随堂巩固练习】 (一) 单项选择
1. 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 ( )
①配偶 ②父母、子女 ③兄弟姐妹 ④祖父母、外祖父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2. 公民贾某去世后留下8万元遗产,贾某的妻儿、兄弟姐妹、父母都提出了继承其遗产的要求。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应该是贾某的( )
A.妻儿、父母 B 妻儿、兄弟姐妹 C 父母、兄弟姐妹 D 妻儿、兄弟姐妹、父母
3. 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依据下列关系确立的 ( ) ①血缘关系 ②婚姻关系 ③抚养关系 ④亲戚关系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 公民徐某有一儿一女,妻子早逝。几年后徐某也因病去世,留下6间房产和5万元钱。按照法律规定,房产和5万元钱直接由其儿子和女儿共同继承。这种继承方式属于( )
A.遗嘱继承 B 法定继承 C 馈赠继承 D 遗赠继承 5. 在遗产继承中,应该 ( )
①注重情意 ②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 ③相互宽容 ④相互关爱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④ 6. 作为遗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
①必须是公民死亡时留下的财产 ②必须是公民个人所得的遗产 ③必须是合法的财产④公民在世时的财产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③④ (二)材料分析
公民李某共有三儿一女,出第二个儿子婚后不久暴病死亡外,其余儿女都以成家另局。李某生前曾长期患病在床,妻子亦年老体弱,无力照顾丈夫,夫妻俩长期
3
由寡居的二儿媳妇服侍。李某病逝后留下储蓄3万元,房屋4间。子女为财产继承问题发生了纠纷。
(1) 李某的大儿子说:“父亲的遗产是只传给儿子的,何况妹妹已出嫁,所以财产继承只是我与三弟之间的事。”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 李某的小儿子说:“虽然二哥已死,但二嫂尚未改嫁,而且她在我们家帮我们服侍父母,所以父亲的遗产也该分给她一份。”此说法有无道理?为什么?
(3) 李某的长兄闻讯也赶来说:“我与李某是亲兄弟,他死了,遗产应分给我一份。”这话对吗?为什么?
【课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请预习下节课内容!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