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D 2.①D ②D ③D 3.C 4.①D ②C 5.B 6.B 7.B 8.A 9.B 10.B 11.C 12.C
二、填空题:
1.select, project, union, set difference, Cartesian product, and rename 2.variables, messages, methods 3.封锁(locks)
三、判断题:
1.设有三个关系R1,R2和R3,则(R1-R2)-R3等价于R1-(R2-R3) 结论错误
方法1:
设R1 设R2 设R3 A a1 a1 a2 B b1 b2 b2 A a1 a1 a1 B b1 b3 b4 A a1 a2 B b2 b2 A a1 a1 a2 B b5 b6 b2
(R1-R2)-R3 A a1 R1-(R2-R3)
所以(R1-R2)-R3? R1-(R2-R3)
方法2: 采用图示表示
结论错误,因为:
R3 R1 R3 B b2 2.关系R2=(A,B,C,D,E),F={AB CE,E AB,C D}是3NF。
E+={A,B,C,D,E},(AB)+={A,B,C,D,E},所以关系R2的候选码是E和AB,对于C D,3NF的3个条件都不满足,所以R2不是3NF。 或者:
E+={A,B,C,D,E},(AB)+={A,B,C,D,E},所以关系R2的候选码是E和AB,AB C,(C AB),C D,非主属性D传递依赖于码AB,所以R2不是3NF。
四、简答题:
1.试述数据库系统中数据抽象的三级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StoragC SChema);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或: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内模式:亦称存贮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贮方式的描述。 2.为什么我们目前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大都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答:关系数据库是以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的,关系数据库的主要优点是概念简单清晰,用户不需了解复杂的存取路径,不需说明“怎么干”,只需说明“干什么”,易懂易学。因此关系数据模型逐渐取代了层次、网状数据模型,成为商业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流。 或:
·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不同,它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
·关系模型的概念单一。无论实体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表示。对数据的检索结果也是关系(即关系表)。所以其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3.数据库系统的故障有哪些类型?恢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
Transaction failure System crash Disk failure
恢复子系统的功能就是利用冗余数据,再根据故障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把数据库恢复到故障前的某一时刻的一致性状态。
五、综合题:
1.略 2.略 3.解:
(1)ΠS#,CNAME(σAGE>21? SEX=’男’(S)) (2)ΠC#,CNAME(C
(ΠS#,C#(SC)?ΠS#(S)))
4.解:(1)SELECT B
FROM R, S
WHERE R.A=S.A AND C>50 (2)UPDATE R
SET B=’b4’ WHERE A IN (SELECT A FROM S WHERE C=40)
5.设有关系模式R(A,B,C,D),其上的函数依赖集: F={A C,C A,B AC,D AC} (1)求F的最小等价依赖集(canonical cover)FC。
(2)请根据算法(Figure 7.14)将R分解为满足3NF且具有无损连接并保持函数依。 解:(1)FC={ A C,C A,B A,D A} (2)F1={A,C},F2={B,A},F3={D,A},F4={B,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