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积极心理学与班主任智慧
作者:郝杰
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5年第09期
【摘 要】职业学校的育人工作呼唤着班主任工作向专业化转变,而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和育人工作中,各类难题却时刻困扰着很多一线的年轻班主任,他们苦于班级管理没有思路,处理问题找不到方法。将积极心理学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探索在积极心理学理念引领下的班主任工作智慧,有利于班主任工作的科学开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班主任;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6-0056-03 【作者简介】郝杰,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扬州,225126)讲师,学工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学校学生管理。
职业学校班主任不好当,这是很多职业院校班主任老师的共同心声。面对一批“调皮”的孩子,如何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怎样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学生的不良学习、生活习惯怎样才能转变?这些问题困扰着每一个班主任,但要回答这些问题显然不能简单地用“爱”与“奉献”来应对,而是需要更多的智慧。 一、积极心理学是班主任工作的最佳搭档
提到心理学,很多人想到的是心理专家用来研究和治疗人的精神或者心理疾病,是一种帮助人们从某种“逆境”中挣脱的学科,很有神秘感。其实这样的理解并不全面,心理学还有着帮助普通人更好地生活以及发掘和培养人潜能,帮助其树立健康的人格及和谐的世界观的重要作用。而由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提出的“积极心理学”恰恰侧重了这一方面。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是人们应该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心理和心理问题,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力量和品质,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普通人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关注如何挖掘和激发人的潜能。 职业学校担任班主任工作的人,很多是一线的专业教师,但是其工作的侧重点和教学工作又有明显的区别。班主任工作的本质还是育人,其核心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思想道德、健康心理品质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既有学生个体也包括班级整体。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知道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的价值取向;知道如何让自己的学生收获健康的人格,并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诉求和最终目标很多都与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念相吻合,因此可以认为“积极心理学”一定能够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最佳搭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