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对机件中不可见的结构形状一般用( )线画出。
2、视图分为( )、( )、( )和( )四种。 3、表示一个 机件可以有( )个基本投射方向。 A、三 B、六 C、八 D、无数 4、右视图靠近主视图的一侧表示机件的左方。( ) 5、仰视图远离主视图的一侧表示机件的上方。( ) 6、( )是可以移位配置的基本视图。
A、后视图 B、局部视图 C、斜视图 D向视图 7、( )必须在图形上方中间位置处注出视图名称“×”(如A、B等),并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注上相同的字母。
A、基本视图 B、向视图 C局部视图 D、斜视图 8、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必须用波浪线表示。( )
9、当所表示的局部结构是完整的,其图形的外轮廓线呈封闭时,局部视图中的波浪线可省略不画。( )
10、对称机件的视图可只画一半或1/4,甚至是1/8。( )
11、斜视图是将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 12、为了清晰地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常采用( )的画法。 A、剖视图 B、三视图 C、六视图 D、
13、剖面线的方向一般与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 )0角。 A、30 B、45 C、60 D、90
14、在剖视图中应尽量避免用细虚线表示机件上不可见的结构。( ) 15、剖视图的标注有三个要素。( )
A、剖切线 剖切符号 字母 B、剖切量 剖面线 投影关系 C、投影关系 剖切位置 字母
D、剖切面数量 剖面线 剖切符号
16、根据剖切范围的大小,剖视图可分为( )、( )和 ( )。 17、当剖切平面通过回转面形成的孔或凹坑的轴线,或通过非圆孔会导致出现完全分离的断面时,这些结构按剖视图要求绘制。 18、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画( )。
A、粗实线 B、细实线 C细点划线 D、细虚线 19、局部放大图与被放大部分的表示法无关。( )
20、绘制局部放大图时,一般应用( )圈出被放大部位。 A、粗实线 B、波浪线 C、细点化线 D细实线 21、较长机件可断开后缩短绘制,但尺寸仍按机件的设计要求标注。( ) 22、钻孔的底部应画成( )0。
A、45 B、90 C、120 D、150 23、图示螺纹的旋向为左旋。( )
24、公称直径为8mm,细牙,螺距为1mm,中径和 顶径公差带均为6H的单线右旋普通螺纹,其标记为( )。
A、M8×1 B、M8 C、M8×1—6H D、M8—6H 25、模数m是设计、制造齿轮的重要参数,模数没有单位。( ) 26、( )是 制造和 检验零件的主要依据。
A、主视图 B、基本视图 C、零件图 D、装配图 27、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 A、图形 尺寸 技术要求 标题栏 B、图形 尺寸 技术要求 明细栏
C、图形 尺寸公差 表面粗糙度 材料 D、图形 技术要求 材料 设计人员
28、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应该能够反映零件的( ),即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9、零件的结构和形状,除了应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外,还应满足制造工艺的要求,即应具有( )。
30、在铸造零件毛坯时,为便于将木模从砂型中取出,在铸件的内、外壁沿起模方向应有( )的斜度。
A、1:30~1:20 B、1:20~1:10 C、1:10~1:5 D、1:5~1:2 31、为防止起模或浇铸时砂型在尖角处脱落和避免铸件冷却收缩时在尖角处产生裂缝,铸件各表面相交处应做成( )。
A、倒角 B、倒圆 C、尖角 D、圆角
32、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零件上的避免交线就 显得不明显。为了区分不同形体的表面,在零件图上仍画出两表面的交线,称为( )。
A、过渡线 B、渐开线 C、轮廓线 D、截交线 33、( )表示450倒角。
A、A B、B C、C D、D
34、切削加工螺纹时,为了便于退出刀具,以及在装配时保证与相邻零件靠紧,常在待加工面的轴肩处先加工出( )
A、键槽 B、越程槽 C、燕尾槽 D、退刀槽
35、一般情况下,零件在长、宽、高三个方向都应有一个主要基准,为便于加工制造,还可以有若干( )。
36、零件上阶梯孔的加工顺序一般是先做成小孔,再加工大孔。( ) 37、国家标准对孔和轴各规定了( )个基本偏差。 A、13 B、20 C、28 D、59 38、装配图中不需标注零件的群补尺寸,只需注出( )、( )、( )和( )等几种必要的尺寸。 39、完成习题册P87第一题。 40、完成习题册P87第二题。
41、零件图上标注尺寸要考虑所注尺寸是否便于( )和( ).
42、配合是指( )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轴( )之间的关系。 43、配合分为( )、( )和( )三类。 44、Φ25F7/h8的含义是:基本尺寸是( ),标准公差等级为( )级,基本偏差为( )的孔与标准公差等级为( )的基准轴组成的( )配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