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讲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1.(2020·浙江省绿色评估联盟高三考试)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需对S型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 B.配制的培养基应适合肺炎双球菌的生长和繁殖 C.转化的有效性与R型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 D.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解析:选C。需对S型菌中的物质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以便确定转化因子是何种物质,A正确;配制的培养基应适合肺炎双球菌的生长和繁殖,以确保肺炎双球菌能增殖和转化,B正确;转化的有效性与S型菌的DNA纯度有密切关系,C错误;将S型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开,分别与R型菌混合,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D正确。
2.用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不含P的大肠杆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由大肠杆菌的DNA编码
B.亲代噬菌体DNA连续复制3次产生的DNA中,含P的DNA占1/8 C.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D.噬菌体DNA与大肠杆菌DNA的(A+C)/(T+G)的值不同
解析:选C。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由噬菌体的DNA编码,A错误;亲代噬菌体DNA连续复制3次产生的DNA中,含P的DNA占2/8,B错误;合成子代噬菌体DNA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C正确;噬菌体DNA与大肠杆菌DNA的(A+C)/(T+G)的值相同,D错误。
3.(2020·舟山模拟)肺炎双球菌中的S型菌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R型活菌+S型菌的多糖→有荚膜的细菌
B.R型活菌+S型菌DNA水解产物→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C.R型活菌+S型菌DNA→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D.R型活菌+S型菌蛋白质→不能够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
解析:选A。S型菌的多糖不是转化因子,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A项错误;S型菌DNA的完全水解产物已经失去活性,也没有转化能力,B项正确;S型菌的DNA能使R型菌转化,C项正确;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不能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D项正确。
4.(2020·浙江省名校考前押宝)“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需要利用分别含有S和P的细菌
35
32
32
32
32
32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实验失败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 D.④的结果是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解析:选A。由于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在标记噬菌体时,需要利用细菌;检测放射性时不能区分何种元素,所以要利用分别含有S和P的细菌。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但不会导致实验失败。搅拌和离心的作用是让细菌和噬菌体分开。标记的元素不同,经离心后出现放射性部位不同,标记S元素的放射性主要集中于上清液,标记P元素的放射性主要集中于沉淀物。
5.下列关于烟草花叶病毒(TMV)感染和重建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烟草花叶病毒由双链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B.用来自不同病毒株系的RNA和蛋白质混合后感染烟草,所繁殖的病毒类型取决于提供RNA的株系
C.用TMV的蛋白质感染烟草后,烟草会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 D.该实验证明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解析:选B。烟草花叶病毒由单链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A错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用来自不同病毒株系的RNA和蛋白质混合后感染烟草,所繁殖的病毒类型取决于提供RNA的株系,而不是提供蛋白质的株系,B正确;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故用TMV的蛋白质感染烟草后,烟草不会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C错误;该实验只能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
6.(2020·嘉兴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模拟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35
32
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
B.b中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 C.若b中具有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析:选C。用S只能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只能留在细菌外。搅拌越充分,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得越彻底,沉淀物b中放射性越低,如果使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彻底分离,则沉淀物b中不含放射性。沉淀物b中具有放射性的原因为搅拌不充分,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无关。本实验并没有“示踪”DNA在遗传中的作用,因此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7.(2020·宁波模拟)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每个双链DNA分子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
35
B.每个核糖上均连接着1个磷酸和1个碱基 C.每个DNA分子的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糖数
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4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40个鸟嘌呤 答案:B
8.(2020·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联考)下图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部分示意图,下面关于该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3”和“4”材料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不同 B.模型中碱基的数量遵循卡伽夫法则 C.“2”和“3”组成的结构叫脱氧核苷
D.DNA分子中,若一条链中(A+T)/(G+C)=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1/a
解析:选D。“3”和“4”代表的碱基的种类不同,故材料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不同,A正确;模型中碱基的数量遵循卡伽夫法则,B正确;“2”和“3”组成的结构叫脱氧核苷或核苷,C正确;DNA分子中,若一条链中(A+T)/(G+C)=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也为a,D错误。
9.某同学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在一条链中所用碱基模块A∶C∶T∶G为1∶2∶3∶4,则该模型中四种碱基模块的比例应为( )
A.1∶2∶3∶4 C.1∶1∶1∶1
B.3∶4∶1∶2 D.2∶3∶2∶3
解析:选D。DNA双链中A与T配对,C与G配对,所以已知比例的这条链上的A数量与另一条链上的T数量相等,C数量与另一条链上的G数量相等,故另一条链中A、C、T、G数量之比为3∶4∶1∶2,两比值对应相加,即得到整个DNA双链中四种碱基数量比为2∶3∶2∶3。
10.(2020·浙江金华月考)如图为DNA分子的片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⑦ B.RNA聚合酶可以切断⑤
C.复制时DNA聚合酶催化形成①②之间的化学键 D.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解析:选B。图中⑦是脱氧核苷酸单链,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应是④;RNA聚合酶能将DNA解旋,可以切断氢键⑤;复制时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而①②之间的键是同一个核苷酸内的化学键;⑥是碱基对,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11.(2020·海宁模拟)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α链)子链中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α链的互补链(β链)中,T和C分别占(β链)碱基总数的( )
A.32.9%和17.1% C.18.7%和31.3%
B.31.3%和18.7% D.17.1%和32.9%
解析:选B。由于整个DNA分子中G+C=35.8%,则每条链中G+C=35.8%,A+T=64.2%;由于α链中T与C分别占α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由此可以求出α链中G=18.7%、A=31.3%,则其互补链β链中T和C分别占β链碱基总数的31.3%和18.7%。
12.(2020·浙江杭州模拟)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关于该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种含氮碱基A∶T∶G∶C=4∶4∶7∶7
B.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m>2n),则G的个数为(pm/2n)-p C.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种 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
解析:选B。该DNA分子中A∶T∶G∶C=3∶3∶7∶7;若该DNA分子中A为p个,其占全部碱基的n/m,则全部碱基数为p÷,所以G的个数为(p÷-2p)÷2,即-p;碱基的
mm2n排列方式应少于4种;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
13.(2020·舟山模拟)如图是赫尔希和蔡斯研究遗传物质实验中的物质示意图及实验过
100
200
nnp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