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制剂新技术)模拟试卷4.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5 22:13: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制剂新技术)模拟试卷4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 脂质体最适宜的制备方法是( )

(A)乳化聚合法

(B)注入法

(C)乳化一固化法

(D)饱和水溶液法

(E)熔融法

2 纳米乳粒径范围为( )

(A)<1nm

(B)10~100nm

(C)100~500nm

(D)1~5000μm

(E)10~250nm

3 脂质体的骨架材料为( )

(A)磷脂

(B)蛋白质

(C)多糖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D)聚氯乙烯

(E)环糊精

4 下列方法中不是脂质体制备方法的是( )

(A)熔融法

(B)逆相蒸发法

(C)界面缩聚法

(D)薄膜分散法

(E)超声波分散法

5 下列方法中属于制备微囊的物理化学法是( )

(A)喷雾干燥法

(B)研磨法

(C)单凝聚法

(D)界面缩聚法

(E)逆相蒸发法

6 下列方法中属于制备微囊的化学法是( )

(A)喷雾干燥法

(B)流化床包衣法

(C)单凝聚法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D)界面缩聚法

(E)逆相蒸发法

7 下列关于微型胶囊的概念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而形成微小囊状物的技术,称为微型胶囊

(B)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而形成微小囊状物的过程,称为微型胶囊

(C)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中而形成微小囊状物,称为微型胶囊

(D)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环糊精材料中而形成微小囊状物,称为微型胶囊

(E)将固态药物或液态药物包裹在环糊精材料中而形成微小囊状物的过程,称为微型胶囊

8 制备以“明胶一阿拉伯胶”为囊材的微囊的要点为( )

(A)明胶与阿拉伯胶溶液混合后调节pH至4~4.5,使二者结合成不溶性复合物

(B)成囊过程系统温度应保持50-55℃

(C)在10℃以下,加入37%甲醛溶液使囊固化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不是

9 以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为囊材,将囊心物分散在囊材中,然后加入凝聚剂,使囊材凝聚成囊,经进一步固化制备微囊的方法是( )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A)单凝聚法

(B)复凝聚法

(C)溶剂一非溶剂法

(D)改变温度法

(E)液中干燥法

10 下列关于微型胶囊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微囊可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

(B)微囊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C)微囊可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

(D)微囊可使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应用与贮存

(E)微囊可提高药物溶出速率

11 下列方法中属于制备微囊的化学法方法是( )

(A)单凝聚法

(B)复凝聚法

(C)溶剂一非溶剂法

(D)辐射交联法

(E)喷雾干燥法

12 以2.5%-5%的明胶加2.5%一5%的阿拉伯胶为囊材制备微囊一般采用( )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A)单凝聚法

(B)复凝聚法

(C)喷雾凝结法

(D)空气悬浮法

(E)界面缩聚法

13 将大蒜素制成微囊是为了( )

(A)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B)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

(C)控制药物释放速率

(D)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

(E)使药物浓集于靶区

14 制备以明胶为囊材的微囊时,固化微囊可以加入( )

(A)乙醇

(B)氢氧化钠

(C)甲醛

(D)丙二醇

(E)丙三醇

15 不能用复凝聚法与明胶混合用于制备微囊的高分子化合物有( )

(A)HPMC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医学类试卷]初级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制剂新技术)模拟试卷4.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4p0m49cn33ef8l940oa3cwgi893hn006e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