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高中美术绘画第二单元第三课教学案例
光 色 心 情 教 学 设 计
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级中学
祖金明
一、设计思想
结合生活中的色彩体验,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欣赏评述美术作品中的色彩表现。通过丰富的色彩感受活动,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并理解色彩的心理属性,构建形象生动的色彩观,学会有目的地选择和运用色彩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课时安排
一 课 时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着眼于色彩基础知识的介绍。 2、技能目标:运用色彩大胆表述自己的情感。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修养,激发创作欲望,力争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四、教学重点
学会在生活中运用色彩,学会美化生活。 五、教学难点
理解色彩的表现语言,学会在生活中运用色彩。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色彩工具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作品欣赏(通过音乐作品导入)
通过音乐作品欣赏,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创作心情,了解音乐等艺术作品能反映作者的心情。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述画家的情感。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天空、草地、海洋、漫无边际的薰衣草都有它们各自的色彩。你、我、他也有自己的色彩,代表个人特色的衣着、家装、装饰物的色彩,可以充分反映人的性格、爱好、品位。设计爱好者对色彩的喜爱更是“如痴如狂”,他们知道色彩不仅仅是点缀生活的重要角色,它也是一门学问。要在设计作品中灵活、巧妙的运用色彩,使作品达到各种精彩效果,就必须对色彩好好研究一番。那么艺术家利用哪些自然的色彩元素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呢?
2、让学生欣赏作品《向日葵》、《呐喊》。 (1)请学生谈谈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的心情。 (2)问作者通过什么来表达他当时的心情。 3、美术作品可以通过形、色等来表达作者的心情。
本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画家们如何运用光与色来表达他们的心情。 4、学生填色小游戏。
(二)进行新授 色彩的基础知识 1、颜料中的三原色 2、色光中的三原色
看得见的冷热酸甜 1、 色彩的冷暖。
(1) 冷色(联想及象征) (2) 暖色(联想及象征)
(3) 建筑物在不同色光下给人的情感体验。 2、 色彩感受来自于我们的感知经验。
物体通过表面色彩可以给人们或温暖或寒冷或凉爽的感觉。一般说来,温度感觉是通过感觉器官触及物体而来.与色彩风马牛不相及。事实上,各类物体借助五彩缤纷的色彩给人一定的温度感觉。
红、橙、黄等颜色使人想到阳光、烈火,故称“暖色”。如燃烧的深林,如
果你没看到图,听到火,肯定会想到是红色,灼热的感觉。
绿、青、蓝等颜色与黑夜、寒冷相联,称“冷色”。如夜晚被灯光照亮的宾 馆大厦,感觉冷冷的。
色系一般分为暖色系、冷色系、中性色系三类。
艺术家利用色彩冷暖感,营造出画面所需要的气氛,突出作品。 人对色彩的冷暖感觉基本取决于色调。
3、 色调是画家传达作品的主题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欣赏美术作品) 色调的形成是由色相、明度、纯度、色量与面积分布以及位置等综合因素造 成的,是由色彩基本元素——主导色、辅助色和点缀色相互搭配后产生的色彩倾向。这种色彩的倾向性概念,就是一件作品中所有色彩相互组合后呈现的色彩整体效果。
4、 色彩可以表现冷、暖,同样也可表现酸甜(请学生举例)。 色彩是有冷热的,那么色彩有没有酸甜呢?
(学生看书)不同的色彩代表着什么味道,请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 虽未尝到,但通过看,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酸甜苦辣了。 5、 色彩是有重量感的。
明度较高的色彩给人的感觉较轻;相反,明度低的色彩,给人的感觉较重。 6、 生活中的色彩(衣食住行),可结合校服设计来谈谈。
画笔抹出的喜怒哀乐
1、美术作品中形与内容相同,而色彩不同给人的心情感受不同。 暖色调让我们感受到青春的气息,冷色调表现了生活的哲理。
画面的色彩往往也直接传送着画者的人格精神和情感取向,使观众从心理上产生出共鸣。
2、不同的人对色彩产生的心情可各不相同。(举例对比分析)
不同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举例略)
同一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如白色,有人感到死亡,有人感到纯洁。
色彩和性格。
人们对某种色彩的偏爱与性格有很大关系,不同的色系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他人的衣着色彩、房间色彩等身边的东西,分析他的性格。我们可以大概的分析一下各色系代表的性格:
红色:冲动,精力旺盛,具有坚定的自强精神。 橙黄色:对生活富于进取,开朗,和蔼。 黄色:胸怀远大理想,有为他人献身的高尚人格。 绿色:不以偏见取人,胸怀宽阔,思想解放。 蓝色:性格内问,责任感强,但偏于保守。
3、古诗词中的色彩(也可就一种色彩来拓展学生情感)。 4、你对色彩的感受(举例戏剧中个性化的色彩)。
(三)欣赏探究
通过作品分析,学生举例来探究如何运用光色表达我们内心的心情。
八、课堂练习
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各自创意的基础上进行协商统一,完成一幅作品。 1、主题:光色心情。
2、要求:二人为一组合作,形态不限。
(可以二人共同完成一幅,也可二人讨论协商后各完成一幅)。
3、完成:随堂
在学生进行设计制作的实践中,教师通过巡回辅导的方式,及时纠正作业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把学生中有创新意识、独特个性的作品反馈给学生们观看,最大限度地展现学生的成果。
九、本课小结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同学们能运用色彩,享受色彩,放飞心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