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我们的大丰收
教学目标
1、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
2、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3、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
4、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教学难点
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经过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今天,整理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吧。
二、我们收获了种子
1、统计一株凤仙花大约收获了多少粒种子? 2、学生对着自己的观察记录表汇报。 3、组织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 三、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
1、根据课本第17页的凤仙花植株高度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通过分析折线图,了解凤仙花在哪段时间里生长最快。
2、指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 3、指导学生填写课本第17页上的表格。
4、引导学生掌握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
5、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6、学生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了解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7、小结:根据单元起始课学生记录的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经历了这样的种植活动,对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有了哪些提升。
四、作业布置
- 13 -
课外作业:阅读“资料库”里《凤仙花》和《多种多样的茎》两篇文章。了解凤仙花的有关知识;了解“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 五、板书设计 7.我们的大丰收 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教学反思: - 14 -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教学目标
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蚕卵里孕育生命,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3、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4、了解小蚕的饲养方法,培养饲养、观察动物的兴趣。 5、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细心地照管小蚕。 教学重点
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
二、学习新课 1、观察蚕卵 (1)初观察
A、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说明: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 —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学生观察的应该是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颜色应该是紫黑色的。)
B、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2)再观察
(比如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等。学生也可能会发现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2、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 15 -
(1)小蚕什么时候从卵里出来,小蚕是怎样从卵里出来的,出来以后会干什么?(让学生预测一下,目的激发学生继续观察的兴趣。)
(2)小蚕就要出来了,我们要为它准备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 (3)为什么要在盒盖上扎小孔呢? A、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 B、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 C、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3、指导学生阅读养蚕窍门 三、总结课堂
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
四、板书设计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观察蚕卵 颜色 大小 形状
2、蚕的生长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2、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后,用测量等科学的方法观测蚕身体的变化,用文字和图画记录及描述蚕的生长变化。
3、学习给桑、除沙等养蚕的技能。
4、发现生命的生长变化,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5、认识到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怎样区别即将吐丝的蚕、怎样为它营造结茧的场所,以及指导学生帮助蚕顺利地吐丝结茧等。
教学难点
要鼓励学生全面、细致和科学地观察,必要时应该数一数、量一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蚕的外形特征、行为,以及蜕皮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 1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