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学反思
韩艳
本节课我主要的关注点在于诵读和学生文言词汇的积累与运用,文言词语古今义变化大,加上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故读懂文言文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为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我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预习自学。《马说》课本上有比较详尽的注释,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学生结合书上的注释,阅读起来是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的。通过预习,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学会了从文本中质疑,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预习中已经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了识记,为课堂学习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提前进入了学习状态。这样预习事半功倍,这种既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又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的做法。
二.注重诵读感悟以读带导。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在文言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上要注重“读”这一环节,为此我下载了《马说》的视频范读,更主要的是有学生的用心“四读”:一读发音正确,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等,为此准确朗读是学习古文的基础条件;其次要正确划分句中的停顿和朗读的节奏;第三要正确读出语气,文言文中语气复杂而多变,不仅要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还要读得强弱缓急分明,这就要求较好地了解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第四要读出语势,这其中包含着对文章的初步理解和感知。
三.注重引领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决不能缺失的。教师在检查预习环节和交流、质疑、探究环节既是参与者,也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学生思维困惑处或者知识不足处,都要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指导:指导学生朗读,指导学生翻译,指导学生记忆。当答案出现争执时,要肯定正确答案;在没有答案时,负责给出正确答案,还要给出确凿的证据,让学生信服,教师的帮助指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四、注重巩固积累文言字词句注重双基教育。文言文多是记录古代的生活,现代人多比较陌生,加之语言的变化,一词多义,文言文的词义与今天差距较大,故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词义也有固定的,多积累自然就会熟悉。一般而言,实词意义较单一,如“称”为“著称”,“通”为“通晓”,“能”为“才能”等等;虚词意义较为复杂,如“之”的用法有七种,连词“而”表示的意义关系有六种,只要熟悉用法含义,做到心中有数,再遇到词语,根据语言环境去判断辨析,自然会容易的多。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后,教师给学生整理古今义差别较大的文言词语和用法较多的文言词语是必要的。对于难以理解的句子一定要对重点关键词反复记,所以这种方法特别有利于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而且也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