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Ⅲ)
ks5u目标导读] 1.回顾总结已学知识,强化对分离定律的认识和理解。2.结合实例归纳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3.结合实践,阐明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ks5u重难点击] 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
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2.分离定律
(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概率: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其取值范围在0~1之间。
4.概率的基本运算法则
(1)加法定理:两个互不相容的事件A与B和的概率,等于事件A与B概率之和,既P(A+B)=P(A)+P(B)。 (2)乘法定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乘积,P(AB)=P(A)·P(B)。 课堂导入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总是同当时热衷于这门科学研究的杰出人物紧密相关,遗传学的形成与发展也不例外,孟德尔就是遗传学杰出的奠基人。他揭示出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在实践中有哪些应用呢?
探究点一 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分离定律在生产实践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1.指导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的一般流程:父本(♂)、母本(♀)间行种植→母本去雄→人工授粉→套袋隔离→培养管理→F1代杂交种→F1自交→从F2中选择需要的品种。
(1)若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推广。
(2)若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F2中的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其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但
人们发现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
Fn 所占比例 杂合子 12n 纯合子 1-12n 显性纯合子 112-2n+1 隐性纯合子 112-2n+1 显性性状个体 112+2n+1 隐性性状个体 112-2n+1 a.据上表可判断下图中曲线①表示纯合子(AA和aa)所占比例,曲线②表示显性(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曲线③表示杂合子所占比例。
b.由曲线得到启示:在育种过程中,选育符合人们要求的显性个体,可进行连续自交,直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
示例1 具有一对遗传因子的杂合子亲本连续自交,某代的纯合子所占比例达95%以上,则该比例最早出现在( )
A.子3代 B.子4代 C.子5代 D.子6代
解析 依据分离定律可知,杂合子连续自交n代,则Fn
1n
中杂合子占(2);据题意知,杂合子自交n代后需满足:1n1n1
(2)<1-95%,即(2)<(20),因而该比例最早出现在子5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