础上,拿掉光屏,用肉眼在_____(选填“A”、“B”或“C”)位置沿图示方向能看到这个实像。 (5)在第(3)的基础上,当光屏略微向右移动时,光屏上的像将会模糊,如果蜡烛与凸透镜不动,那么,在凸透镜前放置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其实就是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2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
(1)为了在纸板上同时呈现入 射光束与反射光束,将平面镜水平放置后,白色纸板应与平面镜_________,并保持硬纸板A, B两部分在_________;
(2)改变入射角大小做4次实验后,最后纸板上留下了8条光线,难以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相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请你给小明提个建议:_________.妥善解决上述问题后,小明顺利测得数据,将其记录在上表中,根据数据能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
(3)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_________ (选填“仍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2.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水的温度/℃ 0 90 1 92 2 94 3 _____ 4 98 5 98 6 98 7 98 8 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_____。
A. B. C. D.
23.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1 2 3 长度/cm 31 48.5 直径/cm 1.5 2 2.5 频率/Hz 2131 1284 656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_____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_____。
2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C两点,图中是A、B、C三处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原理是(用公式表示)_____;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坡度要_____(填“较大”或“较小”),其目的是:让小车下滑的时间_____(填“长”或“短”),这样能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
(3)若s2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_____m/s,小车下滑过程中全程的平均速度vAC=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练习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A C B A D C C 二、填空题 11.3:5 12.乙 凹
13.白纸 漫反射 遵循 14.凝华 室内 15.超声波 16.回声6 000信息 三、计算题 17.85g/cm3
18.(1)170km/h;(2)400m
四、实验题
19.左 31.4 3.14×103 < 用天平测出小烧杯质量为m2 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
?ρ水
20.同一高度 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 缩小 C 凹 近视眼
21.垂直 同一个平面内 实验时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不能 在
22.(1)96 (2)98 低于 (3)B
23.(1)20.50;(2)3;(3)不能;没有控制变量 24.v=
s 较小;;(3);;(4)大;变速 长 0.15 0.18 大 变速 t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请估算一个中学生血液的质量约为( ) A.4kg
B.40kg
3
3
C.400g D.4N
2.“全碳气凝胶”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密度最小的材料,密度只有3kg/m3.某型号汽车发动机采用质量为120kg、密度为6×10kg/m的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若采用“全碳气凝胶”制造,需要“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为 A.6g
B.60g
C.600g
D.6000g
3.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取款机,它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然后析人脸的信息。人站在ATM机前,看一眼摄像头,再输入手机号、取款金额、密码,自动吐钞,拿走现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这种镜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镜头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实像
D.若镜头焦距为10cm,为了能形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 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虚像 C.缩小的虚像
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B.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色光 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
6.如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 ) A.
B.
B.放大的实像 D.缩小的实像
C. D.
7.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冰的熔点是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