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高考考情解读】
1.本章在高考中主要考查集合的运算、充要条件的判定、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否定,常与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数列等知识综合在一起考查.
2.试题以选择题、填空题方式呈现,考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目难度中等偏下. 【知识梳理】
1. 集合的概念、关系与运算
(1)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求解含参数的集合问题时要根据互异性进行检验.
(2)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A?B,B?C?A?C,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数为2n,真子集数为2n-1,非空真子集数为2n-2.
(3)集合的运算:?U(A∪B)=(?UA)∩(?UB),?U(A∩B)=(?UA)∪(?UB),?U(?UA)=A. 2.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四种命题中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遇到复杂问题正面解决困难的,采用转化为反面情况处理. 3.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若p?q,则p,q互为充要条件. 4.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命题p∨q,只要p,q有一真,即为真;命题p∧q,只有p,q均为真,才为真;¬p和p为真假对立的命题.
(2)命题p∨q的否定是(¬p)∧(¬q);命题p∧q的否定是(¬p)∨(¬q). 5.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x∈M,p(x)”的否定为“?x0∈M,¬p(x0)”;“?x0∈M,p(x0)”的否定为“?
x∈M,¬p(x)”.
【典型题型解析】
考点一 集合间的关系及运算
例1 (1)(2012·课标全国)已知集合A={1,2,3,4,5},B={(x,y)|x∈A,y∈A,x-y∈A},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A.3
( )
B.6 C.8 D.10
(2)设函数f(x)=lg(1-x2),集合A={x|y=f(x)},B={y|y=f(x)},则图 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1,0]
( )
B.(-1,0)
C.(-∞,-1)∪[0,1) D.(-∞,-1]∪(0,1)
(1)(2013·山东)已知集合A={0,1,2},则集合B={x-y|x∈A,y∈A}中元素
的个数是 A.1
( )
B.3 C.5 D.9
(2)设全集U=R,集合P={x|y=ln(1+x)},集合Q={y|y=x},则 右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x|-1
考点二 四种命题与充要条件
例2 (1)已知a,b,c∈R,命题“若a+b+c=3,则a2+b2+c2≥3”的否命题是( )
A.若a+b+c≠3,则a2+b2+c2<3 B.若a+b+c=3,则a2+b2+c2<3 C.若a+b+c≠3,则a2+b2+c2≥3 D.若a2+b2+c2≥3,则a+b+c=3
(2)设x,y∈R,则“x2+y2≥9”是“x>3且y≥3”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
( )
( )
1 (1)(2012·天津)设x∈R,则“x>”是“2x2+x-1>0”的
2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给出以下三个命题: ①若ab≤0,则a≤0或b≤0;
②在△ABC中,若sin A=sin B,则A=B;
③在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中,若b2-4ac<0,则方程有实数根. 其中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全都是真命题的是 A.①
考点三 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例3 (1)(2012·湖北)命题“存在一个无理数,它的平方是有理数”的否定是
A.任意一个有理数,它的平方是有理数
( )
B.②
C.③
D.②③
( )
2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B.任意一个无理数,它的平方不是有理数 C.存在一个有理数,它的平方是有理数 D.存在一个无理数,它的平方不是有理数
1
(2)已知命题p:抛物线y=2x2的准线方程为y=-;命题q:若函数f(x+1)为偶函数,
2则f(x)关于x=1对称.则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p∧q
B.p∨(¬q)
( )
C.(¬p)∧(¬q)
D.p∨q
(1)(2013·课标全国Ⅰ)已知命题p:?x∈R,2x<3x;命题q:?x∈R,x3=1
-x2,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p∧q
B.¬p∧q D.¬p∧¬q
( )
C.p∧¬q
(2)已知命题p:“?x∈[1,2],x2-a≥0”,命题q:“?x0∈R,x2若0+2ax0+2-a=0”.命题“(¬p)∧q”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a≤-2或a=1 C.a>1
B.a≤2或1≤a≤2 D.-2≤a≤1
( )
1. 解答有关集合问题,首先正确理解集合的意义,准确地化简集合是关键;其次关注元素
的互异性,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等问题,关于不等式的解集、抽象集合问题,要借助 数轴和韦恩图加以解决.
2. 判断充要条件的方法,一是结合充要条件的定义;二是根据充要条件与集合之间的对应
关系,把命题对应的元素用集合表示出来,根据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在以否定形式给出的充要条件判断中可以使用命题的等价转化方法.
3. 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是由其中的基本命题决定的,这类试题首先把其中的基本
命题的真假判断准确,再根据逻辑联结词的含义进行判断.
4. 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它的否命题的真假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一个命题与这个命题的否定是
互相对立的、一真一假的. 【当堂达标】
1. 已知集合A={z∈C|z=1-2ai,a∈R},B={z∈C||z|=2},则A∩B等于
( )
3
A.{1+3i,1-3i}
B.{3-i} D.{1-3i}
( )
C.{1+23i,1-23i} 2.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命题p为真命题,命题q为假命题,则命题“p∧q”为真命题 1π
B.“sin α=”是“α=”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6
C.l为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若l⊥β,α⊥β,则l∥α D.命题“?x∈R,2x>0”的否定是“?x0∈R,2x0≤0”
3. 若集合A={x|x2-x-2<0},B={x|-2 A.a>-2 C.a>-1 【点击高考】 一、选择题 1. (2013·课标全国Ⅰ)已知集合A={1,2,3,4},B={x|x=n2,n∈A},则A∩B等于 ( ) A.{1,4} B.{2,3} C.{9,16} D.{1,2} ( ) B.a≤-2 D.a≥-1 2. (2012·安徽)命题“存在实数x,使x>1”的否定是 .. A.对任意实数x,都有x>1 B.不存在实数x,使x≤1 C.对任意实数x ,都有x≤1 D.存在实数x,使x≤1 3. (2013·福建)已知集合A={1,a},B={1,2,3},则“a=3”是“A?B”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 ( ) ?1x?2 4. (2013·湖北)已知全集为R,集合A=?x|?2?≤1?,B={x|x-6x+8≤0},则A∩?RB等 于 ( ) A.{x|x≤0} B.{x|2≤x≤4} C.{x|0≤x<2或x>4} D.{x|0 5. 已知集合P={0,m},Q={x|2x2-5x<0,x∈Z},若P∩Q≠?,则m等于 A.1 B.2 D.1或2 ( ) 5 C.1或 2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