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西方哲学史考研复习188题[含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詹姆士的真理论。
⑴真理只能是观念和思想的属性,而不是事物的属性。⑵把真理论与“人本主义”统一起来,认为真理是相对于人、相对于人的变化着的经验而存在的,真理是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来的,以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作为尺度。⑶真理就是对确定人们的信念、注意有实际效果的观念,对满足人的需要、愿望有用的观念,是能使人获得成功的观念。⑷在强调事实性和具体性的口实下把真理当做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方便工具、权宜手段,是纯粹相对的,没有任何普遍的和绝对的意义。
2.阿尔图赛的“结构的马克思主义”;
法国哲学家阿尔图赛等人,主张把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主张用结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但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其许多观点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
3.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如何澄清哲学史上的“存在”问题的?
过去把“存在”当做谓词,产生了一系列哲学问题,如黑格尔式的“存在”——虚无——变化的思辩。在摹状词理论中他研究了个体词的逻辑作用问题。他将个体词分两类;专名和摹状词。摹状词描述某一特定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并且该对象是独一无二的。逻辑命题的主项是专名的指称物,该指称物就是该专名的意义;摹状词不是专名,只是一个不完全的符号,不代表题主项。它的逻辑作用与谓词相同,仅表示某种性质。因此,专名和摹状词的逻辑地位根本不同,摹状词不能作命题主词,只能作谓词,只有专名才能作主词。一旦专名作主词出现,其指称物的存在也就不言而喻地蕴涵于其中了。所以,在严密的逻辑句法中,专名与“存在”不能联在一起,即“存在”不是谓词。在这里,我们看出了历史上把存在作为谓词的根本错误,“存在”根本不表示一种性质或动作。由于“存在”不能作谓词,罗素由此认为,科学史上所有关于“存在”所做的思辩统统是错误的,而且是严格意义上的错误,这是把存在看做一种性质,视为谓词所产生的。
4.弗雷格对心理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客观的东西与主观的东西的区分,在分析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⑴这使逻辑研究摆脱了传统的心理学影响,使逻辑学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从而确立了其独立地位;⑵他把语词的意义和被判断的内容看做是客观的、公共的,可以为所有的人所掌握。这不仅保证了这些思想内容的可理解性,也对这些思想内容进行逻辑分析提供了先决条件;⑶承认思想内容的客观性,意味着就确认了数学和逻辑对象的客观性,这为分析哲学、特别是逻辑经验主义试图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哲学的理想提供了思想前提。
5.简述分析哲学之间的共同特征。
⑴分析的方法。分析哲学家都关心如何把复合的东西分解为它们的组成部分。⑵反心理主义。分析哲学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把逻辑从心理学和认识论中分离开来。⑶抛弃形而上学。分析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反对形而上学,反对先天综合真理的可理解性,否认纯理智能单独获得关于实在的知识。⑷语言分析的重要性。对语言表达式意义的描述和解释,是分析哲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分析哲学的重要标志,因而,“分析哲学”通常也被称做“语言分析哲学”。
6.新实在主义者无法摆脱困境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⑴他们都反对把认识看做是对客观事物的映象或摹写,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⑵都把认识和被认识的对象等同起来,抹煞了认识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或者说意识和存在之间的区别;⑶都没有在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基础上,更谈不上用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来探讨认识问题,因而不可能正确解决存在和意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所以虽然他们批评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但并未能超越唯心主义,他们的理论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7.新实在主义与柏拉图、中世纪的实在主义在表现形式上有哪些不同?
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利用了当时数学和数理逻辑的成就作为自己理论的根据。他们所说的独立存在的本质、共相、形式等,首先就是指一些数学和逻辑的概念、范畴。而数学和逻辑在他们看来是没有客观基础的,数学和逻辑的概念、范畴是先验的,因而是自明的,不依赖于任何具体事物,并且本身就具有实在的意义。他们用数学和逻辑的概念来代替柏拉图的“理念”,并企图以此标榜自己的理论为“科学的哲学”,但其本质仍然和理念论一样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8.如何理解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最后一个命题:“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根椐维特根斯坦的看法,一切能够表达的东西都是能够用逻辑形式描述的东西,但逻辑也是有限度的,不可能表达一切东西,逻辑形式本身就是无法用逻辑表达的。但无法表达并不意味着完全无意义或虚假,而只是说它们超出了逻辑的范围,我们也许可以用“显于”方法等其他的方式处理它们。这种“显示”是由不可说之物自身完成的,就是说,不可说之物是通过显示自身而为我们认识的。
区分了可说与不可说的界限之后,他进一步指出,只要我们弄清了语言的逻辑结构,我们就可以说出一切符合逻辑语法的东西,但这对哲学来说却并不重要,因为如果这样,我们只需要研究逻辑就行了。但对不可说的东西就没有如此简单,因为它们是不可说的,而我们的理智本性却总是一种想要说出它们冲动。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老实地承认它们不可说。传统形而上学的错误正是要试图说出这些不可说的东西,要避免这种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它们保持沉默。
9.试述皮尔士对笛卡尔哲学传统的批判。
主要有两个方面:⑴他认为作为笛卡尔哲学出发点的普遍怀疑实际上不能成立。在人们的现实的认识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没有正当理由加以怀疑的东西,在人的认识和行动中不能仅仅是怀疑,而必需有一定的信念,要将认识和行动看做是一个具体和现实的探索过程,也就是肯定它的现实性和时间性。⑵他认为被笛卡尔当做惟一不能怀疑的“我思”未能越出自我的狭隘范围,由之出发来肯定知识和观念的确定性和绝对可靠性意味着认为个体意识的直观具有确定性和绝对可靠性,认为“凡我清楚地确信的任何东西就是真的”⑶他在批判笛卡尔传统时之援引中世纪经院哲学不是全盘否定笛卡以来近代西方哲学发展所取得的进步,更不是要求从笛卡尔倒退到经院哲学。他只是认为笛卡尔没有从批判经院哲学中得出正确结论,反而抛弃了经院哲学中本来存在的关于现实的人类精神活动的多样性的因素,而后者则超越了绝对理性主义的局限性。总的说来,他对笛卡尔传统的批判主要是反对其认识论的直观性和绝对性,特别是反对把知识看做是作为主体的个人的自我确定,而强调应当将其看做是“共同体”中的不断商讨的过程,也就是具有现实性和社会性的实践和探索过程。
10.简述逻辑经验主义的基本观点。
⑴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拒斥形而上学。逻辑经验主义拒斥形而上学的主要工具是逻辑分析方法,具体来说,就是用数理逻辑手段严格区分了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
⑵经验证实原则。即一个命题的意义就是证实它的方法。这包含了两个要点:一个句子的意义是由它的证实条件决定的;当且仅当一个句子在原则上可以被证实时,它才是有意义的。
⑶哲学的任务是逻辑分析。卡尔纳普等人认为,在传统哲学中由于形而上学和伦理学命题没有认识意义,心理学又属于经验科学,因而它们都应被排除在哲学领域之外;而认识论则是心理学和逻辑的混合体,排除其中的心理学,在哲学领域里就只剩下逻辑。所以哲学的惟一任务就是要对命题进行逻辑分析,哲学活动也就是逻辑分析活动。
⑷物理主义和科学的统一。逻辑经验主义的一个重要主张,是试图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知识,把一切知识都建立在一种统一的、可靠的科学基础之上。
11.简述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对休谟类型的经验主义和理性派唯心义的超越及它的局限性。
超越:他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抓住了休谟类型的经验主义和理性派唯心主义在解决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所存在的片面性,他反对休谟主义者用心理联想、理性派唯心主义者用绝对理性原则来解释这些联系是可取的。
局限性:否定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任何经验或理性原则为转移的客观联系。他把心物等事物之间的联系归结为经验内部的联系,并未能取消、更未能解决心物等之间的差异和对立等关系的问题。由于经验往往局限于现象范围,而且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因而他的彻底经验主义并未能越出现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窠臼。
12.詹姆士在具体解释意识流时所提出的五种特征。
⑴思想总是个人的思想。既不属于这人、又不属于那人的纯粹思想是无法证明的。⑵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