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学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6:22: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设、调整导墙模板。 六、模板的拆除 1、拆模条件

1.1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条件(通过制作同条件试块并作试验来确定)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砼强度值 板 梁 外墙、柱 内墙、柱 ≤2 >2,<8 ≤8 ≥设计砼强度标准值百分率50% ≥设计砼强度标准值百分率75% ≥设计砼强度标准值百分率75% 7.5Mpa 1.2Mpa 2、拆模注意事项

拆模顺序与支模顺序相反(应自上而下拆除),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拆模时不得使用大锤或硬撬乱捣,拆除困难,可用橇杠从底部轻微橇动;保持起吊时模板与墙体的距离;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受损坏。 七、 成品保护

1、上操作面前模板上的脱模剂不得有流坠,以防污染结构成品。

2、为防止破坏模板成品工序必须做到:不得重物冲击已支好模板、支撑;不准在模板上任意拖拉钢筋;在支好顶板模上焊接钢筋(固定线盒)或要垫起,并在模板上加垫铁皮或其它阻燃材料;在支好顶板模上进行预埋管打弯走线时不得直接以模板为支点,须用木方作垫进行

第四章 模板计算

一、楼板模板

楼板厚120mm,模板采用15mm厚高强木胶板,次龙骨采用50×100mm方木E=104N/mm2,I=bh3/12=50×1003/12=4.16×104主龙骨为Φ48×3.5mm钢管.

1、荷载计算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 :0.3KN/m2 混凝土标准值 :24KN/m2 钢筋自重标准值 :1.1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2.5KN/m2 荷载标准值:F1=0.3+24×0.15+1.1+2.5=7.5KN

荷载设计值:F2=(0.3+24×0.15+1.1)×1.2+2.5×1.4=9.5 KN 2、计算次龙骨间距

新浇筑的砼均匀作用在胶合板上,单位宽度的面板可以视为梁,次龙骨作为梁支点按三跨连续考虑,梁宽取200mm。 按抗弯强度验算

M=1/8×q1l12 σ=M/W≤fm 式中:

M—弯距设计值(Nmm)

q1—作用在顶板模板上的均布荷载(N/mm),q1=F2×a2=1.9KN/m l—次龙骨间距

σ—受弯应力设计值(N/mm2) w—截面抵抗矩=1/6bh2

fm—模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取11 N/mm2 σ=M/W≤fm

1/8× q1l1÷(1/6×bh2)≤11 N/mm2 l1≤[88×200×152÷(6×1.9)]1/2=589mm

按模板的刚度要求,最大变形值为模板设计跨度的1/250 ω=0.677×ql4÷(100EI) ≤l/250

q—作用在模板上的均布荷载(N/mm)

E—模板的弹性模量(N/mm2)E=1×104 N/mm2

I—模板的截面惯性矩(mm4)I=1/12bh3=5.625×104mm4 L≤[100×5.625×104×104÷(0.677×1.9×250)]1/3=559

取抗弯承载力,刚度要求计算的小值,l=559mm施工次龙骨间距取200mm〈li满足要求。 3、用Φ48×3.5钢管脚手架,间距最大为900mm最下一层地杆距地300mm中间水平拉杆间距不大于1600mm,支撑杆有效面积为489mm2(内R=41mm)。 (1) 抗压强度验算: N=9.5×1.6×1.2=18.24KN

[N]=Af=489×215=105KN〉18.24KN满足

(2) 稳定性验算(按中心点最大偏心25mm计算) Ix=π(D4-d4)/64=π(484-414)/64=1.22×105mm4 ix=(Ix/A)1/2=15.79mmλ λx=1800/ ix=1800/15.79=114

查Q235,a类截面轴压稳定系数Φx=0.453 欧拉临界应力

Nex=π2EA/λ2x=π2×2.06×105×489/1142=76.4KN 初始偏心距Mx=Ne=18.24×103×25=4.56×105N、mm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γx=1.0, 等效弯距系数ρmax=1.0 受压最大纤维毛截面抵抗距

W1x=Ix/(D/2)=1.22×105/(48/2)=5083.3mm3

N/ΦxA+ρmanMx/[(1-0.8N)/Nex]=175.9MPa〈215 Mpa(满足要求)。 二、墙体模板安装计算 1、荷载计算

1标准层高2.9m,侧压力为: (1)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侧压力。○

F1=0.22γctoβ1β2v1/2 F2=Hγc

两者取小值。

式中:F1、F2—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产生的最大侧压力(KN/m) γc—混凝土重力密度取24KN/m3

to—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按商品混凝土取to=5h v—混凝土浇筑速度v=3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及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取H=3.8m β1—外加剂影响系数β1=1.0

β2—混凝土坍落度修正系数β2=1.15

得:F1=0.22×24×5×1×1.15×31/2=52.58KN/m2 F2=24×3.8=91.2KN/m2〉F1 取F1=F2=52.58/m2

2倾倒混凝土时对模板产生 (2) 倾倒混凝土时对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水平荷载取4KN/m2

1○2两项荷载组合,得模板承受得水平荷载值为 由○

1+1.4×○2=1.2×52.58+1.4×4=68.69KN/m2(用于验算模板及其支撑的强度)。q=○1q=1.2×○

=52.58KN/m2(用于验算模板及其支撑的刚度)

2、板及次龙骨的设计及验算:

(1) 次龙骨的设计及验算:

次龙骨选用50×100mm白杉,间距200mm,按受力方向垂直于木纹方向,其截面性能为:E=10000N/mm2,σ=87N/mm2,I=416cm2,ω=83cm2

主龙骨间距取600mm。次龙骨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2) 次龙骨的强度验算为:

次龙骨承受的荷载为:q托=ql模=68.69×0.3=20.6KN/m 式中:

q托—模板传给次龙骨的线荷载 l模—模板的跨度。

计算简图如图:

q托=ql模=68.69×0.3=20.6KN/m A B C D

次龙骨强度计算简图(每个支点的距离为200)

得次龙骨截面最大弯矩为

Mmax=0.1q托l2托=0.1×20.6×0.62=0.74KN/mm2

σ=M/ω=0.74×106÷(83×103)=8.91〈[σ]=87N/mm2 次龙骨的强度满足要求

(3) 次龙骨的刚度验算 托梁承受的线荷载为:

q次=ql模=68.69×0.25=17.17KN/m 计算简图如图

q、托=17.17KN/m A B C D 200 200 200

次龙骨刚度计算简图

得最大挠度为ω=0.677q次l4次/100EI

=0.677×17.17×0.64×1012/100×104×4.16×106 =0.36mm〈[ω]=1.5mm 次龙骨的刚度满足要求

3、主龙骨的设计及验算:

主龙骨选用Φ48×3.5×2钢管,间距为600mm,双根布置,穿墙螺栓间距取600mm主龙骨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主龙骨的截面性能为

σ=215N/mm2 I=2×12.19×cm4 ω=2×15.08cm3

(1) 主龙骨的强度验算: 次龙骨传给主龙骨的集中荷载为 P主=q次L次=20.6×0.6=13.36KN 计算简图:

P主 P主 P主 P主 P主 P主=13.36KN

A B C D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600 600 600 主龙骨刚度计算简图

得最大挠度为

Mmax=0.604P主L次=0.604×0.6=4.84KN

σ=M/ω=4.84×106/2×15.08×103=160.48〈[σ]=215N/mm2 主龙骨的刚度满足要求 (3) 主龙骨的刚度验算

次龙骨传给主龙骨的集中荷载为 P`主=q次L次=17.17×0.6=10.3KN 计算简图:

P`主 P`主 P`主 P`主 P`主 P`主=10.3KN

A B C D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600 600 600 主龙骨刚度计算简图

得最大挠度为

ω=1.883×PL/100EI=1.883×103×103×0.63×109/100×2.06×105×2×12.19×104=0.83mm〈3.00mm(满足要求) 主龙骨的刚度满足要求。 4、穿墙螺栓设计:

每根穿墙螺栓承受的模板侧压力面积单元见图

600

600

穿墙螺栓荷载计算单元

得每根穿墙螺栓承受的拉力为 T=qS=52.58×0.6×0.6=18.93KN

选用Φ14穿墙螺栓查表得,净面积A=113mm2 σ=T/A=18.93×103/113=167.5N/mm2〈215N/mm2 穿墙螺栓的承载力满足要求 三、柱模板计算

柱箍采用Φ48×3.5×2钢管,间距500mm

1、 柱模受到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F=0.22×24×5×1.0×1.15×31/2=52.58KN/m2 2、 所受的均布荷载值

q=52.58×0.85×0.5=22.35N/mm 3、柱箍最大弯矩值

Mman=ql2/8=22.35×8502/8=2018484N·mm 4、度计算

N/A+Mman/ω=600×22.35÷(2×489)+2018484÷(2×15.08×103)=80.64N/mm2〈f=215N/mm2(可以) 5、挠度计算

ω=5l24÷(384EI)=5×8504÷(384×2×12.19×104×2.06×105)=0.14mm〈[ω]=1.5mm满足要求。

四、梁模板计算

梁截面200 ×450mm

1、底模验算

搜索更多关于: 教学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的文档
教学楼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55pd01rfs5o77k30e8m0fvqu4yw2700pen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