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50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每题1分,共5分)
⒈肺腔 A.kōng B.qiāng C.kòng ( ) .⒉怪癖 A.bì B.pì C.pǐ ( ) .⒊吼喝 A.kǒng B.kǒu C.hǒu ( ) .⒋赋闲 A.fù B.bīn C.wǔ ( ) .⒌栅栏 A.shān B.zhà C.cè ( )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内。(5分)
⒈期末考试结束了,复习资料、零食袋扔了一地,教室里一片狼籍。( ) ⒉爸爸习惯在早晨吃完饭刷牙,晚上吃完饭嗽口。 ( ) ⒊他本来希望给儿子看病的大夫是一位慈详和蔼的老太太。( ) ⒋在晶萤的泪光中,我仿佛又看见她那甜美的笑容。( )
⒌冷凌抱着出世才二十天的儿子,顶着寒风,勿勿来到儿童医院。( ) 三、为下列划线词语选择恰当解释(每题1分,共10分) ⒈干戈寥落四周星 ( )
A.四面都是星星 B.四周 C.四年 ⒉有什么了不起?总像个爱摆架子的学者模样。( ) A.摆上衣服架子 B.支起架子做买卖 C.摆出姿势或架势 D.自高自大 ⒊大家赶快就坐,马上就该开会了!( )
A.坐到座位上 B.就是这个座位 C.就找一个座位 ⒋他们谈起各自的妻小。 ( ) A.短时间的 B.年纪小的人 C.指妻子和儿女 D.小老婆 ⒌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 ) A.截断之后 B.军队撤退时,派一部分人在后面掩护 C.没有子孙延续
⒍哪个男人胆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 ) A.勇敢 B.胆量 C.竟有胆量敢于(做某事) ⒎当一位病人挣扎在死亡边缘时,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 )
A.一点儿也不动 B.额头上的皱纹不动 C.皱纹丝毫不动
⒏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 )
A.喝茶的房间 B.伙计
⒐我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 )
A.象声词,形容风吹树叶子等的声音。 B.形容眼泪等纷纷落下的样子 C.形容肢体发抖的样子
⒑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 )
A.支出超过收入 B.吃亏 C.所欠的财物 四、选词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⒈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 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 ( )
A.相 B.片 C.例 D.顾 ⒉诊室靠窗处设两 桌子。 ( ) A.个 B.把 C.套 D.张
⒊另一位病人则 日夜躺在病床上。 ( )
A.不得不 B.舍不得 C.不由得
⒋“下一个——梁虾仔。”男大夫嗓音洪亮,与他的个头很 。 ( ) A.相对 B.相配 C.相像
⒌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 。 ( ) A.说 B.行 C.论
⒍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 行的日子 ( )
A.单 B.一 C.同
⒎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 人之路!” ( ) A.没 B.死 C.绝
⒏汶川地震使她失去了双腿,这场突临的 彻底打碎了她的舞蹈梦!( ) A.变化 B.变故 C.变异
⒐他们 不能读书阅报, 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 ( ) A.既……也…… B.一边……一边…… C.无论……都…… D.即使……也……
⒑ 小女孩走到世界的哪个地方,他 会打电话对她说:“我爱你,小女孩。” ( )
A.不但……还…… B.无论……都…… C.因为……所以…… D.一旦……就…… 五、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每空0.5分,共4分) 羽( ) 焦( ) 栩( ) 憔( ) 六、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每空0.5分,共4分) 调 ( ) 行 ( ) ( ) ( ) 七、给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每题1分,共6分)
悲壮的( ) 驾驶( ) 精彩的( ) 灿烂的( ) 承受( ) 窄小的( ) 八、文学常识填空(每空0.5分,共3分)
⒈《“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作者是 ,他是 [国家]作家。 ⒉小说有三个要素: 、 、环境。
⒊《背影》的作者是 ,字佩弦,号秋实。他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他写的作品《 》
九、古诗名句默写(每空0.5分,共3分)
⒈夜阑卧听风吹雨, 。( 南宋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⒉人生自古谁无死? 。(南宋 文天祥 《 》) ⒊ , ,是离愁。(南唐 李煜 《相见欢》)
第二部分、语言运用(10分)
㈠用下列词语造句(每句2分,共6分) 辽阔—— 愚蠢—— 气喘吁吁——
㈡仿句练习(每句1分,共2分) 这是蜡烛,用它点亮黑暗的房间;
这是 ,用它 。 这是 ,用它 。 ㈢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完成题目(2分)
一到深秋,小院内全靠这一棵柿子树独撑天下。那时树叶即将落尽,满树的柿子都已红火。那一树柿子张灯结彩,把小院点缀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圆圆的大柿子,皮儿薄薄的,透亮透亮的,让人馋涎欲滴啊!
请写出上段中的四字词语
第三部分、阅读(20分)
课内阅读㈠(5分)
[A]终于,“铁匠”停止了搓手,从脖子下的衣服里掏出听诊器的听头,夹在两手掌间又搓擦了几下,然后( )进病婴的衣服下。听完后,他把听头插回原处,又搓了搓手掌,才( )手摸病婴的肚子……
[B] 终于,停止搓手,开始听诊和按摸肚子了。这时“铁匠”的目光离开冷凌儿子的脸,像聆听美妙的小夜曲那样侧扬起头。就在他的目光移到对面女大夫身上的时候,他突然说:“不要这样!你的手指和听头都很凉,会把孩子惊吓的,还会受凉呢。孩子的肚皮又嫩又薄,经不起你的突然袭击……先把手搓暖……听头不要吊在胸前。该藏进衣服里……”
女大夫连声应诺,脸也红了。
冷凌的脸也悄悄地红了。儿科大夫的手……自己刚才构思的文章……
“谢谢!”讽刺小说作家临离开诊室的时候向那位铁匠模样的儿科大夫致意,一点也不含讽刺的味儿。
⒈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下面的横线上。(2分)
①然后 进病婴的衣服下。②才 手摸病婴的肚子。 A.插 B.探 C.伸 D.按
⒉[A]段描写的人物是( ),这段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工作态度是( )(3分) 课内阅读㈡(8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_______(a.走 b.跑 c.跳 d.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________(a.抓 b.揪 c.攀 d.握)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