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整理版
文言文翻译
教学目标
1、明确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明确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要求译文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内容。 达:要求译文明白通顺,没有语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雅:要求译文遣词造句讲究文笔优美,要生动形象乃至传神。 (一)如何达到“信”的要求
要达到古文翻译“信”的要求,首先要忠实原文,不凭主观好恶随意增减意思,其次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从“言” 的角度来看,要重视古代汉语的语言特色。 2、从“文”的角度来看,要结合语境来准确理解词意、句意,依境断意。
1、审视古代汉语的语言特色,符合文言翻译“信”的要求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例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色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例2:璧有瑕,请指示王 。(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学习参考资料
word整理版
例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词义变化)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例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作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例2: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用法)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例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使动用法)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3)注意发语词、某些助词、某些重复成分、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
例:夫战,勇气也。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 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4)注意有修辞的语句
例1: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比喻)
学习参考资料
word整理版
译: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例2: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借代) 译:奉皇上命令讨伐有罪之人,大军南下,刘琮投降。 例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互文) 译: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统治者拥有的金玉珍宝 (5)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
例1: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例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 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6)注意用典的语句
例1: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译:(人民的灾难)使我和白居易那样泪湿青杉,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例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译: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次建立霍去 病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
*遇到典故,大家较熟的可以直译,生僻的就要译出本意
学习参考资料
word整理版
2、从“文”的角度来看,要结合语境来准确理解词意、句意,依境 断意
通过语境分析,顺利攻下代词指代义、一字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主要得分点。
例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文中“华捉而掷去之”,如果译成“华歆抓住金子然后丢掉了”,就错了。对“捉”字就宜结合语境,对在地上的金子应是先“捡 起”再“丢掉”,“捉”只能作“拾、捡”理解。同样,可推及“废”不能解释为“毁掉”,应作“丢开、放下”理解。
例2:“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
这句话的难点是这样几个词:“说”,应译为“话”或“教诲”;“达”在句中是“切中”、“切合”或“理解明白”的意思;“微”在句中是谦词,指“微小的”、“卑微的”。“趣”
在句中应解为“志趣”、“情趣”、“志向”等;“规”,在句中的意思是“规划”、“考虑”、“打算”等。 “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
学习参考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