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含量?时间?压强图像
⑤含量?时间?有无催化剂
[双选]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6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Ⅰ:ΔH >0,p2>p1 B.反应Ⅱ:ΔH<0,T1>T2
C.反应Ⅲ:ΔH >0,T2>T1;或ΔH<0,T2
【答案】BC
1.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7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的增大,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2.对可逆反应2A(s)+3B(g)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逆反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①②
B.④
C.③
D.④⑤
C(g)+ 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
3.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 剂
4.氢气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CO(g)+H2O(g)
平衡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可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小压强 CO的浓度
5.一定温度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对可逆反应A(g)+B(g)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A.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消耗B的速率是生成C的速率的
D.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B,同时生成2a mol C
6.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充满NO2气体并分别放置在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烧杯内有水)中:在(1)中加入CaO,在(2)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质,在(3)中加入NH4Cl晶体,发现(1)中红棕色变深,(3)中红棕色变浅。[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
N2O4(无色)]
B.降低温度
C.更换催化剂
D.减小
CO2(g)+H2(g) ΔH<0,为了提高氢气在
B.降低温度
C.增大CO的浓度
D.更换催化
CO2(g)+ H2(g) Δ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
2C(g),下列叙述能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NO2
N2O4是放热反应
B.NH4Cl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C.烧瓶(1)中平衡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烧瓶(3)中气体的压强增大
7.[2018天津]室温下,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 molC2H5OH和含1molHBr的氢溴酸,溶液中发
生反应;C2H5OH+HBrC2H5Br+H2O,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已知常压下,C2H5Br和C2H5OH的沸点分别为38.4℃和78.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NaOH,可增大乙醇的物质的量 B.增大HBr浓度,有利于生成C2H5Br
C.若反应物增大至2 mol,则两种反应物平衡转化率之比不变 D.若起始温度提高至60℃,可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8.[2016江苏]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
2H2(g)+CO(g)
CH3OH(g) 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 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 9.[2016四川] 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
CO(g)+3H2(g),设
9
起始=Z,在恒压下,平衡时CH4的体积分数(CH4)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ΔH>0 B.图中Z的大小为a>3>b
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
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CH4)减小
1.【答案】B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C项错;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项错。 2.【答案】B
【解析】A是固体,其量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增大B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升温,v正、v逆均应增大,但v逆增大的程度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 3.【答案】B
【解析】因为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只能增大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由此判断A项与题意不符;因为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温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0
相关推荐: